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许世友正在广西的前线指挥对越自卫反击战,正当他在研究地图地形的时候,一个工作人员将一个人带了进来。

听到报告声,许世友抬头望去,发现是自己老朋友聂凤智。他连忙放下手中的笔,激动地走过去握住聂凤智的手说:“老聂啊,你怎么有时间来这里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许世友

许世友没注意到聂凤智的表情有点异样,聂凤智只是回答:“来看看你,最近身体怎样?”许世友笑呵呵地说,最近身体挺好的,战争也在有序准备了。

二人寒暄了一会儿,等工作人员端上来两杯水并走出去后,聂凤智才一脸犹豫地跟许世友说:“老许,最近跟家里人联系过吗?”看到聂凤智的表情,许世友有些不祥的预感凝结在心头,他问道:“是我家里人出了什么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聂凤智点点头说:“老许,是建军,有人举报你儿子许建军违反了军纪,影响了国家安全,很严重,现在已经被控制起来了。”

许世友一听,勃然大怒:“危害了国家安全?如果这件事是真的,我支持枪毙,直接枪毙,以儆效尤,整治军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事情发展的过程是怎样的?后续又是如何?

与田普携手一生

1941年春许世友率清河独立团开赴胶东地区,许世友曾有过两段婚姻,但均以失败告终,此时的许世友虽是“虎将”,但终究是孤家寡人,他戎马一生,终日领兵作战,个人生活却一塌糊涂,一开始打仗作战,他就没白天没黑夜的研究路线地图和作战方法,三餐不规律,作息也不规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尽管身边有警卫员随行,但男性对于生活细节的关心毕竟有限。因此,后勤处处长高大山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决定为许世友安排一位生活秘书,以照顾他的日常起居,打理生活的细节琐事。

而高大山给许世友选择的女孩正是田普,那天许世友骑着马经过一片农田,按照高大山的指引,看见一个相貌清秀的女孩在专心致志地劳作。

许世友心中一动,问道:“就是这个女孩?”高大山点点头,许世友说了句:“那就她吧。”说罢就骑马走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田普

于是,田普就成为了许世友的生活秘书。原本许世友是不在意这些的,觉得就是多了一个打点生活的人。但他没想到,田普的到来给自己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田普来了以后,自己的住所每天都是干干净净,一尘不染,自己破掉的衣服也被修补的整整齐齐,摆在了床头。每次自己工作到深夜,田普都能及时给他端来饭菜,饭菜还是温热的,一看就是田普早早做好温在锅中的。吃了热饭,许世友的肠胃熨帖了很多,再也没有之前吃冷饭时胃部隐隐抽痛的感觉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后来,田普见许世友脾气极好,生活上也并不是很挑剔讲究,便也自在了很多。许世友也发现了这一变化,因为每天早上他起床晨练回来后,桌上的竹筒里总是插着新鲜的花朵,窗户也开着,阳光洒了进来,照亮了整个房间。窗外的春风徐徐地吹着,带着阵阵花香和青草的淡淡芬芳。

许世友失笑,田普到底是个17岁的小姑娘,骨子里还是有着浪漫和爱美的天性。

随着时间的推移,两个人的关系也逐渐拉近,许世友喜欢这个满脸都是阳光般灿烂笑容的女孩,而田普也喜欢许世友的成熟与稳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了表示自己的心意,田普给许世友准备了礼物,是一双她亲手做的鞋子。许世友收到这双鞋以后非常开心,忍不住试了又试,然后细细擦拭后,摆到了自己的柜子里。收到了田普的礼物,许世友也想送给田普一件礼物,送什么好呢?

