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等来了炮击金门的时机

1958年7月15日,中南海,秘书闯进了毛泽东的办公室。

“主席,美国出兵黎巴嫩了。”

正在伏案批示文件的毛泽东,缓缓地抬起头说道:“我们在金门也是时候动一动咯。”

于是,一次即将震惊世界的大规模炮击,从此刻悄悄地开始了萌芽。

伏案工作的毛泽东

后来者在描述炮击金门事件时,总是孤立地把它看到是一项军事行动。其实,在中共中央的战略决策里,炮击金门更重要的是一项政治活动、外交行动、宣传行动。也正是因为这其中糅合了多重意义,所以毛泽东自始至终亲自筹划并直接指挥了这次活动。

当时,打击美国对台湾的侵略、惩罚国民党军骚扰和支援中东人民进行反美斗争这三件事,可以说是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决定炮击金门的直接原因。

金门岛与台湾岛位置示意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金门岛与台湾岛位置示意图

但是,老一辈革命家做出一项决策,并不是只有表层思考,还有更深远的谋划。1958年中苏的关系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当时因“长波电台”事件给双方的关系蒙上了一层阴影。而此时的美蒋之间也似乎出现了问题。美国想让蒋介石从大陆沿海岛屿撤走军队,固守台湾,与大陆“隔海相望、划峡而治”,蒋介石似乎对此项提议并不感冒。

1958年国内还有一项运动正在轰轰烈烈地展开,那就是以“超英赶美”为目标的“大跃进”。大发展就要争取一个和平建设的环境,这与美国的态度脱离不了关系。用《共同防御条约》把蒋介石捆绑在身的美国,它的底牌是怎样的这个疑问要搞清楚。

大跃进宣传画,萝卜用两头驴都拉不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跃进宣传画,萝卜用两头驴都拉不动

这样一来,一场既需要向苏联显示中国共产党自身的独立自主态度,又可以摸底美国战略意图的军事行动就十分有必要而且紧迫起来。

所以,中东事件爆发后,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共中央才迅速作出了炮击金门的决定。

► 准备炮击

7月17日开始,紧锣密鼓的炮击准备活动有序地开始运转起来。

地面炮兵开始秘密向福建沿海地区转移,空军部队快速地转场入闽,进入福建、粤东的作战机场。驻福建部队和海空军实行了紧急调动,相应的各级指挥机构也迅速地建立起来。

大跃进宣传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跃进宣传画

察觉到解放军异象的蒋介石,命令国民党军进入戒备状态,同时在台湾、金门、马祖等地开展了军事演习,并派遣多架侦察机对大陆沿海地区进行侦侦察,妄图探明解放军的备战意图和方向。顿时,台湾海峡两岸的气氛紧张起来。

亲临金门的蒋介石 背后是49年参加金门战役的M5轻型坦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亲临金门的蒋介石 背后是49年参加金门战役的M5轻型坦克

只是由于形势的变化,原定于7月15日进行的金门炮击,被迫推迟了一个月。

► 又多了一个月的准备时间

正是因为推迟了炮击时间,炮击部队又进行了一个月的准备工作。

随着地面炮兵的集结和展开,炮兵对金门炮击的所有目标进行了交叉测量、观察,并一一在作战图上进行了详细的标注。随着空军的紧急战斗转场、海军舰队和岸炮部队的入闽部署的完成,一份完整而又详细的炮兵、空军、海军协同作战方案制定完成。所有的一切作战准备完成就绪。

金门岛上面向大陆的国民党宣传标语

空军以逐步推进的方式完成转场入闽。7月27日,在福建的几个机场已抢修完毕后,第一批转场战机顺利进驻连城、汕头机场。幸运的是,台风带来的连天阴雨让国民党空军未发现人民解放军的入闽行动。随后空军逐步向漳州及沿海机场推进,8月13日进驻龙田机场。至此,空军完成了第一线机场的转场任务。

7月29日,4架国民党空军的F—84战斗机进入闽粤边界的南澳岛地区,遭到解放军空军4架米格17歼击机的拦截,当场被击落2架,击伤1架,解放军空军无一损失,从而创造了空战中3:0的战绩。这一仗,揭开了福建上空争夺制空权的战斗序幕。

