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十三年八月二十三日,雍正因过量服用丹药而崩逝于圆明园,张廷玉当众宣读秘密立储中的遗诏,由皇四子弘历即帝位,著庄亲王允禄、果亲王允礼、大学士鄂尔泰、张廷玉共同辅政。正当允禄以为自己能够效仿周公,成就万世美名时,却等来了乾隆的当头棒喝,乾隆刚一继位,就剥夺了允禄的所有职权。从雍正钦定的四大辅臣之首,到备受打压的不忠皇叔,允禄为何会被乾隆收拾得如此狼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庄亲王允禄

从龙之臣,备受荣宠

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日,康熙因感染风寒而瘫倒在北京城内的畅春园中,由于其从未立下任何传位遗诏,皇位即将陷入空悬之中。此时的大清经过二废太子的阵痛,故而废弃了汉人的嫡长子继承制,凡是皇子皆享有继承权,一时间诸王窥窃,你争我夺,阴霾四起。

为了防止宗室内部兵变作乱,康熙于临终前的四个时辰,将诸王贝勒召见入宫,当众让隆科多宣读口述遗诏:皇四子胤禛人品贵重,深肖朕躬,著即刻登基,继皇帝位。这突然起来的口述遗诏,打了八爷党一个措手不及,在胤禩、胤禟等人眼中,由十四阿哥胤禵继承皇位才是顺理成章,一向与世无争的雍正为何会半路截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老年康熙

带着满腔怒气,九阿哥胤禟不顾行丧期间的礼制规定,突然冲到雍正面前,大声质问他皇位究竟由何而来。

雍正深知,虽然现在已经登基称帝,但如果在权力交接中出现半点差错,都会给政敌可乘之机,当务之急不是意气用事,而是要将反对势力牢牢掌控于自己手中。秉持着步步为营的谨慎策略,雍正特意叫来隆科多与正在大内值班的皇十六子允禄,命令二人迅速封锁京师,以保万全之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隆科多

在雍正的直接指示下,隆科多关闭了京师通往外界的九个城门,允禄则命巡防侍卫于故宫要道处严防死守,不许任何人员私自进出。二人一内一外,将京师围了个水泄不通,即便是大罗神仙来了也插翅难逃。

诸王非传令旨不得进。次日至庚子,九门皆未启。《永宪录》

正是凭借对京师的绝对掌控,雍正才得以将反对党封锁在势力范围内,使其不能作为,从而防止政变的发生。

由于允禄在皇位继承上立下不世之功,雍正帝登基伊始,就任命他掌管内务府。在清廷,内务府不仅掌控上三旗政令与宫禁之治,凡属吏、户、礼、兵、刑、工之事也在稽查范围之内,总管内务府, 可谓朝廷中之朝廷。

从康熙朝的闲散皇子,成长为雍正朝的股肱之臣,允禄为何能在短期内飞黄腾达?首先,允禄能够审时度势,在关键时刻拥护胤禛继位,而不是投向实力更强的八爷党;其二:允禄在雍正孤立无援之际,助其稳控京城局势,有力地牵制了诸皇子。所以说,允禄所受恩宠,完全是从龙之臣应有的待遇。

要臣之首,诸王之剑

雍正虽然凭借口述遗诏顺利继位,但并未得到其余皇子认可,加上继位之初推行种种新政,危及到了权贵集团的政治利益。一时间宗室朋党、官僚朋党纷纷兴风作浪,将本就不平静的朝堂搅得更加乌烟瘴气。

面对来势凶猛的朋党,雍正一人自然无力应对,急需依靠宗室内部的支援来借力打力,刚刚受到重用的允禄便由此成为诸王之剑。在与朋党斗智斗勇的过程中,八爷党、年羹尧党悉数被铲除,朝堂看似恢复了正常的运转,但诚亲王允祉的存在,使雍正如同芒刺在背,久久不得安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皇三子胤祉

皇三子允祉不仅参与过康熙末年的夺位之争,而且还是士人党的最高领袖,在文人士子的心目当中,其威望甚至远超雍正。

更令人感到忌惮的是,以胤祉为中心形成的文人朋党,虽没有进行贪污腐败等龌龊勾当,但却在无形中左右着国家的文化形态。为了清除最后的统治障碍,雍正便采取了一套借刀杀人之计,命令允禄密切注视允祉,倘若允祉有任何不忠不敬之处,便即刻进行参奏。

果不其然,在允禄长年累月的密切监视下,允祉还是露出了马脚。

庄亲王允禄参奏,胤祉乖张不孝,与阿其那、塞思黑交相党附,怡亲王(胤祥)忠孝性成,胤祉心怀嫉忌,并不恳请持服,王府齐集,迟至早散,背理蔑伦,当削爵。《清史稿》

乍眼一看,允禄搜集的罪状是欲加之罪,但从当时的政治形势分析,每一项罪名皆不可辩驳。首先,作为八爷党领袖,胤禩、胤禟在朝中的势力盘根错节,其死后更是被雍正当作负面人物来警告臣属,胤祉一旦与这二人扯上半点关系,那便是跳进黄河都洗不清了。其次,清承明制以礼之国,怡亲王胤祥位高权重,允祉不仅在他的葬礼上迟到,而且还没有表露出任何哀伤之意,如此违背礼仪伦常,怎能不受惩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怡亲王胤祥

可以说,正是因为允禄的密告,雍正帝才找到了允祉的潜在罪名,进而除去一个对他皇位存在威胁的人。雍正这个人极其讲究爱憎分明,爱一个人便会让你享受万般恩宠,恨一个人那便会叫你跌落万丈深渊,允禄凭借着忠心事主,换来了皇权的绝对信任,这也是为何雍正要在薨逝之际,任命他为辅臣之首的重要原因。

新君登基,误入歧途

早在乾隆年幼之际,雍正便命他拜允禄为师,学习火器、马术技巧,二人不仅是尊卑有序的君臣,还是情深意重的师徒。待到乾隆登基为帝后,为了感谢恩师允禄的谆谆教导,先是赏赐其一等奉恩镇国公的荣誉,随后又免除了御前跪拜礼节,此时的允禄完全可以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正当允禄准备效仿周公,成流芳百世之美名时,一场谋逆案的发生,彻底改变了师徒二人的命运轨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废太子胤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