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前言:

袁世凯是中国从清朝到民国一位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他支持推翻清朝,任中华民国总统,跨越新时代,同时,他又是一个生活在旧时代里的人,因为他有一妻九妾,共孕育了17个儿子和15个女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袁世凯妻妾

袁世凯妻妾

但在这么多妻妾中,只有一个女人一直陪他走到了最后,她就是原配于氏。

因一句玩笑话,被袁世凯冷落几十年

古代女子大多是没有名字的,因为她们长大嫁作人妇后就要冠夫姓,至多为自己留个姓氏,称“某某氏”,再用不上自己的名字,家长也不会用心取,只叫乳名便可。

袁世凯十个妻妾中,其原配夫人便没有姓名,在历史上人们也只称她为于氏没有人知道,在这简约的名字下面,究竟隐藏着多少身为女子的悲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于氏与子女照片

于氏是河南沈丘人,父亲于鏊是当地有名的大户,田宅广阔,家境十分优渥。从家世来看,于氏与袁世凯结婚属门当户对。

1876年,17岁的袁世凯迎娶了比自己大一岁的于氏,虽然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但袁世凯对于氏并没有讨厌。

婚后,袁世凯与于氏的夫妻生活还算过得平常,于氏还为他生下了长子袁克定。但令人疑惑的是,自于氏生下袁克定后,就再也没有生育一男半女,这在当时以多生为福气的年代,确为一件非常奇怪的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袁世凯与子女

其实,于氏之所以没有再育,是因为袁世凯冷落了她,而至于冷落她的原因,这就不得不提到袁世凯的身世。

袁世凯出生于河南项城的一个大家族,其叔祖父是朝廷重臣,曾参加过镇压太平军。袁世凯是其父袁保中的第四个儿子,生母是妾室刘氏。

在那个嫡庶尊卑分明的封建社会,妾室所出的孩子总会让人低看一等。因此,袁世凯最恨别人嘲笑他的出身,即便到后来他被过继给自己的叔叔,仍非常介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袁世凯

可巧,于氏触犯了这个忌讳。

夫妻之间总会有一点儿拌嘴的小情趣,来增进夫妻的感情,袁世凯也时常向妻子开玩笑。有一次,袁世凯看到于氏腰间系着一条红色的花缎子裤带,便想起市井中的玩笑话,对妻子说:“我看你这身打扮,像个马班子。”

那时候,“马班子”是河南地方对妓女的称呼,但袁世凯用在此处并无恶意,只是想要逗一逗妻子。谁料,于氏并没有听出这是开玩笑,她以为袁世凯是在侮辱她,便生气地说道:“我不是马班子,我有姥姥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于氏言外之意,她在娘家好歹也是正室所出,姥姥家也是有血缘关系的亲属,而他袁世凯就不一样了,小妾所生,小妾的娘家不能算是他的姥姥家,他的姥姥家只能是正室娘家,但正室的娘家终归不是他真正的姥姥家。

袁世凯最忌讳的就是别人提他的身世,当场冷了脸,甩手而去,夫妻间的拌嘴小情趣瞬间变了味道。

在这之后,袁世凯不再和于氏同房,冷落了她。在袁世凯做官后,也一直把她留在项城乡下,好像从此没有这个人一样,于氏也因为自己的一时逞强失去了丈夫的关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直到袁世凯在山东巡抚任职派人迎接自己的母亲,于氏才随婆婆一同到济南居住。

虽夫妻不睦,但袁世凯仍留给她当家主母位置

虽夫妻不睦,但袁世凯仍留给她当家主母位置

于氏是否后悔过自己的一时嘴快不得而知,但袁世凯确实对她失去了感情,虽然在名义上还承认她是家庭主妇,但既不让她管家,也不和她同居。

不过,袁世凯还是为于氏留有一分薄面,起码在表面上依旧客客气气。到了中南海后,袁世凯也总是按着历来习惯,隔三、五天就到于氏房中坐一会儿,两人在见面时,只是各问一句“你好”,再无话可说,这次照例会见也就随之结束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自己当上大总统后,袁世凯也没有与她断绝夫妻关系,但于氏这个总统夫人却是登不了大雅之堂的。

