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英

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重要指示强调:“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举世瞩目成就为内容支撑,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力量根基,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守正创新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不断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这为不断开创新时代思政教育新局面指明了方向。贯彻落实好这一重要要求,必须探寻有效路径,以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为引领,立足新时代伟大实践,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举世瞩目成就及时融入思政课内容之中,形成对思政课内容的有力支撑。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青年,用党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要引导广大青年全面、深入、系统学习党的创新理论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握人类社会发展大势与历史规律,把握中华民族近代以来的发展主题与历史脉络,把握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伟大成就与历史进程,牢固树立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对中国共产党的坚定信任与信赖。

以活页式教材丰盈思政课

在互联网时代,信息的即时获取已经成为普通人的日常,如何使教材的知识体系与时俱进追踪理论前沿和实践创新成果,已经成为教材编写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近年来,一种以解决纸质版静态教材时效性滞后问题的活页式教材应运而生,并且在教育领域中获得了广泛应用。活页式教材区别于传统教材的最大特点就在于其内容的时效性、组织的针对性和结构的灵活性,其可以根据各个学科的特点和需求进行定制化教材。在教学实践中,应以权威专家的指导为依托,以活页式教材的形式及时插入党的创新理论成果,融入党和国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的举世瞩目成就,是解决思政课部分内容供给滞后的有效路径。

当前,“课程思政”成为高校育人秉持的重要理念,并为课程教学建设指明了改革方向。如果说思政课是面向全体学生,系统讲述马克思主义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大众化教育,那么以专业课为载体的“课程思政”则是结合不同专业的差异性开展的分众化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思政”在本质上就是在思政课奠定的对马克思主义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普遍认知基础上实现“精准滴灌”,其能够贴合不同专业的实际并符合不同学生的具体需求。

新时代伟大成就,为思政课铸魂育人提供了鲜活素材。充分发挥新时代伟大成就的教育激励作用,思政教育就能实现知、情、意、行的统一,引导学生立德成人、立志成才。

以多维立体场域延展思政课堂

社会生活永远是诠释思政课内容中理论话语的最生动教材,是理论创新的动力和源泉,同时火热的社会生活场景也是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举世瞩目成就的永不落幕的博物馆。

走进社会生活的思政大课堂,在历史与现实交错的时空布局中,抽象的理论得以具象化,被动接受说教的学生变成了主动汲取理论知识的主体,身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举世瞩目成就的场域之中,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责任感、使命感会油然而生,让党放心、爱国奉献将成为青年学生的自觉追求。

在践行“大思政课”理念过程中,首先要从思政课的教学内容出发,以伟大成就之现实支撑教学内容。同时,要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和地方的资源禀赋,深入挖掘伟大成就中能够激发学生爱国情怀、增强青年学生“四个自信”的故事元素,增强伟大成就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此外,应将专业实习场所变成延展思政课教学的大课堂,以实习任务为驱动,促使学生在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同时,切实感受到未来的风险和挑战,从而明确马克思主义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既是我们过去所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原因,也是我们未来走向新的胜利的指针和保障。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时代新征程上,思政课建设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必须有新气象新作为”。我们要坚持改革创新,丰盈课堂,延展课堂,推进教学方式变革,切实增强思政课的时代感和吸引力。

(作者单位:哈尔滨工程大学,本文系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