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行,这不符合规定。”1949年,时任上海市长的陈毅,提出想要给贺子珍十二级的行政待遇,却遭到了毛主席的拒绝

贺子珍刚来到上海,并没有职位在身,直接给她十二级行政待遇不符合国家规定。可她的生活确实有些贫苦,需要得到一些保障,毛主席思虑再三后对陈毅表示:“这样吧,她在上海的开支,就用我的稿费支付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贺子珍和毛主席革命夫妻,共患难十年。后因一些矛盾而夫妻情断,但毛主席始终是挂念着贺子珍的,如今看她生活窘迫,自是做不到坐视不管。

贺子珍和毛主席经历了什么?为什么会分手?贺子珍之后的生活是如何度过的呢?

井冈山夫妻,分手突然

贺子珍在读书时期就加入了革命斗争,一直为党的事业而奋斗。1927年贺子珍和哥哥贺敏学为了躲避国民党的逮捕,来到了井冈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后来毛主席带领组织人员也来到了井冈山工作,因为贺子珍有知识和学历,便被安排到毛主席身边工作。

毛主席对有才华的贺子珍可以说是一见钟情,每次外出前都会敲敲贺子珍的窗户告别。

贺子珍一开始对毛主席并无男女之情,逐渐相处后,对毛主席日久生情。两个人在大家的见证下,于1928年结婚,贺子珍任毛主席秘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两个人自此携手并进,成为革命夫妻。两个人共同经历了长征的艰苦岁月,一起渡过了难挨的日子。毛主席和贺子珍的情谊,在革命中显得更加珍贵。

1935年长征途中,贺子珍为了保护战士,只身挡住了敌人的炮火。贺子珍身中17个弹片,浑身疼痛,饱受折磨。医生哪怕尽力救治,身体里依旧留有几个弹片一直没有取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贺子珍当时受伤后的第一反应是,不要把自己受伤的情况告诉毛主席,免得主席担心。不过专门负责照顾贺子珍的警卫员还是将情况告知了主席。

一直在队伍前方打头阵的毛主席,听到贺子珍受伤的消息,立马就赶了回来。看到浑身是血的贺子珍,毛主席紧握她的手,叫着:“子珍,子珍......”

坚强如毛主席,在这时也流下了眼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幸好贺子珍救了回来,虽然身体中依旧有弹片折磨着她,好在保住了一条命。毛主席对贺子珍这次的受伤十分内疚,十分心疼。

1936年毛主席和贺子珍的女儿李敏出生了,远在别处的毛主席听到消息欣喜若狂。贺子珍和毛主席一起的岁月,正是革命最艰难的时候,同样是毛主席最困难的时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主席因为贺子珍的陪伴和支持,才在艰苦的岁月中有一丝欣慰。艰难的日子已经过去,眼看幸福就要来临的时候,贺子珍却一声不响的离开了。

1937年8月贺子珍去往苏联莫斯科,第一是为了治病,第二却是和毛主席怄气。贺子珍和毛主席平时就小吵小闹不断,就因为毛主席和其他女战士多说几句话,开个玩笑。

贺子珍因此常常和毛主席冷战吵闹,1937年贺子珍竟然负气去往了苏联。贺子珍的离去,令毛主席十分伤心,两人的缘分就此结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39年远在苏联养病的贺子珍,听到了毛主席另娶他人的消息。她悲痛欲绝,后悔当时的决绝,可惜为时已晚。毛主席已经再婚,两人的夫妻之情就此结束。

苏联生活十年,贺子珍再度回国

贺子珍在苏联的生活并不高兴,没有了丈夫,还经历了儿子的离世,心情糟糕到了极点。经历女儿李敏生病时,贺子珍还因为情绪激动,被苏联医生关入精神病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47年在苏联待了近10年的贺子珍,终于在同志们的帮助下回到国内。贺子珍回国后,先是在哈尔滨工作生活。

1948年贺子珍鼓起勇气和毛主席进行了书信交流,可并未得到毛主席的回信。毛主席只是将女儿李敏接到了北京生活,照顾她的学习。

毛主席虽然没有回复贺子珍的信件,但依旧为她安排了之后的生活。在毛主席的授意下,1949年10月贺子珍到达上海,来与哥哥叙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陈毅当时身为上海市市长,自然非常高兴地招待了贺子珍。陈毅和贺子珍之前就认识,有浓烈的革命情谊。虽然数年未见,一见还是分外高兴。

