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湖南韶山来了一个步履蹒跚的老人,他拄着拐杖,拒绝了身边人的搀扶,执意自己一步一步走在韶山的小路上。他步伐坚毅,眼中不知什么时候蓄满了泪水。

负责接待的官员远远地看见这个老人,便着急上前迎接。看到老人的面貌后,在场的人都吓一跳,这张脸长得太像毛主席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原来来人是毛远耀,今年他已经95岁高龄了长得跟毛主席晚年有7分相似。他此次来都韶山,就是想再看一眼家乡,他不知道这是不是自己最后一次来到家乡,所以他坚持自己下车走走,再走走家乡的道路。

毛远耀是谁?他为什么跟毛主席长得如此相似?作为毛家子孙,他的晚年又享受了怎样的待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走上革命道路

毛远耀出生在湘潭县韶山冲翠嘉堂,那一年是1912年。1912年发生了太多的事情,辛亥革命结束、北洋政府政变,整个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毛远耀的家庭就是普通的农民家庭,家境贫困,但父亲伯父都是知识分子,在毛家私塾教过书。毛远耀的父亲是毛智珠,也是毛泽东的堂哥,曾经毛泽东还在毛家私塾读书的时候,就是毛智珠给他授课。毛远耀的祖父是毛福生,也是毛泽东的堂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毛泽覃、毛顺生、毛福生和毛主席合影

1920年,毛主席正式走上革命的道路,在这一年,毛泽建、毛泽民、毛泽覃也都跟随毛主席走上了革命的道路。同样是在这一年,在革命的号召下,在毛泽东的倡导下,湖南燃起了革命的红色烈火。

毛远耀虽然很少见到毛泽东这位堂叔,但却能时时听到关于毛泽东的故事,每次听到堂叔的事迹,他就很兴奋,同时也在心里立下了誓言,将来一定也要成为堂叔那样的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25年,中国正值军阀割据、战火连天的动荡时期。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毛泽东领导的农民运动如星火燎原,迅速点燃了整个中国农村的革命热情。

毛氏家族,作为革命的一份子,自然也毫不犹豫地投身到了这场伟大的革命之中。毛泽东席当时回到了韶山,毛远耀就总是缠在堂叔身边,听他讲外面的世界,讲革命的故事,幻想中国的未来。

听了堂叔的话,毛远耀对革命充满了渴望和热情。那些革命故事深深地烙印在他的心中,激发着他为革命献身的决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远耀的观察力和组织能力都非常出色,这使得他在短时间内就成功地组织起了一支由十几岁孩子组成的革命队伍,他们成为了这场革命中的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1926年,年仅14岁的毛远耀,经过再三请求,终于加入了共青团,并被任命为支部书记他带领着这支年轻的队伍,在敌人的严密监视下,巧妙地传递着革命的信息和任务,为革命的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

他还记得堂叔在毛震公祠的演讲,毛泽东向人民描述了一个美好的未来:“土地归人民所有,不再是地主的天下;道路通达四方,车来车往;人民吃穿不愁,孩子上学读书也不用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时台下的毛远耀,随着堂叔的话语,情绪也是越来越高涨,他大声鼓掌叫好,一脸期待的望着台上的堂叔,似乎从他的描述中看到了未来世界的样子。

1929年,正值青春年少的毛远耀踏入了毛氏宗祠的私塾,肩负起教育下一代的重任。他那时只有17岁,却怀揣着满腔热血和革命理想,与毛氏家族的孩子们分享着革命的故事。这些故事,不仅仅是对历史的叙述,更是革命精神的传承和激励。

毛远耀以他那富有感染力的讲述,让孩子们仿佛置身于革命的风雨之中,感受着革命先烈们的英勇无畏和坚定信念。他的故事,让孩子们对革命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让他们对毛主席充满了敬仰和崇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一年,毛远耀收到了一封意义非凡的信。当他打开信封,看到署名的那一刻,内心激动不已,这封信正是毛主席所写。

信中,毛主席对毛远耀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并鼓励他继续为革命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此外毛主席还表示上海的地下党组织需要十分可靠的人前去完成组织上的任务,经过深思熟虑,毛主席希望毛远耀到达上海帮助组织完成任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远耀看到这封信后二话不说,当天晚上就跟父母辞行,踏上前往上海的路,而属于他的革命之路也正式开始。