欢呼三比零空战胜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欢呼三比零空战胜利

这场争夺制空权的空战持续了半个多月,国民党空军损失50余架飞机,大约占其飞机总数的四分之一。经过激战,除了伺机侦察外,国民党空军一般再也不敢轻易进入福建上空。至此,福建及沿海区域的制空权已牢牢地掌控在解放军手中,双方空战的交锋线由福建内地移至台湾海峡上空。

8月上旬,外地入闽三个师的炮兵与原来部署在福建的炮兵全部进入了预定阵地。从角尾到厦门、大嶝、小嶝,到泉州湾的围头,炮兵阵地呈半圆形展开,长达30多公里。如此以来,大、小金门岛及其所有港口、海面均被解放军的远程火炮所覆盖。

万事俱备,只等待毛泽东的命令。

► 炮击金门的命令下来了

8月20日,毛泽东正式决定:立即集中力量,对金门岛国民党军予以突然猛烈的打击,把它封锁起来。

在金门岛查看地形的美国军人

8月21日,毛泽东从北戴河正式给福建的前线部队下达命令:23日开始对大、小金门岛实施大规模炮击,重点打击目标为国民党军指挥机关、炮兵阵地、雷达站和停泊在料罗湾码头的国民党军舰。同时要求前线炮兵,先打上三天,走好第一步,然后看看台湾当局的反应后,再决定下一步的行动。

当日晚,解放军炮3师、第28军和第31军所属各炮兵团、福建省军区和第20军所属炮兵共36个营,连同海军的6个海岸炮兵连,共计459门火炮已隐敝进入炮击阵地,至23日拂晓完成了射击准备。同时,由高射炮兵6个团加5个营组成的2个高炮群也进入阵地,担负起对厦门、莲河这两个炮兵群的对空掩护任务。

高炮阵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高炮阵地

时间来到了8月23日17时50分,随着一声“开始射击”的命令,一串串红色的信号弹在沿海上空冉冉升起,瞬间2600余发炮弹从不同方向砸向金门北太武山的国民党军阵地之上。金门岛立即陷入了一片烟雾和火海之中,丝毫没有准备的国民党军亚麻呆住了。

► 慌乱的国民党军

当天正好是星期六,炮击开始前50分钟,金门防卫总司令将岛上的军官召集起来,名义上是聚餐犒赏,实际上是听所谓的“国防部长”俞大维训话。参加聚餐的人,除了一些副司令官、副参谋长外,还有随俞大维来金门的华金祥、汪贯一,陪刚到任的张锦锟师报到的龚厉昭,其余便是金门防务部各处处长,总共20多人。

炮击金门的隐蔽阵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炮击金门的隐蔽阵地

从1949年金门登陆战以来,到现在九年的时间,金门岛上炮击几乎没有断过,但那都是小规模的,驻岛国民党军也习惯了轰隆隆的炮声。谁会想到,狼来了喊多了,最后狼真的来了。

18时许,当解放军炮兵的第一群2600多发炮弹越过太武山顶,垂直落在餐厅外侧时,就餐的军官们全都被惊到了。

首先意识到不对劲的俞大维,眼瞅着胡琏就要走出餐厅大门,急忙大喊一声:“等一等”。

话音刚落,飞来的炮弹就在四周爆炸开来,震耳欲聋。弹片四处横飞,像天女散花一样。趴在地上的俞大维,等炮弹爆炸声渐渐小了以后,一把抓住死里逃生的胡琏,拉着手臂就走:“这里不安全,你跟我走!”。

饶是俞大维趴得快,躲得好,身上也被弹片擦伤多处而受伤流血。胡琏赶忙扶着他,两人踉踉跄跄地向安全地带撤离,奈何周围的军官被炮弹声响炸蒙了,乱作一团,慌乱中,两人被冲散了。

炮兵阵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炮兵阵地

炮弹袭来的时候,在餐厅就餐的国民党军官分成了两批。一批人很自觉、很机灵地就地掩蔽,而另外一批人不知道是被炸蒙了,还是胆太大,直接选择了往外冲。国民党空军副司令官章杰、海军副司令赵家骧,刚冲到翠谷湖与岸的桥头上,就被从天而降的炮弹击中阵亡,金防部参谋长刘明奎,也重伤倒地。

