□淄博日报/淄博晚报/博览新闻

记者 董娜

烈日下,坚守岗位的高空“绣花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烈日下,坚守岗位的高空“绣花工”

头顶烈日,身处40多米高空,火热的阳光从三面透明的玻璃窗照射进来 ……连日来,淄博被高温持续炙烤,酷暑难耐。6月13日,在位于原山大道的淄博市市级人才公寓集中建设项目现场,机器轰鸣,建筑工人挥汗如雨,一幅热火朝天的工作景象。在工地最高处,塔吊工于天胜正熟练地操作着巨大的“钢铁长臂”运送建材。

“早晨5点30分就开始工作了,进了操作室一待就是5个多小时,一直晒在太阳下,驾驶室的温度更高,薄薄的铁皮很快就晒透了,虽然有空调吹着,但仍像蒸笼一样。”说话间,50岁的于天胜脸庞已挂满汗珠,安全帽摘下后额头不停地流汗。

对于天胜来说,工作环境已经改善了太多。他告诉记者,自己从事塔吊行业已经16年,最初的时候驾驶室没有安装空调,天热也不敢喝太多水,就怕上厕所麻烦,这一天下来才煎熬。“现在虽然驾驶室里的温度降下来了,但高空作业需要视野开阔,驾驶室三面都是玻璃窗,胳膊和脸上被晒得起皮是常事。”于天胜笑着告诉记者。

如何将一吨多重的钢管顺利且精准吊运到目的地?正在现场巡查的项目安全负责人李功宝告诉记者,每栋高层建筑的建设都离不开塔吊运送材料,塔吊工也离不开信号工的密切配合。接到信号工的信息后,于天胜才会进行操作,控制大臂和吊钩起落。 " 大臂向右,再向右一点 ……" 塔吊底下,信号工正在通过对讲机指挥于天胜吊装,不到4分钟就能完成一次吊运。

“阳光经常直射眼睛,除了过硬的技术,更需要极致的细心、专注和耐心,就像在几十米高空做绣花工。”于天胜坦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高空俯瞰工地全貌

上午9点40分,温度逐渐上升。简短的采访后,于天胜迅速开启了工作模式。“这一路垂直攀爬上去,其实就很耗费体力,爬到顶层就已经是一身汗。”说话间,于天胜身着长袖长裤戴着手套,顺着塔身一直向上爬,这样的爬梯动作,他每天至少要重复4次。

炎炎夏日里,很多像于天胜一样的城市建设者仍坚守在工作一线。对他们而言,这是一场体力和毅力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