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5日,由江苏、上海、浙江、安徽三省一市的体育总会、医学会与中华运动康复医学培训工程专委会指导,江苏省运动健康促进会与三省一市体育科学研究所、运动医学分会共同主办,苏州市立医院(集团)、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承办的第二届长三角运动促进健康发展大会在苏州举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副所长赵杰修、江苏省体育局副局长张海涛、江苏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二级巡视员吴红辉,国家体育总局科教司综合处处长田彤桂,江苏、上海、浙江、安徽三省一市体育、卫生部门的相关负责同志,国内外近百名知名专家学者等出席大会。

开幕式上,国家体育总局群众体育司司长丁东给大会发来致辞。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副所长赵杰修、江苏省体育局副局长张海涛、江苏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二级巡视员吴红辉、中华医学会运动康复医学培训工程主任李国平、江苏省运动健康促进会会长王家宏先后致辞。

丁东在致辞中表示,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是新时期我国推动“体育强国”和“健康中国”国家战略的新导向。全民健身对健康的促进作用已成为国际共识,倡导“主动健康”理念,广泛开展科学运动,将运动纳入全人群、全生命周期健康与促进疾病预防体系,是建设健康中国、体育强国的必然要求,也是新时代提升人民健康素质、减少疾病困扰的重要举措。体卫融合已经成为长三角地区普遍行动,医生逐渐成为体卫融合的骨干力量,体育成为构建全民大健康格局越来越重要的抓手。希望长三角地区以本次大会为契机,把握发展新机遇,开拓发展新空间,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服务基层、服务群众,主动融入国家新发展格局,发挥体育的综合价值和多元功能,深入研究体育在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的作用和优势,加快完善体制机制、打破行政壁垒、提高政策协同,推动全民健身高质量发展。

张海涛表示,近年来,江苏省体育局坚持“大健康”发展理念,会同省卫健委等有关部门,共同出台促进体卫融合发展意见,制定运动促进健康三年行动计划,推动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充分发挥运动在健康促进、慢病防治、伤病康复中的积极作用。着力探索依托医疗机构、体育科研院所、国民体质监测中心、公共体育场馆、社会康养机构等,建设覆盖城乡、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的体卫融合服务载体,目前已建成27个省级运动促进健康中心。在全国率先将运动医学指导纳入医疗服务收费项目,为医院开具运动处方提供收费依据。围绕提供一站式健康服务,将运动干预融入群众健康促进和慢病管理服务、纳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与省卫健委共同建设100个基层慢病运动健康干预试点单位。加强复合型人才培养,累计培养运动处方师1400多名,占全国总数的一半以上;在由体育部门举办的体育指导员培训中,增设健康管理、急救知识等课程;在卫生健康部门举办的健康生活方式指导员培训中,增加科学健身服务方面内容;探索将体卫融合培训纳入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继续医学教育学分管理。江苏将以本次大会为契机,积极搭建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融合发展的思想、学术、经验交流平台,进一步深化长三角运动促进健康领域全方位合作,努力打造健康长三角的新名片,助力体育强国和健康中国建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次大会秉承“智汇长三角 运动促健康”的办会宗旨,以“医生高度参与的体卫融合”为主题,聚焦运动促进健康领域前沿热点、着力多元融合,坚持包容开放,围绕运动促进健康热点与难点,积极搭建学术交流平台,多要素、多维度厚植创新动能,推进运动促进健康事业向“新”发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会发布了第二届长三角运动促进健康发展大会倡议书,举行了“中华运动康复医学培训工程江苏培训中心”揭牌仪式,并为2023年江苏省运动促进健康优秀案例、江苏省“最美运动名医”、主动健康晨跑活动颁奖。本次大会还设有六个分会场,围绕运动健康新质生产力、骨骼运动健康、慢病运动健康、运动健康进医院、运动健康在社区、运动营养与重返运动进行专题讨论。新华报业·新江苏记者 吕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