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是我们讲述的第4051位真人故事

我是南京人,从小家庭条件很一般,但一直想出国留学,梦想改变命运。

大学毕业后,去上海4A广告公司工作,三分之一同事都是海归或名校毕业,我一直生活在“学历不如人,英语不如人,能力不如人”的环境中,非常自卑,一直憋着一口气要证明自己。

27岁的时候,我终于勇敢地迈出了这一步,到澳洲留学,并在几年后拿到澳洲绿卡。

我在澳洲的第一份工作是政府公务员合同工,拒绝了转正的机会,只因不甘心30出头就过上一眼望到头的生活。辞职后我独自一人旅行了欧洲15个国家。

现在的我,不想再打工了,准备独自创业,实现财务自由的梦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硕士毕业)

我是南京人。我妈妈是一个善于鸡娃的母亲。南京有一所特别好的中学叫做南京外国语学校。所有鸡娃家庭基本上都以冲刺这所学校为目标,因为如果进入这所学校,就相当于一只脚迈出了国门。

我妈妈也是如此,所以我从五年级开始就上了一个专门冲刺这所学校的辅导班。

可惜后来我没有考上,出国留学的想法也就随之搁置了。不过,这个念想成了一个种子,在我体内不知不觉地发芽了。

其实,我的家庭非常普通。父母尽最大的能力托举我,让我接受最好的教育资源。他们挣钱不容易,我内心一直铆着一股劲,必须拿出成绩来。

但是父母的教育比较偏向于打压和否定,几乎没有鼓励和赞美过我。我一直都有一种自卑感,觉得自己不够好。

我的小学很普通,在那里我是尖子生,但到了重点初中,就成了个很普通的学生。

高中,我在一个富人区上学,同学们的父母基本是医生、律师这类职业,而我父母只是普通的打工族,这更加重了我的自卑心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澳洲美景)

就这样在自卑的心境中长大,几年后我考上了一个二本院校的本科。毕业之后去了上海,进入到4A 广告公关公司工作。我发现同事不是海归,就是国内名校毕业。

我感觉到了一股熟悉的味道:强烈的自卑感在内心再次升起。

英语不够好,着装又非常土,我感觉自己就是一个土包子。但我要服务的品牌是世界 500 强里的高中端品牌,品牌的主体用户群体是精英人士。我根本不了解这些人的生活,毕竟我跟他们的差距太大了,所以不管是写稿子还是做创意,经常摸不到点子上,工作表现非常不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上海工作时)

因为英语不好,加拿大老板也不喜欢我,她想把我开除。

我非常想证明自己,希望自己不比别人差。

工作差不多两年的时候,没等老板开除,我自己跳槽到了第二家公关公司。这个公司更好,在业界排名前五。但到了这家公司,我发现自己的能力更加不足了。这里需要超强的综合能力,包括面对客户、写文案、做策划,甚至自己拍摄等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带父母游澳洲)

由于自身能力不足,我备受打压,经常感受到挫败。新公司老板一开始也不喜欢我,她对工作要求很高,可我短时间根本达不到她的期望。

不过主管人不错,很耐心带我,但心里应该也有很多怨气。因为她经常一边改我的文章,一边叹气说:“哎,人要有一技之长啊。”言下之意就是我当时一无所长。

我努力想要证明自己,花了两年多的时间,我的能力慢慢上来了,不过我也看清了一个事实:付出和收入不成正比,累死累活一个月,工资才 8000 块,税后6000多。而且我一心扑在工作上,却没有得到想要的认可,我觉得工作不值得。

我非常想要证明自己,想要让瞧不起我的人“今天你对我爱搭不理,明天我要让你高攀不起!”同时,出国留学这个想法更强烈了。

想着先做个调研,便请假去了澳洲旅游。刚好有朋友在墨尔本留学,我就去她那里住了一段时间,体验了一下留学生活。

我还了解到当地大学毕业生的收支情况,我发现从性价比的角度来说,出国留学是一件值得投资的事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海边)

虽然前期要投入很多钱,可是如果能够在本地找一份工作的话,还是可以过上比较好的生活。在澳洲工作,一个星期就可以买一个苹果手机了,收入还是不错的。

而且在澳洲,所有人都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买房。

言归正传,在墨尔本考察了 12 天,我就回国了。第二年公司团建去了悉尼,在那里待了五天。这下等于我考察了澳洲最大的两个城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现在的我 阳光灿烂)

第一次是去墨尔本。我发现澳洲的艺术展世界一流水平,而且是免费的,超级赞!

第二次出国是去悉尼。在悉尼的时候阳光明媚,天蓝海阔,心情很好。不会有那种“明明没下雨也不是阴天,但就是有点压抑和阴霾”的感觉。

再加上,广告行业的工作比较压榨人。行业有句话是这么说的:一个人当两个用,女的当男的用,男的当牲畜用。

我就在心里做了决定,出国留学。

之后,我开始留意澳洲的学校,与此同时潜移默化地给父母做思想工作。每次休假回南京,总是时不时和他们说:“我想去留学。”最开始他们没说什么。后来有一次被我念叨得烦了,我妈和我爸喊了一嗓子:“老周,你闺女想留学。”

我爸说:“你想留学就去采取行动,不要天天喊口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旅行中 瑞士雪山)

爸爸的这句话推了我一把。回上海之后,我立即联系中介,正式推进!

