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经济观察报 记者 蔡越坤 一位西部地区上市公司的董秘最近很烦恼。

这家上市公司的市值小于30亿元,股价“跌跌不休”,近半年来没有接待过公募基金等机构调研。他感觉,自己所在的上市公司正在被大型投资机构“抛弃”。

在小市值公司逐渐被机构投资者冷落的同时,百亿规模基金的基金经理们,正在更多地将目光转向大盘股。

国金证券研报数据显示,百亿基金和全部主动偏股型基金对于大盘股的持仓比重,均从2021年上半年的高点连续多季度明显下行,并于2024年一季度环比大幅回升,或意味着大盘股的持仓占比开始见底回升。

尤其是随着新“国九条”政策的发布,公募基金和其他大型投资机构正在重新审视和调整他们的投资策略。

国金证券认为,当前经济基本盘扎实,国内经济稳中向好的态势稳固,无需仅聚焦于阶段性疲软部门。优质股票的判断需要关注其是否具有长期可持续的成长性。当前市场的整体估值处于长周期中很有吸引力的位置,要更加注重对长周期的把握。此外,市场整体风险偏好仍较低,更看重高分红意愿和能力的高股息资产。

逆势提升港股仓位

从不同投资市场数据变化来看,截至一季度末,百亿基金经理小幅降低股票仓位和A股仓位,但逆势提升港股仓位。

国金证券研报数据显示,一季度百亿基金经理的股票仓位为86.6%,略高于主动偏股型基金的85.1%,环比下降0.43%,而主动偏股型基金仓位下降0.71%。百亿基金经理在A股的仓位为78%,环比降低0.85%,但其在港股仓位却环比上升0.42%,且港股仓位明显高于主动偏股型基金,表明其对港股投资机会的看好。

此外,百亿基金经理的持股集中度环比明显上升,且呈现集中度总体抬升趋势。

一季度百亿基金经理前十大重仓股规模合计占比为27.5%,明显高于主动偏股型基金的20.8%,环比增加2%,也高于主动偏股型基金的1.4%。从趋势上看,百亿基金经理持股规模CR10(最大的10项之和所占的比例)总体抬升,CR20(最大的20项之和所占的比例)更是逐季连续提升,表明在经济不确定性加大和市场波动骤升的背景下,百亿基金经理更倾向于集中仓位,精选优质个股进行配置。

无论从绝对数值还是从相对占比来看,一季度百亿公募基金经理的管理规模和人数均继续下行。

国金证券研报数据显示,截至2024第一季度末,百亿基金经理的管理规模为1.51万亿元,而全部主动偏股型基金的规模为3.66万亿元,尽管百亿基金经理管理规模占比仍有41.3%,但环比下降0.7%。百亿基金经理有86人,而全部主动偏股型基金经理共有1736人,百亿基金经理人数占比为5%,环比下降0.4%。

国金证券称,从长周期视角来看,自2021年第一季度核心资产“抱团瓦解”后,百亿公募基金经理的管理规模和人数的绝对数和占比均呈现持续下行的态势,或因自2021年2月中旬至2024年第一季度,大盘风格明显跑输小盘风格,其间沪深300指数下跌近40%,而中证1000指数仅下跌不到15%。

大盘股受青睐

一季度,百亿基金经理明显偏爱大盘股,对大市值股票的持仓占比明显升高。

国金证券研报数据显示,截至2024第一季度末,百亿基金经理重仓股中1000亿元市值以上公司的市值占比为52.2%,环比提升3.9%,相比全部主动偏股型基金的大盘股占比明显高出6.6%。此外,百亿基金经理在100亿元以下、100亿-200亿元、200亿-500亿元上市公司的持仓占比分别为2.1%、7.2%和22.4%,按季环比分别下降了0.2%、1.8%和2.7%。

从行业配置静态视角来看,百亿基金经理在食品饮料行业的仓位遥遥领先于其他行业,且百亿基金经理最偏爱食品饮料行业和电力设备行业。具体来看,截至2024第一季度末,百亿基金在食品饮料行业和电力设备行业的仓位高达18.1%和13.0%,远高于全部主动偏股型基金的13.2%和10.8%;百亿基金对食品饮料行业和电力设备行业的超配比例分别高达10.8%和6.8%,同样远高于全部主动偏股型基金的5.9%和4.7%。

从近三季度的主动加减仓趋势来看,国金证券研报数据显示,一级行业中百亿基金经理加仓持续性最强的是家电,二级行业中百亿基金经理加仓持续性最强的依次为白电、工业金属、家具用品、化药,或表明百亿基金经理对家电(白电)、工业金属、家具用品、化药持续看好;一级行业中百亿基金经理减仓持续性最强的依次为计算机、非银,二级行业中百亿基金经理减仓持续性最强的依次为医疗服务、IT服务、软件开发,或表明百亿基金经理对医疗服务、计算机(IT服务、软件开发)、非银的持续谨慎。

国金证券认为,百亿基金经理前期仓位变化不大,但一季度开始明显加仓的电力设备(电池)、食饮(白酒)、轻工、有色行业,开始迅速进入百亿基金经理视野中央,或意味着其行情已开始发酵,投资机会尚存;此外,百亿基金经理持续加仓并形成趋势的家电(白电)、工业金属、家具用品、化药,应警惕行业交易拥挤度过高,并持续关注产业逻辑是否发生变化;对于百亿基金经理更偏谨慎的医药(医疗服务、生物制品)、煤炭,国金证券建议其适当规避风险,充分考虑投资的收益风险比。

从已经披露的一季度报告来看,不难发现,百亿基金经理的投资理念正在悄然发生变化。

广发基金旗下傅友兴管理的“广发稳健增长开放式基金”的2024年一季度报告显示,未来该基金将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向:经营现金流良好、具备高分红意愿和能力的高股息资产;自身竞争优势明显、受益于内循环且有望持续提升市场份额的内需类公司;产业具备全球竞争力、可通过国际化扩张实现持续增长的企业。管理人将继续深入研究行业和公司基本面,加强对投资标的的精挑细选,努力为持有人实现基金资产的稳健增值。

富国基金旗下朱少醒管理的“富国天惠精选成长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的2024年第一季度报告指出,在当前估值下,红利价值风格依然能找到较好投资机会,质量成长风格同样具备很多投资机会。富国基金并不具备精确预测市场短期趋势的可靠能力,而是把精力集中在耐心收集具有远大前景的优秀公司,等待公司自身创造价值的实现和市场情绪在未来某个时点的周期性回归。

在个股选择层面,富国基金偏好投资于具有良好“企业基因”、公司治理结构完善、管理优秀的企业。富国基金认为,此类企业更大概率能在未来为投资者创造价值。分享企业自身增长带来的资本市场收益是成长型基金获取回报的最佳途径。

在前述上市公司的董秘看来,尽管当前市场趋势显示小市值企业暂时未能吸引公募基金等大型投资机构的广泛关注,但他依然坚信主营业务聚焦在细分领域的上市公司具有不容忽视的投资潜力。因此,他觉得下半年公司还是要聚焦做好主业,以良好的业绩回馈股东,回馈投资者,增强投资者对公司的信心。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蔡越坤经济观察报记者

资本市场部资深记者
主要关注债券、信托、银行等领域的市场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