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老百姓在盖房上梁的时候,都要在梁上挂一些红布。要知道它的由来,还得从古时候说起。

唐朝年间,有个穷秀才进京赶考。因为家里穷雇不起书童,就自己挑着行李和书箱上了路。他夜宿晓行,风餐露宿,有一天,遇上了一场暴风雪。他肚里空空,衣裳单薄,连冻加饿,就昏倒在路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知过了多长时间,等他醒来,发现自己躺在一座古庙里,有位仙女般的姑娘正给他喂水喂饭。他挺奇怪,急忙坐起来问:“大姐,你是谁?我怎么到这里来了?”那位姑娘说:“相公,我看你又累又饿,怕冻死在雪地里,就把你搬到这儿了。”秀才听了很感激,急忙站起来施礼说:“大姐,请问尊姓大名,家住哪里?你的大恩大德我一辈子忘不了,有朝一日定当登门拜谢!”那姑娘用手指着庙前的一颗老松树,含羞地说:“相公有意,日后就到那里与我相会吧,我等着你。”话音刚落,姑娘一闪不见了。秀才感到奇怪,好好地看了看那棵老松树,这棵老松树有四五丈高,一抱多粗,树干笔直。他围着松树转了一圈儿,深深鞠了一躬,又挑着挑子上路了。

进了京城,经过殿试,秀才中了头名状元。皇帝很器重他,就留他在朝里做官,还亲自出面保媒,把一个大臣的女儿嫁给了他。从此,他高官厚禄,春风得意,早把路上那个救命的姑娘忘到脑后去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时间一年一年地过去了,等到唐玄宗李隆基继位以后,朝里大兴土木,为皇帝建造行宫。为了建造华清宫,招来了天下最有名的工匠,运来了天下最好的石料、木料,用了三年,就把宫殿建得差不多了。可是,偏偏就缺少正殿上的一条主梁,现有的木料,不是短,就是细,没有一根合适的。这可难坏了土木大臣,他不得不把这事奏明皇上,让皇上下旨,再到各地去寻找。那位状元郎听说了这件事,立即拜见皇上说:“万岁,臣进京赶考,途中路过一古庙,庙前有棵老松树,那树干又粗又直,用来当这主梁再合适不过了。”

皇上一听这话,忙命他带领人马前去伐树。他坐上了八抬大轿,一路上前呼后拥,好不威风,不几日就来到了古庙前。但见这棵树更加高大挺拔,枝叶更加繁茂了。他心里暗喜,一声令下,工匠们挥刀抡斧砍上了。砍了第一斧子,却不料从树内冒出了一股鲜红的血。人们一看惊呆了,不敢再砍,纷纷议论说:“这棵树已经成了气候,砍不得!”状元郎一心为主子效劳,哪顾得这些?下令说:“不要管这些,给我砍,这是皇上的旨意,谁敢违抗定斩不饶!”工匠们没有办法,只得动手了。大家你一斧子,我一刀,越砍血越多。松树砍倒了,鲜血也流干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工匠们砍掉了树杈,留下了主干拉回了华清宫。一量尺寸不长不短,不粗不细,一下子就放在了主梁的位置上。刚放好,忽然乌云满天,平地刮起了狂风,直刮得飞沙走石,天昏地暗。人们睁不开眼,都躲得远远的,眼瞅着工程进行不下去了,土木大臣急了,就把这件事奏明了皇上。皇上派人找来了和尚、道士念经,找来了“大神”驱邪,折腾了好几天,不但不管用,反而下起了暴雨,夹着沙子石块,越来越凶。皇上又着急又上火,一上火,腚上就生了个火疖子,找御医治疗,越治越大,里面鼓满了脓,疼痛难忍。皇上又下令招天下最好的郎中来治病,郎中找来千千万,越治病越重。

这天晚上,皇上做了个梦,梦见一个仙女般的姑娘对他说:“皇上大病要根除,需取近臣一颗心,吊在正梁来做祭,天公地道息风云。”

皇上醒来,觉得这事很奇怪,又惦量不出到底哪个大臣对他最近最忠。第二天早晨宰相去看他,他把这事说了。宰相想了半天,想出了一个好办法说:“哪个大臣能把你疖子里的脓血用嘴吸出来,这个大臣就是贴心的近臣了。”皇上一听觉得有道理,就招集群臣上殿说:“朕昨晚上梦见一位仙人对朕说,只要有一位爱卿能用嘴把朕疖子里的脓血吸出来,朕的病就会好了,不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话还没落音,那位状元郎就站出来,说:“微臣愿为皇上效劳!”

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那位状元郎为了功名,什么都不顾了,当即为皇上吸尽了疖子里的脓血。皇上立刻把他杀了,取下了他的心,吊在大殿的主梁上。果然,飞沙走石一下子停了,皇上的火疖也好了。

这事一下子传开了。因为心是红色的,人们盖房子上梁时,就用红布代替了红心,要讨个吉利,并一代代地传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