许世友经过深思熟虑后,决定将珍藏的一枚弹头赠予他所钟情的女孩田普。这一举动在许多人看来颇为费解,他们不明白为何许世友将一个普通的弹头赠予田普。

这枚弹头虽然普通,但对于许世友而言,却承载了非凡的意义。它是许世友在万源保卫战时,敌人射入他肩头的弹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由于当时医疗条件有限,为了尽快重返战场不拖延战斗时间,许世友决定亲自动手,用刀尖刺破血肉,将子弹头抠出,随便消了消毒,缠了几下纱布就重新上战场了。自那以后,这枚子弹便一直陪伴着他,成为他战斗生涯的见证。

在将子弹交给田普时,许世友深情地表示:“我身无长物,仅此一物,送你留作纪念。”这句话不仅表达了他对田普的深情厚意,更彰显了他作为一名战士的坚韧与忠诚。

1943年,二人结婚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让许世友操心了一辈子的儿子

许建军是许世友和田普的第一个儿子,这个名字背后承载着许世友和田普的期望与寄托。他出生于抗日战争最激烈的时期,那是一个国家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因此,许世友为二儿子取名“建军”,寓意着希望许建军能够继承父志,为国效力,为国家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许世友一向对子女要求很高,他是传统意义上的严父。在许建军及其兄弟姐妹小的时候,许世友便不断向他们灌输正直清廉的价值观,告诉他们要爱国爱民。他还教导子女在外出时,不应以将军后代的身份自居,而应低调行事。面对困难和挑战,许世友鼓励子女学会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

后来,等孩子们长大后,许世友全部将他们送去参军了,从一个基层战士当起,许世友送他们到军队的时候都跟他们说过一句话:“在这里,你就是一个兵,不是我许世友的孩子,扎扎实实做好自己的本分工作,遵守军纪军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许建军牢记父亲的教诲,加入军队以后,始终以最严格的标准要求自己,不敢懈怠,默默地做好本分工作,凭借自己的努力一步步走上了更高的位置。许世友对自己的儿子,在部队里的表现一向是非常满意的,许建军也是当时最令许世友骄傲的孩子。

许世友在军队这么多年,一直秉持着一个观点,就是战士们只有严格遵守军纪军规,才能成为一个强军,才能造福百姓、利国利民,军纪军规就是一个军人的底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可能也就是为什么许世友听到许建军违反军纪军规后那么生气的原因。许建军是许世友最为看好的一个孩子,自己为这个孩子倾注了大量的心血,许世友没想过在自己面前这样乖巧的孩子,会在背地里违背军纪国法,甚至还严重影响了国家安全。

这些话对于许世友来说无异于晴天霹雳,当聂凤智说出许建军被控制起来后,许世友挫败之余,不禁又有些怀疑,自己的孩子真的会做出危害国家的事情?

当时许世友拍着桌子让聂凤智不用看自己的面子,直接枪毙许建军时,聂凤智也被吓到了,连忙拉住许世友,让许世友平稳一下心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后聂凤智告诉许世友,许建军并不是被党组织抓的,是其他人。

在聂凤智心中,许建军十分踏实认真,平时十分有礼貌,虽然不苟言笑,但做事十分稳重,心思也十分纯粹。在许建军出事后,聂凤智迅速收集了一些证据,虽然有心之人的告发已经被查证了,但聂凤智却从这些证据中发现了一些异常,他知道这件事另有隐情。

可自己只能证明证据有疏漏,不能迅速推翻证据,也没有办法解救许建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了给许世友一个交代,聂凤智拍着胸口保证道:“这件事,我肯定会查个水落石出,有消息也会第一时间通知你。”

许世友冷静之后,也在思考聂凤智的话,自己的儿子自己多少了解,他不可能做出损害国家的事情,这一点他很明确。

可惜,在聂凤智那里没有调查出任何东西之前,许世友就先倒下了。事实上,从对越自卫战争开始,许世友的身体就一直不太好,那个时候,他的身边就没有离开过医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时间一晃就到了1985年10月,许世友的病情越来越重,到最后他只能躺在床上起不了身。在许世友病重的时候,所有人都前来探望,他艰难地转动着双眼,望着那些或熟悉或陌生的人们。但他的目光却没有在任何人身上停留,他在寻找着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场人都明白,许世友这么多年虽然一次都没提过自己的儿子,但心里如何能不记挂呢,他现在就是在找儿子许建军的脸,想再看他一眼。

但直到许世友离世了,都没有见到自己的儿子。许世友死后没多久,事情就水落石出了,当年的违纪事件,是有人诬告事情查清楚之后,许建军也被放了出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等许建军回家后,许世友已经离世了,在陵前,许建军哭到窒息……

许世友一生刚正不阿,为人处世光明磊落,从不滥用职权,真正做到了“一身正气,两袖清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