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8月21日中午时分,湖北省荆州市公安县南平镇狂风大作,罕见地特大暴雨肆虐下,平静的长江波涛汹涌,水位迅速暴涨,一度直逼底线。

一个满身泥泞的小战士,年轻稚嫩的脸庞被雨水、汗水和泥泞模糊成一片,朝江堤顶部艰难前行,突然一声闷响,他倒在泥水中。

“小伙子,起来啊,别睡啊……”60多岁的唐大妈,是居住在附近的群众,她今天一大早就来到江堤边给大家送吃喝,见到小战士躺在江边,唐大妈以为孩子这些天累坏了想要休息一下,不曾想,她正摇晃着小战士的胳膊,突然就看见两行鲜血从他的鼻孔中流了出来。

唐大妈慌了神,一边擦拭着小战士的脸庞一边对着来来往往的解放军大喊:“快来人呐……”白色的手绢慢慢变得乌黑一片,唐大妈定睛一看小战士的脸,顿时如遭雷击。

这孩子,不就是前几天面带微笑跳入江中的解放军年轻小伙吗?

百年不遇的灾难

1998年,伴随着湖北湖南多地连降暴雨,一场百年不遇的灾难席卷了中华大地。全国二十多个省市受灾,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长江地区屡次突发特大洪水,附近居民一时间险象环生。

“洪水来了……快跑啊……”深夜沉睡的群众被惊醒,着急忙慌爬起来找衣服,来不及拿任何东西,冲出去一看,四周满是汹涌的洪水,大树被连根拔起,房屋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坍塌消失,飘着的木板上传来人无助的哭泣声和呐喊声,与湍急的洪浪拍打声交织在一起,再无尽的夜色中显得分外绝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场洪水的破坏力,超乎所有人想象,如果任由其发展下去,多年苦心经营恐将毁于一旦。关键时刻,多支解放军部队在党中央的领导下迅速奔赴灾区,挽救岌岌可危的人民群众。

8月初的一天,被解放军成功营救出来的唐大妈等人,看着不远处的滔天巨浪,忍不住哭出声来。祖祖辈辈多少年的经营,他们赖以为生的家园,眼看都要被汹涌的洪水吞没,每个幸存下来的人目睹着这一切,却无能为力。

来自长江的凶猛洪峰,正在向荆江河段发起又一次强烈袭击。“我听说,荆江大堤很危险了,决口一直堵不上,有人说,如果再堵不上,就要炸堤。”这个噩耗犹如一颗炸雷,点燃了本就精神脆弱的灾民群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唐大妈等人所在的公安县区域被划成分洪区。事实上,在决定炸不炸的问题上,中央经过了反复思量。不炸,几大华中重镇很有可能迎来灭顶之灾,如果炸了,几十万人生活的家园将成为一片汪洋。

这个道理,群众不是不明白,他们只是还保留着最后一丝希望,祈祷连日来奋战在江边的解放军战士们能够成功堵住决口,守住他们的故土。

“快看,有人跳下去了!”随着一声惊呼,唐大妈转头一看,瞬间惊出一身冷汗。

寻找小战士

一阵阵惊涛骇浪面前,站在一排的解放军战士身影显得极为渺小,他们目光坚定,口中高喊着:“人在堤在……”话音刚落,纷纷毫不犹豫跳入江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们怎么能用身体堵决口?”旁边的老百姓惊呆了,连忙冲过去想要拦住解放军,却只能在其他官兵的劝阻下,眼睁睁一排又一排战士不要命地往里跳。

这时,一个皮肤黝黑的年轻小伙闯入唐大妈的视野,他紧紧拽住腰部的绳索,正一步步走向江堤边。看着这个和自己孙子年龄相近的男孩,唐大妈心疼不已。

她的眼泪止不住往下掉,朝着小战士用力喊道:“别跳了,你们不要跳了,房子我们不要了,你们赶紧回来……”

