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美:让美国害怕的不是解放军,而是中国拥有众多“天才少年”!

这两天,可能很多人想不明白,为何一位17岁的中专女生,可以在热搜连续霸榜第一,引起各大官媒纷纷报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背后传递出一个信息:中国的年轻人才越来越多了!

姜萍,一位17岁的中专女生,在全球的数学竞赛上,与众多名校的“天才少女”角逐,最终以全球第12名的高分入围。

很多人看到了表面,认为姜萍是中专生的背景,能够与全球各大名校的天才少女角逐,完美诠释了“寒门出贵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却很多人没看到,这排行榜上还有众多来自中国的名字。

我看了一下,从第1名到20名,除了几个英文名字以外,全都是来自中国的学生。

如今基于姜萍的出身,很多人把目光放在了她身上,认为她是一个“天才”,认为寒门也可以出贵子,这确实值得歌颂和赞扬。

但同样,我们也不能忽视掉榜上其他的“中国天才”们。

或许姜萍可以告诉所有人,出身低微,学历不高,但仍然可以追求历史,打破社会阶级。

但从榜上密密麻麻的中国天才来看,这就向全世界传递出一个信号:今天的中国,再也不是“人才外流”的那个中国了!

我看了一下,这段时间西方媒体传播最多的,并不是中国的那一个天才少年很厉害,而是担忧:“让美国害怕的,并不是中国的解放军,而是中国的年轻人才越来越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甚至英国媒体《经济学人》直言:全球顶尖的植物生物学和人工智能到超导物理学两大领域,高引用概论文数和自然指数,中国都走在了最前列。

中国每年在这两大领域发表的论文数量,超过了美国和欧洲的总量!

我看了一下,2003的美国在这领域发布的论文是中国的20倍。

2013年,美国在这领域发表的论文是中国的4倍。

2023年,中国发表的论文,超过了美国和整个欧盟……

而且西方专家分析,从中国的大学科研产出来看,目前中国有6所大学或者机构进入了全球前十。

目前全球有14个主要科学学科中,中国有8个是处于领先的。

在材料科学、工程、化工等领域,中国占据了主导地位,甚至有80%的高影响力论文,都是来自中国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啊,西方媒体才会感慨万千。

如果当初美国不是对中国封锁打压,是不是就不会逼迫中国彻底踏上这条“自主研发”的道路?

事实上,西方的研究只是冰山一角。

我看了一下数据,从2000年开始至今,我国在人才的培养、科技的研发就从未停歇过!

相反,美国从2000年开始就进入了缓慢发展,甚至慢慢来到了停滞的状态。

这可不是空穴来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你会发现越来越多的美籍华人科学家不断回国发展,不断有美国的科学家离开了美国。

2020年,中国大学授予的工程学位,是美国的7倍有多!

这也是为何牛津大学马金森指出:美国对中国的封锁和限制是非常不明智的,至少从目前来看,中国的科研发展没有受到任何影响,反而在不断突破美西方的垄断。

所以啊,回过头来,今天姜萍连续登上了各大社交平台的热榜确实让我没想到。

毕竟在今天这个互联网时代,过分去捧一位学子并不是好事情。

更不应该到处讨论她最后会被哪所高校录取,哪所高校会破例录取……

相反,我们应该做的,是歌颂姜萍“天才少女”背后所呈现出来的大环境。

难道排行榜上其他的中国学子就不知道的歌颂,不值得表扬了吗?

所以啊,外国人看事情永远比我们中国人看的透彻。

通过姜萍这位“天才少年”的背后,外国人都已经嗅到了危机感,看到了中国在人才培养方面是下了真功夫。

但我们国人呢?

还停留在“娱乐至死”的思维里,还在拿着一位学子到处蹭流量,大肆搞热点,这一方面真的不太可取。

最后,也呼吁一下大家不要再把过多的精力放在姜萍身上,毕竟一个17岁的孩子,可能承受不住这么大的关注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看看当年的韦东奕,在网上爆火后,给他现实生活带来了多少的不变?不少人特意去蹲他,蹭流量。甚至有人在网上试图挖他的“黑料”……

还是那句话,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千万不能有点成绩就可以沾沾自喜,我们与美国的差距,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今天我们要做的,不仅仅是在教育上追赶,在舆论,在思想都要有所提升。

正如网友所说的:“等我们看到火箭升天的时候,指挥大厅坐的都是年轻人。”那就真的是少年强,则国强了。

到那个时候我们再肆意吹捧,歌颂“个人英雄主义”也不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