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注:素材来自身边生活,如有类似经历,纯属巧合,请理性阅读。】

都说:女儿是父母的贴心小棉袄!

不知啥缘故,我家28岁的小棉袄越来越漏风,老伴出差,我在家发烧了,给她打电话,她居然说在聚餐,让我等一会儿。

我却整整等了三个多小时,女儿到家给我从饮水机里弄了一杯凉水,放在我床头,又拿过来两个干面包,让我自己吃点,她累死了,要回去睡觉。

女儿的冷漠,让我不敢想象,多年后,我和老伴的晚年还能指望上她?

我拿起手机,拨打120,我自己多爱自己一点,花钱请人送我去医院。

女儿却跟我急眼了,说我这样做是丢她的脸,让别人说她不孝。

我叫姜文霞,今年56岁,每月有4600退休金,独生女儿还没成家。

老伴还有三年才退休,女儿在本市工作,单独居住在我家另一套房子里。

最初我和老伴想着用一套房,把女儿勾回来工作,这样我们的晚年就有了依靠。

女儿研究生毕业工作2年,对我们不是很上心,每次都是我打电话,她才勉强回来吃顿饭,就开车走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她总说让我们不要麻烦她,让她自己好好地过自己的生活,该结婚她自然会结婚,该生娃她也会生娃

28岁的女儿,工作一般,也是因家里有一套空闲的房子居住,否则她那点工资不够生活。

即使这样,我也觉得女儿守在身边,等到我们真的有个事情,也能用得上。

这段时间,连续高温,可能是我在空调房间时间过长,感觉浑身不舒服,不仅咳嗽,还发起高烧。

老伴又出差去了,我一个人躺在床上,测量过体温,想喝一口水都不愿动,就给女儿打电话,希望她回来照顾我,实在不行就开车送我去医院输液。

拿过手机,给女儿打了三个电话都没人接,我只好眯着眼睛给她发信息,告诉她我发烧了。

本以为女儿看到了,很快就回来照顾我,可一个小时过去了,没有电话,也没有信息。

我只能一遍遍地给她打电话,终于有人接听了。

我哑着嗓子给女儿说自己发烧了,让她回来照顾我一下,浑身一点劲都没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女儿不耐烦地说了句:“妈,你可真烦人,我爸一不在家,你就有事,不是这里不舒服,就是那里不舒服,我这里有个重要的聚餐,等会儿吧。”

听着女儿的话语,我的眼泪居然流下来。想着是不是自己更年期缘故,情绪波动大。

我还安慰自己,劝说自己,女儿忙点也好,但也要有个轻重缓急。

若不是我真的生病,我也不会无缘无故地给她打电话,看来,这个女儿我是指望不上了。

我以为最多一个多小时,女儿就会回来,谁知,我迷糊地睡了一觉,醒来依然没人。

想着女儿的态度,我还是忍不住又给她打电话,女儿说正往家走呢!

终于等到女儿回来,却不是女儿的关心和照顾,而是嫌弃和不悦。

我真的生气了,不能给出差的老伴打电话,我只能自力更生,学会自己照顾好自己。

当着女儿的面,我拨打120,十多分钟后,我被120 接走,女儿也跟着到了医院。

经过大夫急诊,说我要是再晚点,可能会烧到抽筋。

我看着女儿,用眼神对她表示自己的不满。但女儿却说我矫情,事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她说那么多发烧的,也没听说有大人发烧抽筋,也就医生夸大其词而已

女儿看我输上液,也只好留下来陪我,那一夜,我们在急诊室里度过。

第二天,女儿帮我办理住院手续,给我请了护工,她就去上班。

到了晚上,女儿说自己有事,让我有事找医生,护士和护工。

我对女儿失望透了,输了三天液,我给女儿打电话出院,她不情不愿地来了。

到家又是一通埋怨我,说我是更年期,对她这不好,那不对。

就跟电视剧《老家伙》里牛大妈的女儿一样,高高在上,看不上自己母亲的姿态。

生活里,有多少子女跟牛大妈女儿一样。一边依赖父母,一边嫌弃父母。

人与人之间谁也不欠谁的,父母爱孩子,孩子也要爱父母。

所有的爱都是相互的,只知道索取不知道感恩的人,是自私,是凉薄。

通过这次发烧住院,我算是活明白,活通透了,人老了,一定要学会多爱自己。

以前想着女儿结婚的时候,我们把她现在居住的房子过户到她名下,再给她30万的陪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现在我改变主意了,不论女儿什么时候结婚,房子一定要在我们名下。

至于30万的陪嫁,还是留给我和老伴晚年自己用。

有钱能使鬼推磨,即使女儿不管我们,我们也能花钱买服务,不再看女儿的脸色。

我才56岁,离七老八十还有很长一段时间,我要好好地规划自己的生活。

再也不把全部心思放在女儿身上,她愿意回家就回来,我盛情款待;

若她不愿回家,我再也不主动打电话请她,一切随她自己。

我也不再时不时找个理由给她发红包,讨好似的跟她拉近关系。

用钱维系的亲情,等我没钱了,结局更惨,不如把钱和房都留在自己手里。

往后余生,我要和老伴积极锻炼身体,让健康保持的时间更长久些。

至于女儿的未来,那是她的人生,我把自己能给的早就都给了她。

若她不反省自己,还是一如既往不关心我们,不在意我们,那就这样吧。

大家说我这样的想法对吗?

(本文故事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请理性阅读。)

作者:华贵禅心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你有故事,我有茶,一起畅聊余生时光。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