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河南频道

人民网记者 王佩

金秋六月,正是农忙时节。近日,在河南省郑州市管城回族区南曹乡的毕河村,村民们正在田地里忙着播新种。“村子的耕地终于不用再担心被水淹了,检察官们真是帮了我们大忙啊!”毕河村村支书马遂群感慨道。

村子的耕地遇到了什么难题?为何会和检察官联系起来?事情还要从六年前说起。

郑州市东南区域,有一条名为潮河的河流。潮河发源于郑州市南部,自西南流向东北蜿蜒流至管城回族区汇入七里河。潮河虽然不大,但为沿岸两侧带来丰沛的水源,也积累了丰饶的良田,毕河村便是受益村之一。村民们世代沿河耕种,生活富足,但随着2019年莫名出现的污水反复淹泡耕地,村民们平静的生活自此被彻底扰乱。

原来,随着潮河上游城镇化的不断发展,当地企业、高校的生活污水排放量也持续增多,排污管道不堪重负,导致污水从管道汇集处附近的多个窨井频繁溢流,井喷污水高度最高可达1米,造成路面积水,部分道路因长期浸泡而塌陷破损。

溢流而出的污水经路面雨水管网源源不断排入潮河,影响到潮河水质。而临近污水溢流区的毕河村首当其冲,近40亩农田被污水反复淹泡,正常农业生产受到影响。

“头几年还好,水淹的次数不多。但后来越来越频繁,还一直退不下去,地里庄稼不好好长,牲口喝水也成了问题,我们真是急得不行。”马遂群说。

因牵涉跨辖区治理,加之基础设施改造工程浩大,相关部门联络配合难度较大,排水问题虽有得到缓解,但未实质性解决。2023年10月,管城回族区人民检察院依托“河长+检察长”协作机制发现该案线索,并及时向上级院汇报。11月2日,郑州市人民检察院指定该案由管城回族区人民检察院管辖。

“在看到现场污染状况后,我们也深感责任重大,当时就下定决心,不论有多大困难,一定要把问题解决好。”该院党组书记、检察长王晗说。该院第一时间成立工作专班,先后七次到现场调查取证,通过无人机航拍和走访的方式收集影像资料进行调查核实。

在案件办理过程中,该院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律师等专业人士对本案进行公开听证,与污染地、损害地基层政府代表共同分析现状原因,探讨有效整改措施及长效机制的建立。

“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当地的污水处理厂地势较高,在污水运输过程中需要通过泵站加压。但近年来污水日排放量远超泵站设计工作量,而且经常有生活垃圾随污水进入泵机致使机器损坏。一旦有一台机器停机,就会导致相当一部分污水无法正常运至处理站,从窨井溢出,流向地势低洼的毕河村农田。”该案承办检察官贾阳阳介绍道,“而更大的问题是,污水处理厂每天的处理能力有限,满足不了实际需求。即便泵站将污水全部送到,也根本处理不完。”2024年1月2日,该院向污染地属地政府和主管机关分别发出诉前检察建议,建议其依法履行监管职责,加强对城镇排水规划和污水处理设施的管理,对污水外溢采取治理和修复措施。

检察建议发出后,当地政府高度重视,在检察机关的主持下,各责任部门多次会商,最终制定整改措施:将外溢段污水提升泵由4台增加到6台,泵站维护工作由镇政府提级转交至市政府专业运维,每日开展两次日常巡护,及时处理堵塞垃圾,避免泵站故障停机。在泵机安装到位后,污水外溢问题再也没有出现,村民们终于看到了生活重回正轨的希望。

与此同时,当地计划升级改造区域内主要道路污水管道,在对原有两座污水处理厂进行扩建的同时,规划再建一座污水处理厂,彻底解决污水处理产能不足问题。

整改工作紧锣密鼓地推动,对村民的经济补偿也在进行。在检察机关的主持调解下,当地政府提出对毕河村进行经济补偿,经过多次磋商,双方对补偿金额达成一致意见。由当地政府向毕河村第八村民组支付99800元补偿款。双方各自确定2名“公益观察员”,作为公益诉讼工作的“宣传员”“信息员”“监督员”,由检察机关向其颁发聘书,以“公益观察员”制度架起检察机关与双方政府和两地群众之间的桥梁。

从年初整改措施落实至今,困扰村民多年的污水再也没有出现,村民们也终于能够种下希望的种子,并在金色盛夏尽享丰收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