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产业视角来看,上海电影产业在集群规模、技术先进性及人才建设方面均处于全国领先地位。因此,从产业视角审视《上海市电影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以下简称《三年行动计划》),对于明确基础设施建设及行动目标与方向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三年行动计划》旨在弘扬城市精神,打造电影之城,这不仅有助于巩固和提升上海在全球电影市场中的地位,还将推动城市文化与经济的协调发展,促进上海在国际舞台上展现更强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产业智慧之城:全球影视创制中心的战略定位

上海拥有国内最为悠久的历史和坚实的产业基础,承担着将城市建设成全球影视创制中心的重大历史使命。2017年底发布的《关于加快本市文化创意产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简称"文创50条")将影视产业定位为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重点,旨在激发中国电影发祥地的新活力,振兴上海的影视产业,构建现代化的电影工业体系,并推进全球影视创制中心的建设。

自政策发布以来,上海电影产业已覆盖了从影视前期拍摄到后期制作,从人才培养到资金投资的各个环节,形成了一条完善的产业链。《三年行动计划》的发布,在此基础上具有更强的时代意义和实际意义,其目标是以新质生产力打造发展新优势,打造"电影之城"。

一方面,面对产业变革,整个电影产业在人工智能和数字影像生成技术的推动下正经历重组。在这一环境下,不仅需要满足新的产品供应需求,还需将现有的产业规模融入新框架。另一方面,国际影视产业的人工智能转型也在进行中,上海如何将其庞大的产业基础嵌入全球供应链,不仅将体现中国气派与中国品格,而且必须挑战在这一领域成为引领者。

因此,面对全球竞争和数字转型的双重挑战,上海电影产业的未来发展需要进一步强化创新能力和市场拓展。通过强化自主创新能力,充分利用本地资源优势,并加强本土影视作品的国际推广,上海有望在全球影视产业中占据更为重要的地位。这不仅将提升上海的国际影响力,还将推动中国电影产业整体向更高水平迈进。

技术未来之城:高科技赋能电影产业的革新

数字影像、虚拟现实、增强现实以及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已经开始改变传统的影视制作流程和观影体验。上海作为中国科技研发的前沿地区,拥有发展高科技影视产业的独特优势。特别是在高清摄影技术、三维动画技术及互动技术的应用方面,上海已经形成了一定的技术积累和行业领导地位。在影视高科技领域的领先地位正是"电影之城"建设的内在要求。

上海科技影都的进一步升级是推动上海电影产业能效提升的关键与枢纽。如今,上海科技影都元宇宙创制基地是松江区首个元宇宙创制基地,致力于推动影视制作的创新。上海的元宇宙虚幻引擎创新中心作为上海首个投入使用的虚拟引擎虚拟制片影棚,广泛应用于影视制作、建筑设计、游戏开发等领域。此外,上海还拥有4个高科技摄影棚和1个全国首家全钢结构的水下摄影棚。该水下摄影棚是目前上海规模最大的水下拍摄基地,池体全钢结构,池深5米,水容量达到486吨,为各种水下拍摄需求提供了设施保障。

提出《三年行动计划》,其目的之一就是要推动上海电影产业向更高层次的技术化、智能化迈进。目前,上海的技术主要是集中在制片技术的领域,但是在电影发行的算法工程、智能发行、虚拟制作,以及电影放映的高科技领域如超高清放映、沉浸式体验、互动电影等新技术领域还有所不足。因此,必须大力引进和培养相关技术人才,提升上海电影产业在这些前沿领域的技术水平,以实现更高效、更精准的电影制作、发行和放映流程。

教育一流之城:塑造未来影视领袖

上海具有悠久的电影教育传统。

20世纪60年代,上海创办了上海电影专科学校,该校培养的人才成为了80至90年代上海电影的中坚力量。目前,上海的电影教育形成了以上海戏剧学院和上海大学等若干高校为引领、十数所高校为支撑、中小学电影教育为沃土的格局。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每年持续支持影视教育的投入,使得上海的高等影视教育具备了一定的基础和优势。在教育部的第五轮学科评估中,上海有两所高校超过了"A"级水平。"上海出品"的电影市场影响力逐年提升,2023年上海出品电影的票房总量与市场份额达到新高度,这从侧面证明了上海电影教育与人才凝聚力方面的巨大优势,影视领域的"产学研用"建设已见成效。

在《三年行动计划》实施的过程中,营造浓厚的城市电影文化氛围至关重要。相比此前"全球影视创制中心"的建设,其独特意义在于其对电影文化的内在强调。这种对文化的强调,不仅超越了单纯的工业现代化需求,还涵盖了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高等教育在这一过程中扮演着关键角色,能够持续向文化和产业两个方向提供支持。

事实上,文化与产业是相互贯通的两个领域,而高等教育则是文化持续输出的内生动力,并且转化为产业向上发展的新动能。因此,推动电影教育与电影产业的协同发展,不仅有助于提升上海的电影文化氛围,也将为电影产业注入新的活力,助力上海在全球电影市场中占据更为重要的位置。

《三年行动计划》不仅是提升上海电影产业竞争力的关键策略,更是在新时代推动上海成为全球影视文化高地的重要举措。通过加强技术创新和人才培育,上海电影产业在面对全球化竞争和数字化转型的挑战时,展示了强大的适应能力和发展潜力。未来,上海电影产业将继续发挥其在科技创新和文化传承中的领先优势,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姿态,不断提升自身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为全球影视产业的发展提供新的动力和方向。因之打造"电影之城",不仅来自于上海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更是中国迈向"电影强国"的辉煌征程中的关键一步。

作者:郑炀

文:郑炀(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 图:邢千里 编辑:施薇 责任编辑:邢晓芳

转载此文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