而金防部副司令官吉星文更倒霉,刚刚从外面视察回来,正向餐厅走来,还没来得及吃上一口饭,在路上走着全身暴露在炮火之下,密集的弹片毫不犹豫地往其身上招呼,重创后三天不治而亡。

炮兵阵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炮兵阵地

与吉星文的倒霉相比,就地伏卧在餐厅里的人就幸运上天了,竟然没有一个人有生命之忧。这其中,炮科出身的军长兼副司令官张国英中将倒地时,居然还抽着烟。看来,从炮科出来的人,临场的镇定能力确实远超一般人。

爆炸和浓烟也给正在阵地上巡查的副参谋长常持琇带来了深深的震撼,没有任何犹豫,他立刻溜进了防空坑道。接下来的半小时,常持琇没有作出任何举动,只是也只能听着外面没有间歇的疾风暴雨般的炮声。

坑道内,电灯全熄了,电话全断了,从坑道口传进来的,除了近处的炮声,就是远处的炮声。外面的情况,根本无法去了解。

被炮弹不断轰击的金门机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被炮弹不断轰击的金门机场

天色慢慢地暗下来,坑道里聚集的人员越来越多。胡琏刚一进防炮坑道口,就看见常持琇正在坑道内东张西望,急急忙忙把他喊过来:“俞部长在里面没?”“没有,没看到他进来”常持琇赶忙回应道。“快,快,快派人赶紧出去找人。找不到人,死也要见尸,否则无法伺候。”心急慌乱的胡琏冲身边的侍从官喊道。

十分钟后,两位宪兵扶着找到的俞大维走进了坑道,只见他额角上有轻微的伤痕,衣衫不整,显得极为狼狈。

炮声稀疏以后,副司令官张国英快跑离开餐厅,进入坑道向常持琇和胡琏报告:“赵家骧阵亡,刘明奎重伤,需要赶快派人设法去抢救。”

► 耿直的美国人

突如其来的解放军第一群炮火,打了一个国民党军措手不及,打断了金门岛上所有的通信线路。联络中断,各个炮兵部队像瞎子摸象一样,无从下手作出反击。

等解放军炮击了约30分钟后,驻守在岛上的国民党炮兵第619营、691营、692营、606营、670营等才反应过来,开始先后重炮反击。19时50分,解放军炮兵阵地部分被国民党炮兵压制。双方你来我往,不过很快解放军的炮火又占了上风。

金门岛上的国军炮兵阵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金门岛上的国军炮兵阵地

从开始炮击到最终结束,这次炮击金门共持续了85分钟,而解放军炮兵的炮弹发射量达到了惊人的30000余发。

突然的炮击不但震懵了国民党守军,而且震惊了远离金门十余海里的美国军舰。当看到那一道道爆炸的火光在金门岛上闪耀时,美国军舰给胡琏发出的电报询问不是“你们需要什么支援”,而是很直白的一句话:“你们还活着吗?”

► 反应不过来的美国和蒋介石

8·23炮击金门,规模上足以媲美攻克锦州、攻击天津、上甘岭战役和金城反击战中的炮战。这一次炮战实现了毛泽东战前预定的军事和政治目标,震动了台湾和美国白宫。

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蒋介石,认为解放军将要登陆金门,并有极大可能性向台湾本岛进攻。因此,蒋介石一方面命令台北、桃园等城市实行紧急防空措施,一方面向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紧急求援:“金门形势危急,请总统阁下立即派军帮助我军防守金门岛。”

美国《LIFE》杂志拍摄的金门炮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国《LIFE》杂志拍摄的金门炮战

在华盛顿的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在得知解放军炮击金门后,也睡不着觉了。此时的他也摸不清解放军炮打金门的真实意图是什么。为了防止解放军大举渡海解放台湾,艾森豪威尔下令将地中海美军第6舰队的一半舰只调到台湾海峡和第7舰队会合,加强台湾海峡的防守力量。

如此一来,台湾海峡涌进了美军7艘航空母舰、3艘重巡洋舰、40艘驱逐舰。同时,美军第46巡逻航空队、第一海军陆战队航空队调防台湾,美军第一批陆战队3800人登陆台湾南部。

炮击金门一战,毛泽东调动了美军在中东部署的兵力,也使金门海域成为了世人关注的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