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有个男同学他和我说:每次下了班,我的第一反应不是熄火下车回家,而是熄火后,播放一首歌曲,听完后,我再回家。

刚开始,我并不理解他这么做,后来我刷到一个短视频,说现在大多数人,宁愿过年过节申请值班,都不愿意回家。原因不是他们不想和父母团聚,而是受不了来自家庭里的各种催,各种唠叨。

在我的原生家庭里,家庭氛围很好,每天放学回家,我都很开心。去哪也是一家人一起。都是现在自己成家后,我发现,我渐渐和我那个男同学一样,下班后,不想马上回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发现原来不回家是因为我不想面对这些:

不想面对内耗的家人

家中有长辈的,本身就不那么自在,如果这个长辈是个悲观主义者,强势又内耗,这样的家庭氛围让人感觉压抑,紧绷。

所以,哪怕你回家和她分享一个好消息,他都只会冷淡的敷衍一句,然后开始她的说教。

情绪无法共鸣,就会让人特别扫兴,难受。

不想面对繁多的家务

一回到家里,看到脏脏的地面,堆放的脏衣服,满地的玩具。都等着你收拾的时候,心中就会有股无名火,怎么工作了一整天,回家还要被家务绑架,没有休息,让人得不到放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想面对妻子的唠叨

有不少男性,在结婚后,都吐槽过妻子和妈妈一样唠叨。这是因为,他们把妈妈和妻子划了等号。从心里面就很排斥沟通,所以回到家,自然就很想逃避。一个逃避,一个唠叨。这样的氛围,我想没人愿意待下去。

晚一些回家,就能多一些放松。

我想放松,下了班和朋友聚餐,去爬山,去跑步。哪怕是坐在车里面听一首我喜欢的歌,片刻的放松,能够给我们疲惫的身体,充一点能量。好让我们回家时,能够控制好我们的情绪,做我们不想做的事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生活中,家庭是港湾,如果大家都把不好的情绪带回了家中,那么就会让人害怕回家。遇到问题,我们要做到不被情绪劫持,心平气和的把自己的感受说出来,做到有效沟通,无论是对待父母,伴侣,还是孩子。只有做到换位思考,才能够真正的把一些问题解决。

如果压力太大,不想回家,不如给自己一首歌的时间,放松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