为理想奋斗一生

毛远耀最初在印刷厂担任排字员,他深知印刷对于革命事业的重要性。在那个动荡的年代,革命理论著作和抗日宣传材料是激发民众斗志、凝聚人心的重要武器。毛远耀以极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精心排版、印刷这些珍贵的文献,为党组织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31年春,毛远耀奉党中央之命,前往上海担任上海中央宣传部印刷厂印刷技术指导。上海形势较为危急,他不仅要继续印刷各类革命文献和宣传材料,还要面对国民党反动派的严密监视和打压。

这一期间,他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坚定的信念,巧妙地应对各种挑战,他不断提高印刷效率,确保革命文献能够迅速传播到广大民众手中。同时,他还积极参与地下党的工作,为革命事业的推进贡献着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两年后,上海的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随着国民党反动派对革命势力的镇压加剧,许多报社遭到查禁,毛远耀所在的印刷厂也遭受了严重打击。

为了应对日益严峻的形势,毛远耀决定改变自己的工作方式。他不再公开从事印刷事业,而是转为地下工作,白色恐怖横行,毛远耀每一天都是在刀尖上行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35年,上海地下党组织的工作点暴露,毛远耀被迫离开上海回到韶山。在这里,他继续担任教师的职务,还创办了免费的夜校,教愿意学习但是家境贫寒的百姓读书认字。

后来,毛远耀根据工作安排来到了延安,在这里的一个简朴的窑洞里,他再次见到了堂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主席见到他开心地说:“你都长这么大了?在我印象中你还是小孩子呢。”在随后的寒暄中,毛主席表示:“你这些年的工作我都有听说,你很用心,工作做得也很好,继续努力吧。”

在随后的工作中,有了毛主席的鼓励和指导,毛远耀工作完成的更加尽善尽美,那六七年间,他辗转天津、韶山、延安,进行革命宣传工作,每次都能近乎完美的完成任务。

同时,毛主席跟他说,任何时候都不要忘记读书,不要忘记提升自己。所以在延安的那段时间,他还进入了抗大学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后来,抗日战争开始了,毛远耀自告奋勇地要求到前线去。他加入八路军,浴血奋战在枪林弹雨中。他看着身边的战友们一个接着一个倒下,看着敌人的炮火凶猛地扑来,看着那片被侵占的土地变得残破,变得凋零。

在毛远耀快要支撑不住的时候,内心深处却有个声音在无声的呼唤着。革命一定会胜利,正义一定会胜利,这就是毛远耀的信念,这就是千千万万勇士的口号。

经过长期的艰苦斗争,抗日战争终于胜利了。毛远耀浑身是伤,跟着大部队去了东北。他与其他共产党员组成了土改工作组,在东北地区开展土改工作,帮助百姓翻身做自己的主人,他们的工作经验为未来中国的土改工作作出了样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回天津汇报工作的时候,毛主席还专门见了他,毛主席特意做了家乡的小菜,看到毛远耀坚毅的面庞,毛主席深叹一声:“你能平安回来,我真的很高兴,你是个优秀的革命战士。”

那天晚上,他们聊了一整晚。毛主席跟毛远耀讲现在中国的局势,毛远耀则讲述自己这些年的经历。在毛远耀准备动身离开的时候,毛主席特意唤着他:“耀儿,以后有时间了多来看看叔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后,只要有时间,毛远耀都会来看看堂叔,虽然很多时候都只是匆匆一面,但见到堂叔就总会让自己心安,让自己继续充满勇气面对前方坎坷的道路。

新中国成立后,毛远耀也没有止住前进的脚步,他先后在多个省市、多个岗位任职,从地方行政到工厂生产他都参加过一线工作,从50年代开始,他又涉足教育事业,在武汉测绘学院任党委书记,致力于为祖国培养高素质人才。

直到1987年,毛远耀才正式退休,退休后他享受的是副部级待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远耀于2006年再次返回韶山老家。当时,他95了,老眼昏花,走路一瘸一拐的。不过,他依旧不愿使用交通工具,而是执意要以自己的双腿来丈量大地。

负责迎接的工作人员见到毛远耀,也是一愣,这人长得和毛主席晚年的样子实在是太相似了。而毛远耀则是微微一笑,道:“虽然我跟毛主席有几分相似,但是我却不及他的万分之一。”

2013年,毛远耀在武汉逝世,享年101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纵观毛远耀的一生,似乎处处都有毛主席的身影。因为毛主席的影响,年轻的毛远耀毫不犹豫地投身于革命大潮中,就是因为毛主席对他的鼓励,他才能向着那一幅充满希望的未来蓝图努力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