陈毅对贺子珍是非常恭敬的,不仅仅是因为毛主席的关系,也是因为贺子珍当年革命时期的付出。

看着如今有些憔悴的贺子珍,陈毅心中甚是悲痛。他身为上海市长,自然想要为贺子珍安排的好一些,让她之后的生活不再辛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陈毅先是和贺子珍寒暄叙旧,并带她见识了上海的繁华。面对如今居无定所的贺子珍,陈毅提出让她留在上海,不要再东奔西走了。

陈毅表示他可以让贺子珍享受12级行政待遇,这样生活也就有了保障。贺子珍听后,连连摇头拒绝。毕竟现在她没有职务,享受国家待遇实在不合理。

陈毅坚持如此,并将自己的决定告诉了毛主席。毛主席听后,表示“不合适”。“这样做,我并不赞成,不符合国家规定。”虽然贺子珍之前确实对革命有贡献,但她当前并无职务在身,享受12行政待遇确实不符合当时的规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贺子珍如今生活落魄,毛主席肯定不会坐视不理,于是他便和陈毅交代,给贺子珍的待遇可以从他赚取的稿费中出。

毛主席没有花国家的钱,没有违反规定,而是用自己的方式去关心贺子珍的生活。陈毅同样为了让贺子珍生活安定下来,做了不少努力。

陈毅帮助贺子珍在政府找到了一份工作,让她能够自己养活自己。在陈毅的帮助下,贺子珍也算是在上海稳定了下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贺子珍虽然身在上海,但心依旧念着毛主席。她的精神状态一直不太好,幸好有工作安排,才让她能够从思念毛主席中抽出思绪。

贺子珍回国后,毛主席从未和她联系过。直到1950年毛主席才给贺子珍回了信,信中表示希望贺子珍保重身体,顾全大局,以发展国家建设为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主席的意思不言而喻了,贺子珍知道,她和毛主席之间再也没有以后了。

好在两人的女儿李敏在毛主席身边过得很好,也成为了两人之前的牵绊。李敏会时常来看望贺子珍,将毛主席的消息说于贺子珍听,希望贺子珍心中能够宽慰一些。

李敏长大后成为了贺子珍和毛主席之间的传话筒,两人时常会通过李敏传递礼物。可是终究因为各种原因,两人并未见过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时隔二十余年,两人再次见面

1959年毛主席去庐山开会,他突然想到了贺子珍,便让身边人设法一定要安排两人见一面。

当天晚上贺子珍被人秘密领到了庐山某别墅,与毛主席见面。贺子珍在看到毛主席的那一刻,激动的说不出话。

毛主席让她坐下,给她倒了杯茶。贺子珍只是一个劲的哭,好像要把这些年所有的思念和委屈出来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主席看着贺子珍,安慰她说道:“好不容易见一面,只是哭不说话,见不到又要想了。”贺子珍的情绪平静下来,毛主席便问起她当年离开的原因,贺子珍表示当时太不懂事了。

毛主席谈起当年贺子珍的离开,依旧是很伤心的。两个人就这样关心着对方这些年的生活,谈话近一个小时。

自从1937年贺子珍去往苏联后,这是两人第一次见面,却也成了最后一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主席对贺子珍还是有情谊在的,他曾和李敏说过,贺子珍是最爱他的女人。两个人有缘无分,没有走到最后,或许也是一种遗憾吧。

庐山匆匆一见,成了两人的永别。1976年毛主席离世,贺子珍都未能去往北京见最后一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敏表示,毛主席离世时曾用手势比出贺子珍的小名“桂圆”。可见毛主席是十分想念她的,可惜各种原因的阻拦,使得贺子珍无法来到北京。直到1979年,贺子珍才有机会来到北京,也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第一次来北京。

贺子珍去了毛主席纪念堂,看着毛主席的遗像久久不能言语。贺子珍最后为毛主席献上了花环,上边写的只是“战友贺子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贺子珍对毛主席的爱意一直没有消减,她的身体一直不好,庐山匆匆一别后,直接大病一场。毛主席得知她生病后,还派了李敏前来照料。

贺子珍和毛主席晚年虽然没有见面,但是相互惦记对方,至死不忘。1984年贺子珍离世,她的遗愿就是希望骨灰放在北京,想要离毛主席近一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结语

贺子珍和毛主席十年的革命夫妻情,是贺子珍一生最珍贵、最幸福的回忆。贺子珍当初的任性离开,成了她一辈子最大的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