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金小姐和戏子的爱情在中国的历史和人们饭后闲谈的故事中都是一个悲凄的存在,地位身份的相差悬殊和父母,情敌的争相抢夺阻止是他们爱情之间最大的羁绊。

民国的大家闺秀张元和不顾一切地和顾传玠在一起,连接他们之间爱情的是跨越世俗眼光的勇气,也是中国文化之一——昆曲,所蕴含的奇妙力量。

游园惊梦

1980年的时候,远在台湾的张家两位小姐,以高龄出演了经典昆曲曲目——《牡丹亭》,此时张元和的丈夫顾传玠早已经去世多年,他们二人的爱情故事也起源于这一昆曲。

站在台上的张元和,脸上的皱纹早已经被厚厚的脂粉所掩盖,她嘴里唱着:“功名富贵笑谈中,回首一场春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少时的张元和和妹妹

回顾她曲折而又浪漫的爱情历史,仿佛是一场大梦惊艳了人生所有的岁月。

年轻时候的张元和和家中的另外三位姐妹并称为“合肥四小姐”,是仅次于宋美龄三姐妹的民国时期的大家闺秀。

她们不仅容貌美丽外表秀慧中,家里的父亲更是言传身教,还请来了许多文学、戏剧、书法大师来教导小姐们。

张元和的父亲希望自己的儿女们能够有快乐健康的生活方式。

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发现家中的女儿在闲来无事的时候,喜欢在家中打牌或者掷骰子,为了纠正女儿们的习惯,就让妻子带着张元和她们去戏馆听昆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昆曲的悠扬婉转和细致动人,俘获了她们的心,更让张元和深深地爱上了戏曲,从此以后她这一生都和昆曲有着牵连。

十岁的时候,张元和一家人搬家来到了苏州,由于张家的女儿和妻子都喜爱并且擅长唱昆曲,于是张家四姐妹的父亲张武龄为女儿们请来了第一个昆曲教师——苏州昆班全福班的老演员尤彩云。

依呀呀的唱腔从张元和家中的宅子里传来,伴随她度过了整个少女时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人生如戏

随着时光的流逝,张元和渐渐长大,早已经不再是当初那个懵懵懂懂的少女,不过唯一不变的,是她对昆曲的执着。在苏州的时候,张元和曾经听说过顾传玠的美名。

据说这位从小就钻研戏曲的戏子长得眉清目秀,神态优美,虽然是一位男子,但是站在舞台上却比女子还要华贵。

他高亢清脆的声音演绎了无数台质量极高的昆曲,但凡是顾传玠上台,必会博得满堂喝彩。

那时候的张元和还是一位对昆曲十分痴迷的普通粉丝,她也曾经远远观望过顾传玠在台上的身姿和风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演过《吟诗》中的李太白,无论是酒醉后的脱靴,还是醉后的呓语,神态出尘,入木三分,顾传玠无论饰演什么样的形象,都能够深入人心。

渐渐地,这位普通的戏子,在张元和的心中有了不可替代的地位。

只可惜在1931年的时候,顾传玠就不在唱戏,他退隐舞台,还给自己改名为顾志成,希望自己有志者事竟成,能够为中国文化和中国革命贡献力量。

张元和也已经不再是只顾着听戏的少女,她也有了自己的学业责任和使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元和还在乐益女中读书的时候认识了一位闺蜜,名字叫凌海霞,她和张元和并不是同一年纪的人,张元和不过还是二八年华的青春少女,但是凌海霞却早就过了不惑之年。

但是张元和的活泼开朗和热情大方,依然深深地吸引着凌海霞。她主动地结交张元和,并且她们在短时间内就培养出了深厚的友情。

那时的张元和只是觉得这是姐妹情深,却没有想到,这份友谊后来给她带来了一生的伤痛。

张元和和凌海霞交好的事情很快就在学校里传得沸沸扬扬,人尽皆知。张元和的继母是这所中学的校长,她渐渐意识到了这件事情似乎有些不对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于是她偷偷找到了张元和询问:“你和我们学校的凌海霞老师是什么关系?”