我留学一共花了60多万,其中学费和住宿费是大头,两年学费45万,15万是生活费。前期的考雅思,找中介都是小钱,没太多。

到了澳洲,我过得非常节俭,学校有免费的饭就去蹭,住的也是比较便宜的合租房,条件不怎么好,但可以步行到学校,节省了交通费。

我的第一份工作是在澳洲政府做合同工,时薪是 47 澳币,差不多第一年赚了8万块澳币。后来老板主动要给我加薪,加 5 澳币每小时,一年就是 9 万多了。

那是2022 年,因为新冠澳洲封闭国境,没有人能进来,劳动力非常短缺。那时是买方市场,求职人有更大的议价权,薪水等各方面可以要得比较高。

猎头给我打电话说了这个情况,我就跟老板谈。我说现在市场上面的价格有变化了,我想要70澳币,最后老板给了我65,就这样我加薪成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事们给我的离职礼物)

这份工作我干了一年八个月,因为合同到期了。其实中间有一段时间老板想把我转成正式工,就是永久的政府职员,但我拒绝了。

因为转成正式工的话要降薪,大约降 20%- 25%,那样就回到那个8万-9 万澳币每年。

我这个薪水好不容易才加起来,如果为了稳定再降回去,而且一辈子干这个工作,我不想。在我看来,这个工作只适合刚毕业的人,或者人到中年要照顾孩子的人。

而且在政府工作,层级比较分明,多少有一些官僚主义,有点压抑的感觉。而我是一个想法很多的人,我有很多精力和能量,在这个岗位里却施展不出来。所以,工作之余我做了很多事情,比如参加社交活动,同时还在澳大利亚计算机协会做义工,帮他们主持活动。

有人说,工作这么清闲不是正好可以摸鱼吗?但我干不了这个事。我会有愧疚感。我没有办法没有价值产出还心安理得拿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欧洲旅行之 意大利)

工作结束之后,不到一个月我就拿到了绿卡。我开始思考下一步到底要干什么,就决定先去欧洲旅行一圈。

做攻略的时候,网上很多人都在说:“欧洲脏乱差,不安全,小偷多,好多人被抢手机被抢包。”

不过,这没有阻挡我去欧洲的脚步。为了防止被抢,我还备了个手机的icloud,大不了被抢,反正我有备份!欧洲我去定了!

去欧洲两个半月的时间,确切地说连头带尾 76 天,有 3 天是在飞行。因为澳洲离欧洲非常远,要转多次转机,实际玩的时间是 73 天。在这73天里,我去了15个国家,45个城市。

旅途中,最高光的两个旅程一个是去瑞典看极光,另一个是西班牙朝圣之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朝圣之旅)

西班牙朝圣之旅是徒步者非常喜欢的一个路线,它不一定是要有什么宗教信仰才能去走,每一个人都可以去。

只要你从欧洲或者世界上任何一个角落出发,徒步 100 公里以上,或者是骑车 200 公里,走到西班牙圣地亚哥大教堂就可以有一个徒步者证书。

瑞典的极光,让我终生难忘。当我躺在厚厚的雪地上看满天繁星与极光,终于明白“朝闻道,夕死可矣”的含义。觉得人生很值得,深深感恩自己所拥有的一切,也希望每个人像我一样幸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瑞典看极光)

我在欧洲的这70多天,啥事都没发生,没遇到抢劫和小偷,反而有很多游客向我问路。我一个亚洲面孔,他们却都把我当成当地留学生,可能我比较自信,步伐坚定吧。

这次旅途中我还见了 8 个朋友。他们有的是我以前的老同事、老同学,还有两位是我自媒体的读者。

回到澳洲之后,我开始反思,回想职场的十年,也做了很多事情。我一个人可以干广告、公关,还会写程序、写文案、做策划等。那么问题来了,做什么能发挥出我最大的社会价值呢?

思来想去,我想到了自己一直在经营的自媒体账号。那些年已经激励了一些读者,时常有人给我写反馈,说:“我就是看到了你的经历,很受鼓舞,然后也走上了大龄留学这条路。”

于是,我决定自己创业,做留学咨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欧洲)

未来,我还想完成我的美国硅谷梦,去那里和世界上最优秀的人才工作学习。我自己的定位是一个世界公民,我想去探索各种各样不同的生活方式。比如想去巴厘岛等东南亚地区体验一下数字游民的生活方式。

数字游民是一个非常火的概念,指的是不受地理的局限,在线上完成工作,人们可以自由地在世界上的各个角落迁徙,就像游民一样。

生活和工作不再受地理条件的限制,这样的生活多自由啊!

至于父母,我已经帮他们递交了澳大利亚的申请,目前还在排队中。他们来澳洲体验了一下这边的生活,挺适应,也挺喜欢。

我想把他们接过来,以后不管我去哪里都会把他们带着。

最后我想说:人生就是一场旅行,无论你曾经对自己有多么不满,请接纳那时的自己。

在这场旅行中,我们每个人都要过五关斩六将,完成各种通关任务,并在这个过程中逐渐认识自己,最后回归到那个原本就圆满的自我。

【口述:周坚强】

【撰文:安画师】

【编辑:晓柒】

我们无法体验不同的人生,却能在这里感受不一样的生命轨迹,这里的每一张照片都是生命的点滴,每一个故事都是真实的人生,如果你也喜欢,请点击关注哦!

(*本文章根据当事人口述整理,真实性由口述人负责。本账号友情提醒:请自行辨别相关风险,不要盲目跟风做出冲动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