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自古以来便是文人墨客心中的“诗与远方”,江南文人生活是一种追求精神自由和心灵寄托的生活方式。

近日,“明德惟馨——江南文人生活主题展”在上海普陀区文化馆一楼城市创艺空间举行。展览以江南为背景,借用“书、画、琴、香、花、石、茶”等传统文化元素,通过一系列珍贵的文物、书画、器具等展品,还原文人的生活环境与日常情态,在品茗论道、抚琴听曲、赏花焚香、吟诗作画中,体现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的追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展览现场

据悉,展览分为“烟霞清供”“茶熟香温”“太古遗音”“石上眠云”四个板块,通过“闻香味”“品茶韵”“听古音”“赏雅石”的方式,沉浸式感受江南文人生活文化,感受江南生活美学。除四个板块所展示的器物外,主题性书画以及插花作品从头至尾贯穿整个展览空间,平面书画作品与立体器物交相呼应,打造丰富的展览空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展览现场,观众的闻香体验

展览以“烟霞清供”为始,中华香文化历史悠久,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有着四千多年历史良渚时期的上海福泉山遗址曾出土了陶制的焚香炉具;宋元以来江南地区的香事文化日益兴盛;元末明初陶宗仪著有《墨娥小录香谱》;明代华亭人宋诩《竹屿山房杂部》记载了上海地区的家族司香制香技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展览现场

此次展览邀请上海文人香事非遗传承主体清禄书院,以“烟霞清供”为主题“描绘”了以香味传承的江南文化,多角度展示了传统香文化的魅力。展览中除香器、香材、古籍等展示外,还设有香案以及闻香装置,用香韵来传递和传承江南文化。为现今忙碌紧张的社会生活增添闲雅宁静的心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展览现场

焚香品茗.自古有之。茶,起源于中国,传说神农时代,古人已经认识并使用茶。中国最早的茶树根出土于江南,在浙江余姚田螺山遗址。自汉代以来,关于茶的认知和制备方法日趋多样,逐步成熟;唐代陆羽著《茶经》后,饮茶、品茶逐步规范化,从做茶、择器、选泉都各有标准;宋代点茶,茶器更为精美;明代以后做茶方式由饼茶转为散茶,茶具及饮茶方式有了更大变化。

江南多产绿茶,泡茶时典雅精致,茶具配置更加丰富多样,尤为彰显文人情趣。中国文人多讲究“美食美器”,茶席之间多有雅趣,挂书画、清供插花、赏石、雅玩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展览现场

在展览中,展出有清代凉炉、沙铫。虽然是民俗之作却也有“扫雪”“玉书煨”的雅称,小小的茶盅有“夜半钟声到客船”的纹饰,其他如盏托、茶叶罐等等更是瓷、锡、木、紫砂无不各显风流,也可见文人茶事的趣味所在。茶圣陆羽云:“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将喝茶首次上升到了精神层面,文人喝茶,不一定只是喝一口茶,它是一种静雅修身的生活方式,更是一种文化体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展览现场

《左传》上说:“君子之近琴瑟,以仪节也,非慆心也。”古琴艺术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据有关文献记载的历史已有四千多年。古琴除了用于郊庙祭祀、典礼等的雅乐演奏外,还与“诗、书、画”合为文人雅士修身养性的工具。自古以来,古琴就超越了音乐的意义,成为中国文化和理想人格的象征。从孔子抚琴讲学到伯牙子期的“高山流水”,从“竹林七贤”的琴啸相谐到李白、白居易的琴诗,苏东坡的“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都体现了古琴在历代文人生活中的重要地位,是文人雅士高洁、脱俗生活的真实写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展览现场

在江南地区,这种联系尤为紧密。江南文人以诗性审美的眼光审视世界,追求性灵的精神境界和闲适的生活方式,而古琴正是他们表达这种追求的重要工具。此次展出上海斫琴师作品10件,通过不同形制、不同工艺的古琴呈现,借物寄托志向,传承古琴文化,为观众展示古琴背后深厚的传统文化和哲学思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展览现场

除了焚香、品茗、古琴外,赏石是文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自唐以来,文人雅士皆有赏石的雅好。尤其在江南地区,文人雅士将赏石作为一种生活艺术和精神追求。古人云:“山无石不奇,水无石不清,园无石不秀,室无石不雅。赏石清心,赏石怡人,赏石益智,赏石陶情,赏石长寿。” 可见“石”在中国人心中的赏趣地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展览现场

赏石文化源远流长,自唐以来,文人雅士皆有赏石的雅好。尤其在江南地区,文人雅士将赏石作为一种生活艺术和精神追求。从哲学层面看,它是古代文人构建的“天人合一”的传统文化,是“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山水文化精神的延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展览现场

在展览中,赏石空间以中国古代四大名石“太湖石”“灵璧石”“昆石”和“英石”为主,通过展现“皱、瘦、漏、透”古典赏石的标准为观者呈现石之风雅。在江南文人看来,赏石可以陶冶情操,增强人文素质,成为他们精神家园和慰藉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展览现场

展览不仅是对古代江南文人生活的一种回顾与传承,更是对现代生活的一种启示。江南的生活美学,不仅仅是一种外在的表现形式,更是一种内在的精神追求——它倡导的是一种优雅、从容、自然的生活方式,一种与自然和谐共生、与文化相互交融的生活态度。它提醒我们,在忙碌的当代社会中,仍可以追求一种优雅、从容、自然的生活方式,让心灵得到真正的滋养。

主办方希望通过这次展览,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江南文人的生活美学,感受那份独特的文化魅力。让我们在欣赏江南美景的同时,也能够感受到那份独特的生活美学所带来的心灵震撼与启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观众对茶器产生兴趣

注:展览由上海市普陀区文化和旅游局主办,普陀区文化馆承办,展览将持续至7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