叛逆的张元和并不满意母亲对她的质问,于是开口说:“当然是朋友。”

但是张元和的继母却不这样认为,她觉得这样的友情太容易让人诟病,于是就辞退了凌海霞。

张元和面对母亲的做法心生不满,于是在毕业后并没有留到自己的中学任教,而是来到了凌海霞自己所办的学校中担任老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元和 凌海霞(站立)

张元和却没有想到,和凌海霞有了更深层次的接触之后才发现,她对男性有着一种天生的敌意,并且对自己有极强的控制欲,这意味以后的悲剧埋下悲剧。

她总是以一种过来人的姿态对张元和和说:“男人不靠谱,男人是不可以相信的。”

甚至还对张元和说:“你可不可以不要和男性交往,一定要和男性保持距离,因为男人根本就不可以相信。”

这一系列过激的言论让张元和的内心感到十分不舒服,但是她心中顾及着二人的友谊,表面上没有说什么,实际上根本就不把凌海霞的警告放在心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元和(左一)

张元和和另外一个大学的三位女同学都十分喜欢昆曲,正是放肆任性的年龄,于是就冒冒失失地写了一封信给顾传玠,希望他可以去大世界出演《拾画叫画》。

本来只是几位同学的冒险之举,稍加思索就觉得这样的方式有点不礼貌,不过这封信集思广益,开头的信还格外文气:“叨在同好,念在同谊……”

顾传玠只是没有想到,开头如此冠冕堂皇的信件,却只是为了邀请他去大世界演出。

或许是几位同学的幼稚和真挚打动了顾传玠,几天之后,他居然真的亲自回信,并且答应了她们的要求。

张元和和几位同学高兴得语无伦次,但是心中又有些隐隐的后怕,毕竟这个世道并不太平,还有许多流氓借着这些机会欺负女同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对于探视的渴望远远盖过了她们内心的害怕,张元和一行人特意找了几个男同学当自己的保镖,浩浩荡荡地来到大世界。

后来张元和回忆的时候说道:“那时候的自己是多么的勇敢,多么的鲁莽。不过这样的岁月,总是让人怀念。”

来到了大世界,张元和再一次见到了那位,让人只需要看一眼就永远无法忘怀的戏子顾传玠。

当顾传玠走到舞台上的时候,几乎所有的人都屏气凝神,几乎是经过了千锤百炼的姿态,仿佛似玉落珠盘一样的声音,让所有的人都沉浸其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拾画遗画》只是一部写在纸上的剧本,但是顾传玠的一颦一笑都好像是柳梦梅的再世。

张元和听到了这样的恐惧,内心久久无法忘怀,她爱上了这出戏,也记住了顾传玠。从此以后,每逢周六周天,她都会和自己的同学去戏馆为顾传玠捧场。

只是后来,顾传玠隐退改名,二人有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了交集。

1936年的时候,张元和再也受不了闺蜜凌海霞对自己接近病态的关心和束缚,她不愿意就这样失去一位朋友,也不愿意就此得罪她,只好单方面的提出了辞职,离开了凌海霞的学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后来她参加了一场火灾演练会,在这里居然遇到了早已经隐退多年的顾传玠,张元和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和顾传玠互相留下了联系方式。

已经从戏台上离开多年的顾传玠,在儒商严惠宇的资助下弃伶求学,八年后出任上海大东烟草公司副经理,他已经不是当初那位惊艳绝伦的戏子,而是新时代的商业弄潮儿。

1939年,张元和和顾传玠和婚了,他们的喜讯一传出来就让中国所有的媒体都为之轰动。

叶圣陶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九如巷张家的四个才女,谁娶了她们都会幸福一辈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么媒体都十分好奇,是何方神圣能够迎娶张家的小姐。

倒是知名度十分高的《申报》上看到了张元和和顾传玠的结婚相片,大家说才明白,原来迎娶张小姐芳心的居然是一位戏子。

虽然新的改革之风已经在社会上蔓延,但是在大多数人的心目中,唱戏的戏子依然是一个十分低贱的职位。

一时间大家都在说,张小姐的婚姻“女大男小”,太不平衡,恐怕以后很难长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社会上的舆论倒是没有对这对夫妻产生太大的影响,毕竟后来顾传玠也用自己的能力证明了自己并非等闲之辈。

张元和和顾传玠恩爱非常,兴趣相投,他们经常一同穿着戏服,站在戏台上,唱着汤显祖的《牡丹亭》。有了顾传玠的言传身教,张元和也对昆曲有了不一样的认识。

此时此刻,中国社会局势动荡不安。但是这丝毫不影响,张元和和顾传玠继续留在中国,传扬中国的昆曲文化。

他们不仅在台上一同演戏,台下也积极地和戏友们讨论着昆曲的精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顾传玠甚至从自己多年的演戏经验,和与人相处中总结了八条如:“尊崇人”、“掩人之短、阐人之长”、“以他人意见当作自己意见来考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