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人民检察院研发的“罪错未成年人分级干预法律监督模型”在全省检察机关予以推广应用。

研发背景 个案到类案的延伸

未检检察官在办理禅某某、周某某等三人盗窃案时发现,周某某曾在多起刑事案件中与多人交叉作案实施盗窃行为,但因未达刑事责任年龄而不追究刑事责任,被公安机关行政处罚。检察官以此为切入点,对2023年以来公安机关立案的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案件进行摸底调查,发现大部分未成年人仍处在犯罪边缘,罪错未成年人教育矫治、犯罪再预防工作刻不容缓,有必要通过大数据分析对该类群体开展针对性筛查,并开展专项监督治理。

模型构建 建议到建模的拓展

针对在校生实施违法犯罪行为,学校管理教育存在薄弱环节的问题,甘州区检察院分别向相关主管部门和学校发出社会治理检察建议,并监督整改。虽然排查整治取得一定成效,但一纸检察建议无法做到时时监管,要做好后半篇文章需要对罪错未成年人底数清、情况明,有针对性开展预防教育工作。

为此,甘州区检察院主动联系公安机关、教育行政部门调取未成年人相关数据,打通数据壁垒,建立罪错未成年人法律监督模型,筛选发现线索,开展对辖区内处于犯罪边缘的未成年人分级处遇、临界预防工作。

应用成效 从治罪到治理的跨越

模型建立以来,甘州区检察院主动开展法律监督、分级处遇工作,通过大数据分析比对,筛查罪错未成年人涉违法犯罪的次数、就学情况、监护情况、社区帮教情况,向相关学校、乡镇、街道发出社会治理检察建议。同时,立足未成年人检察职能,甘州区检察院以监督通报、工作提醒函的方式做好罪错未成年人的帮扶、救助工作,前移预防关口,有效防控未成年人罪错升级。通过模型筛选出需着重开展临界预防工作未成年人,联合公安等相关部门开展责令具结悔过、家庭教育指导等临界预防帮教工作,将符合条件的涉罪未成年人送入专门学校进行矫治教育。

下一步,甘州区检察院将持续完善和扩展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进一步发挥数字检察赋能法律监督的积极效能,着力塑造新质未检法律监督能力,在发现问题、推动治理方面持续发力,全方位守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田莉)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