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进一步规范电动自行车充电管理,泗泾镇全力推进住宅小区电动自行车充电桩加装工作,通过建管并举,减少私拉乱扯“飞线充电”、入楼入户充电等现象,消除安全隐患。

尚樱苑小区原有4处充电区域,均设在地下空间。原先,居民要将电动自行车推行至地下车库进行充电,对于腿脚不便的老年人较为不便。为此,该小区所在的新凯六村居委会与物业共同勘察、重新规划,引入第三方公司,整合小区现有空间,新建4处便民充电车桩,共含50个充电端口,还增设了消防安全设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之前充电桩离得远,有居民为图方便将电动自行车推进楼道里充电。”居民刘先生说,通过社区的一系列措施,现在居民不仅可以在“家门口”充电,小区内停车也更加规范有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样有电动自行车停放和充电困扰的还有迪家苑小区。该小区非机动车地下车库内配备了充电桩,但由于车库进出通道坡度较陡,充电桩数量有限,给居民日常通行造成不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迪家苑小区所在的景港居委会积极与物业协商,提出在小区内建造充电车棚并安装充电桩。经过广泛征询,获得了居民的支持。在设施选址阶段,考虑到居民的充电需求,居委会秉持“安全第一、方便居民、减小影响”的原则,确定4处新增车棚点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经过一个月的施工,4处非机动车棚全部投入使用,新增250余个停放车位和40个充电端口。“新车棚整洁又方便,充电也便宜,再也不用把车推到地下车库了,省心多了。”居民李女士说道。

供稿:泗泾镇分中心

编辑:周正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