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

”,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6月12日,河南发布干旱橙色预警,持续性的高温缺水环境,把田地变成烧烤架,再将庄稼水分全部烤干。在以此为代表的极端天气之下,人类生产活动大受影响。

高温、干旱洪涝灾害、海啸、强对流……2024年开年以来,多种极端天气轮番上演。有专家预测,全球大宗商品将因此涨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一预测到底会不会变成现实?我们会否迎来新一轮的经济挑战?

自从入夏以来,北半球各个国家的气象专家都在发声,预测今年夏天将成为历史上最为炎热的一个夏天。

极端恶劣的气象变化,与全球生产息息相关。在恐怖的气候环境中,农业首当其冲,大规模崩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国河南省,目前高温干旱情况已经持续10天左右,并且根据气象检测结果显示,这一情况还会持续到6月20日以后。

田地里的庄稼就像缺水的孩子,除了农民们人工灌溉之外,得不到任何一点水资源的滋养。不仅如此,刚刚灌溉的水分,在炙烤天气下很快就会蒸发干净。

庄稼被活生生烤死,农民满是沟壑的脸上,也呈现出一派绝望的神色。

农民靠天吃饭,老天爷不赏脸,他们只能眼睁睁看着庄稼减产,甚至是颗粒无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到了下半年,囤积粮食的时间段来临,市面上供应的各种粮食产品,不管是大米还是小麦面粉,数量一定会严重缩水。在需求量不变的情况下,供不应求,价格将会上涨。

虽然粮食属于生活必需品,有关部门会加强价格的宏观调控,但谷贱伤农,根本问题还是无法得到解决。

放眼北半球,目前和河南面临同样困境的地区还有不少。在这些地方,以农作物为基础的商品,价格必然上涨。

此外,再来看看能源产业。一些经济学专家预测,美国的天然气价格可能会上涨50%以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是因为,炎热的天气将会大大提升人们对空调的使用时间。在一部分欧美国家,这会直接造成能源过度消耗,从而导致能源供应出现短缺等情况,最后造成价格上涨。

和农产品一样,天然气涨价,还是因为供需关系本质上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目前世界上发生的几件大事,不管是俄乌冲突还是巴以冲突,都会一定程度上影响能源供应情况。但专家认为,它们的影响力,终究还是比不上大自然的力量。

电力市场也会出现类似的情况,电力与天然气同为能源,广泛应用于生产和生活。当天气影响人类日常状态时,可想而知,电力市场也会发生剧烈动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外,巧克力、可可豆、棉花等众多日常生活用品,收获量也会下降。

它们的数量会反映到商品价格上,比如可可豆数量减少会导致咖啡价格上涨,小麦数量减少会导致面包价格上涨。

在全球的商品交易市场上,能源和农产品一样,都属于大宗交易商品的门类。它们的需求量很大,因此单位价格上涨,会带来总价的大幅度提升。

物价上涨,货币购买力下降,通货膨胀的问题极有可能出现,并且变得更加严峻。基于这个事实,专家再次分析,认为全球经济可能会迎来新的挑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挑战难以避免,不过受影响的程度,对于世界各国而言还是有所不同。至少对于我们中国来说,在积极融入世界经济市场的同时,我们也保留着自我经济发展的能动性。

毫无疑问,美元作为西方国家的货币中心,受到的影响最大。

传统货币体系中,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美元与黄金挂钩,美国的优越性显而易见。但现在,中国已经建立了人民币结算体系,拥有一套独立的货币币值计算规则,可以与美元一定程度上脱钩。

这样一来,美联储的动静,很难快速蔓延到中国境内,相关部门也有足够的时间来应对一系列未知情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在经济上无需过分担心,但我们不得不承认,极端天气的影响还是会渗透到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

河南农民脸上的泪水让人心疼,水位线明显下降的河流湖泊让人担忧。酷暑难耐时,在空调房里辗转反侧,同样也让人十分难受。

如今愈发频繁的极端天气,像是大自然对人类若干年生产活动的回应。它在告诉人类,如果继续为了发展经济而牺牲环境消息,那么未来,我们的家园将会被自己亲手毁掉。

参考

持续高温少雨,河南16个地市达重旱等级以上 海报新闻

国际油价被全球高温“引燃”了 中国商务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