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0日,是乌克兰军队截至目前损失最惨重的一天。

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报道,俄国防部发布例行公告称,在对乌“特别军事行动”中首次一天内打死打伤2155名乌军(不可恢复战斗能力者),创造了开战以来的“新纪录”。事实证明,自去年年中,乌军在扎波罗热和顿涅茨克地区发动大规模反攻以来,乌克兰军队平均每天损失1000至1500人的数字,正在从量变积累到质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乌军正在进行战术训练,人越打越少该怎么办?)

快速的人员消耗导致乌军基层部队的作战素养迅速下降,部队出现哗变、投降和拒绝执行命令的事件屡见不鲜。在俄乌双方的地面消耗战当中,俄军通过“零敲碎打、左突右冲、积小胜为大胜”,正逐渐实现其所谓“去军事化”目标。

值得注意的是,俄军在战场上不断改善自己的战术,从“战场上学习战争”,通过大量试错和微调来不断适应当前“静态消耗战”的新挑战,而反观乌军一方,除去依靠西方武器和信息战优势之外,没有在战术上及时作出新调整、拿出新措施,致使其防御态势越来越被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尽管美国军援到位,但个别战场上乌军依旧缺乏炮弹)

通过观察,我们发现俄罗斯军队更新了他们的“地面推进战术”,特别是对分散在田野和平原树林带防线上的乌军步兵分队,俄军采用“赶羊战术”,通过从乌军阵地两侧实施包围,迫使乌军步兵分队不得不乘车,向其身后的部队集结点撤退。此时,俄军FPV无人机和炮兵会对撤退过程中的乌军车辆实施猎杀,那些躲开无人机猎杀的乌军则被压缩在村庄或城镇内,俄军随后会发射“伊斯坎德尔”M导弹、或者发动空袭对其实施精确杀伤,从而达到聚而歼之的目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多岑科解释到,“乌克兰军队中负责填线的步兵分队根本得不到后方炮兵支援,所以乌军只能在战壕内等待俄军靠近后才能发动反击,结果他们组织的环形防御,反而被俄军快速穿插所包围,乌军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被各个击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