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赣州6月15日消息(记者胡斐 见习记者郇康新 通讯员严杰)当前,正值水稻快速生长的关键期,也是病虫害易发多发的时期。连日来,赣州市大余县抢抓农时,积极开展水稻病虫害防治工作,利用植保无人机“飞防”作业,让田间管理轻松高效,保障粮食丰产、农户增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航拍大余百亩稻田(央广网发 严杰 摄)

在赣州市大余县池江镇杨梅村百亩稻田内,记者看到,一株株水稻正拔节生长,绿意盎然。当地种粮大户王际武正忙着调试新购置的植保飞防无人机,在设定好相关参数后,将配好的药水倒进了无人机的药箱里,伴随着轰鸣声,无人机升空起飞,按照设定好的路线,来回穿梭在绿油油的稻田,白色的雾化农药均匀洒在秧苗叶面,不到两个小时,100亩稻田披上了健康的“外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种植户给无人机注入农药(央广网发 张治嘉 摄)

“用无人机打药效果确实好,效率高,两个小时就能打完一百亩地,而且无人机还能下肥,又省工省时!又省工省时!”王际武高兴地说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无人机穿梭稻田喷洒农药(央广网发 严杰 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种植户给无人机注入农药(央广网发 张治嘉 摄)

记者了解到,2024年大余县早稻面积达6万亩,近年来,大余县农业农村部门积极培育专合社、家庭农场、种粮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广无人机管护等科技化种植手段,鼓励使用农业机械装备,利用技术优势增产增收,同时,组织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提供精细化指导服务,保障粮食安全,为粮食增收增产保驾护航。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