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连皇后都大量“缺岗”,哪来外戚呢?外戚都没有,何来外戚干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能很少有人注意到一个事实,唐朝的皇帝大多都是“快乐的单身汉”,他们的皇后大多是死后由继任皇帝给他们配上的。

当然,这个“单身汉”的概念跟今天不一样,古代的婚姻是“一夫一妻多妾制”,“妻”才是男主人法律意义上的“老婆”,“妾”再多也不是女主人。

也就是说,唐朝的皇帝妃嫔众多,皇后往往却空缺,“不立皇后”几乎成了中唐以后的惯例。

唐朝一共有21位皇帝(含唐殇帝李重茂,不含武则天),其中多达11位皇帝生前没有皇后,他们是:唐代宗、唐顺宗、唐宪宗、唐穆宗、唐敬宗、唐文宗、唐武宗、唐宣宗、唐懿宗、唐僖宗、唐哀帝。前九位皇帝由继任皇帝帮他们追谥了皇后,后两位成了真正的“光棍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唐肃宗李亨是最后一位正常立后的皇帝,不过他刚刚宴驾,张皇后就被李辅国、唐代宗废黜了,补位的当然是唐代宗的生母章敬皇后吴氏(追谥)。

从唐代宗开始,朝廷的皇帝们开始“挂单”,仅有两人意外,一位是唐德宗,另一位是唐昭宗。

唐德宗就是民间传说中“沈珍珠”的儿子,唐代宗的长子。其实唐德宗原本也想跟他爹学习,不立皇后,但“泾原兵变”的流亡生涯结束后不久,陪伴他度过苦难岁月的王淑妃病了。

为了弥补内心的愧疚,唐德宗决定册立王淑妃为皇后。诏书下达后第三天举行仪式,册封典礼刚刚完毕王皇后就去世了,红事白事同一天举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唐昭宗是唐朝的倒数第二位皇帝,于文德元年(888年)登基。乾宁四年(897年),在结束了人生中的第二次逃亡生涯后,唐昭宗以“冲喜”的心态宣布册立长子李裕为太子、何淑妃为皇后。

何淑妃是唐德宗册立王皇后以后,111年来的第一位皇后,也是大唐的最后一位皇后、皇太后。何皇后却并未因为身份改变而荣耀,相反她却成了大唐帝国走向灭亡的牺牲品。

天佑二年(905年)十一月,朱温以何太后“污秽宫闱”的罪名,用唐哀帝的名义宣布将她废黜并杀害。

唐朝的皇后们,包括那些被追谥的皇后,出身大多都不高,而且呈现“低走”的趋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唐朝的皇后真正算得上豪门的只有高祖李渊追谥的窦皇后、太宗李世民的长孙皇后、高宗李治的王皇后(被废)、中宗李显的韦皇后(被废)。其他的皇后要么是“二流贵族”,要么是小士族阶级家庭出身。

按照古代的观点,“成家”比“立业”还要重要,“娶妻生子”是每个男人的义务、责任,否则就是不孝。那么,大唐的皇帝们为何要集体“搞怪”,不肯立皇后呢?唐朝是豪门士族集团为基础的等级社会,皇后们怎么出现这么多的“低门矮户”呢?

这跟历史上独一无二的历史事件有关,那就是女皇武则天“篡唐”。

很多人认为,武则天事件只是个历史的偶然,没必要小题大做。其实不然,武则天称帝的余波直到清王朝结束都没有停息,士大夫们一直对女人干政抱有深深的敌意和刻骨铭心的防备心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唐朝,至少有三个女人被贴上过武则天的标签,并引发了一系列的政治斗争。

第一位是唐中宗的韦皇后。

后武则天时代的大唐朝局相当混乱,以李显为代表的旧势力,与以相王李旦为代表的功臣派争斗不休。韦皇后所扮演的角色无非是拉拢武氏旧贵族,维护李显的皇权系统。

这显然让那些在“神龙政变”中立下大功的功臣派很不开心,表面上他们主张清洗武氏,本质却是通过相王李旦架空皇权,实现对旧贵族的弯道超车。

随着李旦的胜利,韦皇后被诬陷为“第二个武则天”就成为必然的下场。

第二位是唐肃宗的张皇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说韦皇后确实掌握了实权,有变身武则天的可能性,那么张皇后的遭遇则全然是诬陷,她是一个彻头彻尾被抹黑的可怜女人。

张皇后其实是一个德行和能力都很出众的女人,在危难之际,她挺着大肚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