小战士似乎听到了唐大妈撕心裂肺的喊叫声,他转过身看了一眼跪在地上哭成一片的老百姓,露出一个温暖的微笑,转身闭眼跃入洪水中。

“回来……”滔天巨浪的嘶吼声,淹没了无数战士的身躯,也吞没了群众近乎恳求的呐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那一天起,唐大妈每天都来给解放军战士送水,顺便打听小战士的下落。奈何以身抗洪的官兵实在太多,小战士的生死彻底成了谜。

唐大妈不知道,这个微笑的小战士来自广州军区某部的“塔山守备英雄团”,早在两个月前,这支部队就参加过漓江抢险任务,小战士因为表现优异,还得到了上级通报表扬。

而在入伍两年前,这个优秀的小战士还只是一个什么都不知道的菜鸟,甚至一度因为成绩太差成为部队中的异类。

唐大妈更不会知道,这个小战士为了能够参军,放弃了自小拥有的所有一切,他原本是个令人艳羡的富二代,进入部队初期,还被战友们戏称为“小老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难以割舍的情结

著名的琼崖革命根据地东山镇,地处海南第一大江南渡江畔。1978年,一户普通的农民家庭里诞生了一个健康的男婴。父亲李德清激动不已,给男婴取名李向群。

搭乘改革开放的春风,李德清一家脱胎换骨,开办了好几家服装厂和服装店,成为了本地著名的大户人家。然而,从小锦衣玉食的李向群却和其余富家子弟不太一样,他不喜欢吃喝玩乐,跟着父亲学做生意也心不在焉,只要有时间就往东山桥那边跑。

东山桥曾经是部队驻守的地方,李向群很喜欢把车停在附近,听士兵操练时的口号声。别人的偶像是港台明星,他的偶像却是雷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向群跟着父亲走南闯北,去过不少地方。十八岁那年,他提出想去漓江看看,母亲问他什么时候回家,他想了想说大概得好几年以后。

李德清一言不发,漓江的其中一条支流叫做相思江,那边有块营地,驻扎着原广州军区塔山守备英雄团。他带着儿子出差时,就发现李向群对这支部队的历史很感兴趣。

这支部队前身是原东北野战军第4纵队10师28团,在东北解放战争中,因为全体士兵奋不顾身誓死坚守塔山,为我军获取辽沈战役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因此得名。

那时候,看着儿子脸上浮现出向往的神采,李德清意识到,孩子总有一天会离开他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德清

妻子自然是舍不得让儿子去当兵的,又不忍心阻拦李向群的追梦之路,只能暗自垂泪。李德清听到儿子想去当兵,只提了一个要求:“在部队你要争取入党,入不了党就不要回家。”

1996年12月,李向群兴奋地告别了依依不舍的父母,来到塔山守备英雄团报到。初入军营,面对日复一日的枯燥训练,他突然感到有些厌倦。

时常偷懒成绩不好,外加言谈举止间与其他战士格格不入的气息,李向群的存在引来一阵骚动。“‘小老板’身体素质那么差,恐怕待不长久。”部队里不少战士觉得,李向群收拾包袱回家是迟早的事。

可是,团部一次新兵例行学习活动结束后,大家惊奇地发现,“小老板”像变了一个人似的,竟然在之后的训练中屡屡拿到了优异的成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老板,你怎么了?”一起入伍的战士很好奇,训练结束后纷纷追着李向群刨根问底,他擦了擦头上的汗滴,眺望着远处落日的余晖,缓缓说道:“那天学习,咱们的老前辈任常伦的故事,你们还记得吗?”

1944年,任常伦所在部队与日寇发生了激烈搏斗,他在子弹打光的情况下,用刺刀连杀五名日军,最后壮烈牺牲。年轻的李向群被这一事迹深深震撼到,从那一刻起,他决定向前辈学习,宁愿经受暴风骤雨的洗礼,也不愿意在平静岁月中虚度光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