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的世界政坛可谓是风云变幻,那边俄乌和巴以打得依然是风生水起,这边欧洲内部却出现了大乱子。

5月底,在前往德国访问的时候,法国总统马克龙当众声称:欧盟可能将要面临“崩溃”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话一出,顿时引起了全球各国的共同瞩目。

时隔半个多月之后,人们发现,马克龙似乎要“一语成谶”,因为整个欧洲的“极右翼”政党都开始起势了,欧洲逐渐呈现出又一次陷入“右转”的危机当中。

如此看来,似乎我们正在见证一段历史的发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摆脱美国控制

从2017年上任法国总统的职位后,马克龙一直就奉行着推动欧洲走向“完全独立”的道路上。

这是为了帮助欧洲,摆脱过去几十年来,来自于美国的控制,解除掉捆绑在身上的绳索,能够完全“独立自主”地做出一些关键的战略决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比如在俄乌冲突和对华“贸易战”当中,欧洲就始终被美国所胁迫着站队,深入干涉到这两项国际战略冲突之中。

在俄乌冲突上,欧洲因为向乌克兰输送大量的军事援助,并且还派遣了一定数量的雇佣兵直接下场参战,结果就导致了在能源和粮食输送方面与俄罗斯彻底断链,这让欧罗巴大陆在近两年面临“饥寒交迫”的窘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在与中国的“贸易战”里,欧盟被美国所捆绑,不断在半导体、新能源、互联网通信方面对中国实施禁令、增加关税,结果让双方之间的贸易量大幅下降。

作为最大的贸易合作伙伴之一,与中国的贸易关系下滑导致欧洲许多产业都陷入了僵局,而反观中国,却依靠着雄厚的自主研发能力和关键的经贸战略转移,成功避免了西方世界的经济打击,并且还实现了“逆流增长”的发展现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此一来,欧盟算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在这种情况下,尽快摆脱美国的束缚,做出自己的战略决策,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在过去两年多的时间里,马克龙一边拉拢德国,在欧洲内部渲染“独立”氛围,一边加强与中国的联系,试图在“另一种道路”上,推动欧洲发展。

然而,尽管马克龙招数尽出,可最近一段时间发生的事情,似乎仍然预示着他所做出的一切,还是要“成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马克龙的担忧

5月23日,G7财长会议在意大利召开。

而根据美国财长耶伦在会议召开的前一天继续煽动的“中国威胁论”可以看出,此次会议的主题,仍旧是基于“产能过剩”这一理由上,对中国新能源发展实施打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对于欧盟来说,这个时候正是拉紧与中国之间的关系,提升战略发展速度的关键时刻,对于美国的再次胁迫,德法两国立刻站了出来表示了反对。

法国经济、财政及工业、数字主权部长勒梅尔表示:要避免与“法国的经济伙伴”中国发生任何形式的贸易争端,“因为这不符合美国的利益、不符合中国的利益、不符合欧洲的利益,也不符合世界上任何国家的利益。”
而德国财政部长林德纳也认为,贸易争端只有输家,不可能有赢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虽然德法两国联合站出来反对美国的这一做法,可奈何胳膊拧不过大腿,在其他国家全部认可这一方案之后,德法两国也只能选择跟随其中。

从这一事件就可以看出,虽然德法两国在极力推动着欧洲“独立”,但是按照目前的趋势,美国的控制力仍然难以消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除了这点之外,在欧洲内部,最近也逐渐出现了一股十分强大的力量,让马克龙感到深深的担忧。

当地时间5月26日,在前往德国与德国总统施泰因迈尔完成会晤之后,马克龙在公开发言中声称:在内外“敌人”的威胁下,欧盟可能会“消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马克龙口中的“内部敌人”,就是最近一段时间迅速崛起的“民族主义”和“极右翼”分子。

而根据最近两天所展现的欧洲议会选举结果来看,马克龙的这份担忧,似乎并非是空穴来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欧洲集体“右转”

在刚刚结束的“欧洲议会”选举当中,欧洲内部的“极右翼”政党迎来了“历史性胜利”。

根据最终的选举结果展示:极右翼党团席位有着明显增加,而中左翼和自由派政党议席则大幅减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按照国家来看,法国的极右翼党派“国民联盟”以2倍的票数,彻底碾压了马克龙的执政党,导致马克龙在上任七年来收获最大“惨败”。

而另一个欧盟“领导者”德国,其总理朔尔茨所代表的“社民党”,同样在反对派“联盟党”和极右翼政党“德国选择党”的联合夹击下迅速滑落,仅仅排在第三的位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此之外,比利时、意大利、奥地利、荷兰、西班牙等国家,也都面临着极为相似的情况。

如此看来,欧洲议会彻底被“极右翼”党派所把控,已经成为了既定的事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欧洲议会在国际舞台中,并没有什么实际性的权力,但是从此次投票趋势来看,整个欧洲的政坛,已经是难以避免“向右转”的大趋势。

这似乎也代表着,在过去欧洲陷入发展迟缓、矛盾加剧的糟糕环境中,民众已经逐渐对“左翼”和中间党派失去了信心,想要重新扶持“右翼团体”走上历史舞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样一来,马克龙和德国一直所推行的“欧洲独立”,似乎也将要走向失败的结局。

而在欧洲集体“右转”的大背景下,国际格局又将在未来发生出什么样的变化,还需要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