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雪华

日前,人社部印发通知,要求加大银发经济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力度,将银发经济领域重点企业纳入用工服务保障范围。数据显示,我国60岁以上的人口已经超过2.8亿,占总人口的比例逐年上升,人口老龄化已成为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在此背景下,大力发展银发经济,不仅能有效应对老龄化挑战、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还能为扩大内需、推动经济增长注入新活力。

银发经济潜力巨大,但要成为“朝阳产业”,还需进一步激活“人才引擎”。面对老龄化加速和老年人多元化、专业化的养老需求,我国在银发经济领域面临着技术技能人才短缺、流动性大、技能水平参差不齐等问题,这些挑战严重制约了银发经济的长远发展。因此,在推动银发经济“腾飞”的过程中,必须加大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力度,补齐短板、强化优势,为“夕阳红”的美好未来培育更多充满活力的专业人才,让银发经济成为真正的“长红”产业。

夯基石,打好人才供给“支撑牌”。要发挥院校培养银发经济技术技能人才主渠道作用,构建以职业教育为主导,贯通应用型本科、普通本科及研究生教育的多层次培养体系。引导技工院校适时优化调整专业设置,加强涉老专业产教融合,着力培育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银发经济技术技能人才队伍,实现人才供给与产业需求的精准对接。

强技能,打好人才培养“基础牌”。开展养老护理职业技能培训,实施职业技能的递进式培养。倡导以评促学、以赛促学,推动企业自主评价技能人才,激发技能人才学习热情,鼓励他们持续更新知识技能,提升个人素质和服务水平。支持各类专业技术工作人员参与职业资格认证与职称评定,并在职业技能大赛中设立养老护理专项竞赛。通过实施多维度的培训体系、激励学习机制及技能评价措施,不断提升技能人才服务质效,为银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优环境,打好引才留才“关键牌”。在银发经济领域,技术技能人才往往面临着薪酬偏低与工作负担沉重的双重压力,且社会认可度低,工作成就感缺失,这些因素共同加剧了养老服务人才流失的现象。要进一步加强银发经济企业用工服务保障,落实银发经济企业吸纳就业政策,强化银发经济领域岗位认同,加强企业用工指导,鼓励企业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提升薪酬待遇,全面营造拴心留人的环境条件,让更多年轻有活力的专业人才“引得来,留得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