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以下简称“西安机场三期工程”)是全省民航发展的“头号工程”,也是目前西北地区投资规模最大、建筑体量最大、技术最为复杂的机场建设工程。截至5月底,工程已累计完成投资344.05亿元,占总投资的73.31%。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走进西部机场集团机场建设指挥部、西咸新区秦创原创新驱动发展(空港)工作部、西安悦翔数创科技有限公司,记录西安机场三期工程建设进展,以及一座智慧机场的创新实践。

6月5日,烈日炎炎,西安机场三期工程施工现场一派繁忙。

当今社会,航空运输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交通运输方式,更是地方经济融入区域经济、全球经济的快速通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作为西北地区最大的门户机场,三期工程建成后,可满足年旅客吞吐量83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100万吨的需求,将有力支撑“国际运输走廊”“国际航空枢纽”建设。

现场施工涉及14个指挥部内部部门、7家监理单位、14家总包单位,如何统一协作,提升管理效能?西部机场集团的解决方案是:向数字化、智能化要生产力。应用近30项数字技术,不仅让工程建设效率加倍提升,而且让机场运行更智慧。

未来,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将以更加完善的基础设施、更加快捷的空中通道、更加优质的特色服务,构建起“丝路贯通、欧美直达、五洲相连”的“空中丝绸之路”。

5月15日5时10分,一架中国东方航空公司客机从西安机场三期工程新建北二跑道起飞。1小时24分后,飞机平稳降落。这标志着新建北二跑道试飞成功。新建北二跑道长3800米、宽45米,计划今年9月正式投运。

为更加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大格局,为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和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提供有力支撑,西安机场三期工程于2013年启动立项,2020年7月破土动工,总投资469.29亿元。

“为有效缓解基础设施资源不足的问题,我们按照年旅客吞吐量83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100万吨、飞机年起降59.5万架次的目标进行设计。”西部机场集团机场建设指挥部总工办副主任石娟花说,截至5月底,工程累计完成投资344.05亿元,占总投资的73.31%。

航站区是西安机场三期工程的核心设施,直接关乎旅客的出行体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介绍,东航站楼的整体设计理念源于古都长安的城市规划格局及唐代大明宫含元殿的建筑风格,兼具古典韵味和现代气息。内部规划上,东航站楼是继北京大兴机场之后全球第二个采用双层出发、双层到达的功能流程设施,能够实现国内、国际始发旅客同层出发,不用转换楼层,大幅提升旅客的舒适度。

石娟花介绍,东航站楼前预留了3条地铁、2条铁路的引入条件。同时,东航站楼引入了机场巴士、城市公交、出租车等公共交通方式,打造立体化、零距离综合交通换乘中心,为构建高水平的空地联运一体化服务网络创造了有利条件。

“全面建成投运后,机场将形成4条跑道、4座航站楼,东、西航站区双轮驱动的发展格局,成为集多种交通方式于一体的综合交通枢纽,综合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将迎来质的飞跃。”石娟花说。

跑道是机场重要的民航设施,其建设质量决定着机场的基本安全。西安悦翔数创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悦翔数创”)的雷达探测在机场道面的数字化检测应用,为行业吹来了一股新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年以来,我们在西宁等地的2个机场开展了机场道面病害数字化无损检测,改变了道面病害探测依靠人工状态观察及二次开挖的传统方式,依靠机器狗牵引探地雷达开展全面的病害数字化探测工作,实现了机场道面检测工作的无人化、高精度检测。”悦翔数创总经理李强说。

在西安机场三期工程项目建设中,机器狗的身影随处可见。验收70万平方米的建筑空间,需要耗费大量人力。“让机器狗背着三维激光扫描设备跑一圈,后台很快就能收集到工程质量的相关数据,以辅助工程查验。与传统人工方式相比,效率提升了3倍以上。”李强说。

在西安机场三期工程建设过程中,悦翔数创构建了自主可控的数字建造运营及数字资产管理全生命周期解决方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BIM(建筑信息模型)协同管理平台上的数字化工程模型,如同‘智慧大脑’,解决了多专业同步设计和搭接难题,实现了设计的统筹优化,有利于提前发现问题,实现由‘遇见问题解决问题’到‘预判问题解决问题’的转变。”李强说,技术人员创建了近1500万平方米的建筑信息模型,指导实体工程建设的每个步骤。以东航站楼为例,工期从规划的46个月缩短至35个月。

这些宝贵的数字资产,将让“未来机场”更加智能。

“现在,我们尝试把这些建设期的档案数字化,在交付一座实体机场的同时交付一座‘数字机场’,为未来的智慧机场奠定‘数字地基’。在后期机场运营中,工作人员可以随时随地查找管道的位置、关键设备的参数等信息,实现高效精准管理。”该公司工作人员马彪说。

为激活数字资产的更多可能性,2023年8月,悦翔数创作为西部机场集团全资子公司在西咸新区空港新城注册成立。

“这是西部机场集团践行国企数字化转型的又一次实践。我们依托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坚持科技创新引领,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和场景应用探索,推动智能建造和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西部机场集团总经理杨鸥说。

数字化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可感知的。

早在文勘阶段,西安咸阳国际机场“脚下”的4600多处文化遗迹与大量珍贵文物就被悉心“存放”在机场的数字博物馆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日,西部机场集团公开招标,在西安机场三期工程中的东航站楼建设一个全新的机场博物馆。该馆总面积约6400平方米,包括核心展览区“四方馆”和文化遗产体验区。世界各地的旅客将有机会在候机时领略这片土地的厚重历史。

当数字机场遇到数字空港,能擦出什么样的火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西安机场三期工程项目建设采用的BIM技术与城市信息模型(CIM)是“新基建”和“新城建”中支持空港新城数字化转型的核心要素。目前,CIM平台已接入近300万条数据,将有效推动城市安全、城市治理、产业招商等领域数字化转型升级。

立足城市资源禀赋和功能定位,作为西部机场集团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集群项目的关键一环,悦翔数创通过西安机场三期工程的创新实践总结,以数字建造、人工智能、数字资产管理应用为主要发力方向,为空港新城临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推动“港城融合”迈上新台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与此同时,依托“临空、自贸、保税、跨境、口岸、航权”优势,空港新城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构建了以航空物流和国际快件为主的跨境电商物流模式,空运进出口贸易货值占全省总贸易额的70%以上。

“未来,我们将积极探索和打通‘港’与‘城’之间的数据要素资源流通,全面加速人流、物流、资金流等数据要素自由流动,推动机场资源、临空产业、数字设施协同发力,加快港产城深度融合发展,全面支撑城市机场向机场城市发展。”空港新城党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郭鹏表示。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