有一次,各国公使和夫人先后给总统贺年,按照惯例,也同样要给总统的夫人贺年。虽然袁世凯平常不待见于氏,但在这样的场合下,他也不得不让于氏露面。

这一天,于氏在仆人的打扮下穿着红外褂、红裙礼服接受外宾们的祝贺。原本一切都很顺利,但有一位外国公使突然走上前,很有礼貌地贺年后就要握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于氏从小生活在深宅后院中,从没有接受过新式礼仪,只信奉男女授受不亲思想,突然有陌生男子前来握手,自然超出了她的接受范围。于氏见对方伸出手,大为震惊,立刻向后退了一步将双手缩回了背后。

这个动作无疑是非常不礼貌的,袁世凯感觉脸面无光,在之后需要于氏出面的场合中,他必定要派自己的儿女们跟随在于氏身边应对一切,以免再闹出这样的笑话。

后来,袁世凯称帝,于氏自然而然地成为了皇后。这对于氏来说,这简直是一辈子都不敢想象的事情。所以当人们向身穿“凤袍”的于氏进行“朝贺”时,于氏就是不肯受礼,最后还是被四个女官强行按着,才全了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于氏不得宠,袁世凯便在之后迎娶了九个姨太太,他最疼爱的是大姨太和五姨太。

大姨太沈氏在袁世凯落魄的时候对其有恩,所以袁世凯在朝鲜做官时就把她带到身边,当作正室看待,这就更能显示出于氏的有名无实。

袁世凯不仅对沈氏管家,还将长子袁克定送给她抚养,不知被遗忘在老家的于氏作何感想。

后来,袁世凯又娶了五姨太杨氏。由于杨氏擅长管理家务,又心灵手巧、遇事果断,袁世凯对其予以重任,不仅生活各项都由杨氏一手照料,还让其保管贵重财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家里上下无一不对杨氏抱有畏惧心理,就连正房于氏也不例外,可想而知,被小妾压在头上的于氏是何地位了。

于氏在家中没有地位已经是人人心知肚明的事实,袁世凯有九位姨太太,在接触中于氏也必然受了不少冷嘲热讽。

但生活在那个男尊女卑的年代,即便于氏有万般的委屈她也无处诉说,只能埋藏在心里,独自承受孤独寂寞,时间一长,她难免对袁世凯产生怨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袁世凯

1916年,袁世凯被迫取消帝制,只当了83天皇帝的他心中自然十分不甘,5月下旬忧愤成疾,6月6日就因尿毒症不治而亡,时年57岁。

袁世凯死亡后,他的遗体被归葬于河南安阳,葬礼刚一结束,于氏就坐在坟头大哭大嚎:“你一辈子对不起我,弄了这么多姨太太,又养了这么多孩子,你都丢给我,叫我怎么办?”

一家人听后痛哭不已,二儿子袁克文领着众儿女跪地求情:“求娘赐死!”场面乱作一团,还是长子袁克定最终站出来劝解,这才作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袁世凯死亡的三年后,于氏也病死了,结束了她孤寂的一生。

纵观于氏的一生,她虽然是袁世凯明媒正娶的正室,家世优渥,却因自己无心的一句话断送了自己与丈夫的夫妻情分,成为了深宅大院的“囚徒”。

但于氏的一生只是那个年代下女性的一部分缩影,她们受制于封建礼教的约束,只能靠丈夫的宠爱生存。对于丈夫三妻四妾的行为,她们也只能默默忍受,否则就要冠上一个妒妇的名声。

正是由于封建社会对女子的限制,才造成了那个时代女性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