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蠡塘舟中晚眺

(明)郭谏臣

江乡过雨晚萧疏,霜染枫林锦不如。

数里烟帆渔父棹,孤村水竹野人居。

樽携绿醑时浮蚁,囊解青钱欲买鱼。

菊有黄花秋渐老,临风徒倚独踌躇。

马可·波罗曾在游记中描述苏州:“此城有桥六千……其下可行船,甚至两船可以并行”,此句虽属夸大之词,但足可见苏州水系之发达。

姑苏城内水道纵横,城外也离不开水的浸润。古城以北的元和依水而兴,缘水而美,如诗中所写蠡塘河,相传由越国范蠡所凿,旧时常有文人墨客往来于此,诗文相和。

除蠡塘河外,元和境内还拥有元和塘、平门塘、朝阳河、沈思港、洋泾河、采莲河等多条主干河。其中,元和塘对相城人来说,更是意义非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1

“元和塘”其名

元和塘,旧称常熟塘,史称“官塘”,出苏州齐门向北,流经相城区原陆慕、蠡口、渭塘等乡镇,绵延百里,直达常熟。据宋代朱长文《吴郡图经续记》记载,常熟塘“以塘行水,以泾均水,以塍御水,以埭储水”,自古就是沟通苏州南北的主要航道,千百年来滋润着这片土地,养育着这里的人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说起元和塘,就不能不提一个人——陇西人李素。据《元和塘记》记载,唐德宗年间,二十多年连年大旱,常熟塘慢慢淤塞,通行受阻,庄稼欠收,百姓怨声不绝。唐宪宗元和元年(806),李素任苏州刺史,他察看现状后,立即请奏疏凿河道。元和三年(808),疏浚工程开启,元和四年(809),疏浚工程完工,常熟塘因此改名为元和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元和”,寓意唐代安史之乱后中兴而命名的年号。元者,头也,始也,气之本也;和者,相应也,协调也。河如其名,在相城,这一系列带有“元”字、“和”字的地名中,最早的便是元和塘,并且其它所有都来源于元和塘。作为古城历史最悠久的水系之一,元和塘北通长江、南接京杭大运河,有“皇家水道”之称。“实自新析,舟楫鳞集,农商景从,春秋有施,水旱斯备”,它的疏浚,便利了交通,使得两岸商贾云集,市井繁华,苏州农业、手工业迅速发展,为古城苏州的人文交流、经济交往打开了一条通道,串联起极具特色的吴文化、水乡文化经典。

02

“元和塘”两岸

旧时,文人墨客自元和塘乘船而来,御窑金砖经元和塘北上直送北京,陆慕老街临元和塘而建……元和塘赋予了元和独特的资源优势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唐代开始,沟通南北的元和塘,不仅是重要的古航道,也孕育了沿线的城镇发展。由于明代开始,陆慕成为御窑金砖的生产基地,元和塘东边成为当年金砖的集散地,河面上打着“苏州府”灯笼、运送金砖的官船往来不断。而以元和塘为中轴线,陆慕老街也由此形成,街河并行、傍水筑宅、面街枕河,极具江南古镇之风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3年12月,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布了第一批省级考古遗址公园认定及立项项目名单,位于元和塘两侧的苏州市元和塘古窑群入选立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元和塘古窑群是宋至清延续使用的地方官窑,也是目前苏州已发现的古窑遗存中分布范围最广、延续时间最长、数量最多、面积最广、保存最完整、等级最高的窑业遗存。其烧造的陶祭器、金砖反映了苏州精湛的窑业生产技术和官窑高严的工艺标准。2023年3月,元和塘古窑遗址被确认为南宋“平江官窑”所在地。这一发现,是苏州地域文明探源工程的重要成果,对苏州江南文化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3

“元和塘”不息

水波涟涟,滋养生息。千百年来,元和塘日夜不息,流淌至今。或许,我们如今已难以想象当年“瓦屋鳞比、商舶辐辏”的盛景,但如今元和塘沿岸兴起的繁荣产业,一定令人感到欣喜。

2023年3月,苏州元和塘文化产业园区正式获评“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园区规划面积约23.3平方公里,空间布局为:一带、一轴、四片区,一带一轴互相交叉构成“T”字型,四片区与一带一轴因元和塘水系而相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依托元和塘、新开河和活力岛水系沿岸,园区充分利用文化资源和环境优势,开发活力岛等现代化的滨水文化旅游项目,将相城传统文化元素导入各个项目建设中,形成一体化、特色化的文旅产业体系。

活力岛是元和夜经济的重要阵地,作为“苏州市十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活力岛的每一次活动都备受瞩目。华灯初上之时,不管是来此尝“首店”美食,还是在活力环漫步,都是别样的惬意舒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与活力岛毗邻、位于元和塘畔的“小外滩”街区,是元和塘文化旅游产业带上一道亮丽风景,2023年以最高分获评区级精品类“美丽街区”。街区目前依托六大载体,重点发展文旅产业,已入驻殿影酒店、元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元和塘美术馆等项目,文化与旅游的携手“破圈”,为城市文化注入源源不断向上力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线通南北,往来天地间

在岁月的打磨下

元和塘流淌不息,愈加璀璨

欢迎关注今日相城视频号

(①进入视频②点击账号头像③加关注)

相城区融媒体中心出品

来源:相城高新区(元和街道)

编辑:潘喆彬

分享给更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