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武器的威力有多强?核弹都没它厉害,遭到全球196个国家抵制。

夏天高温热死人、冬天极寒冻死人,旱的旱死、涝的涝死。大家有没有发现,最近几年极端天气越来越多。这背后是不是有什么阴谋?难道有国家在使用气象武器?今天就来盘点一下,当下可以使用的4种气象武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气象武器这个概念最早在20世纪40年代末期出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当时,纳粹德国和美军都曾尝试使用气象手段来保护重要区域或支持军事行动。

具体来讲,气象武器是指人类运用科技手段,人为地制造地震、海啸、暴雨、山洪、雪崩、超高温、气雾等自然灾害,以改造战场环境,实现军事目的。在冷战时期气象武器被炒得火热,美国,苏联都曾投入大量资源进行气象武器的研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早具备实战能力的气象武器是增雨弹。

美越战争期间,美国军队在越南开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气象武器实战,而这第一个气象武器,目前中国各县区应该都有,它就是增雨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增雨弹的原理是通过向云层播撒催化剂,促进云层降水或增加降水量。当时美军使用的是碘化银,利用高射炮打到天上去。碘化银微粒对水蒸气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成为水滴的凝聚核,随着云层中的水蒸气和微粒相互作用,雨滴逐渐变大进而形成降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时北越渗透到南方的游击队,靠一条名叫“胡志明小道”的雨林路线运输物资,美军拿这条小道没有办法,多次轰炸也无法切断。用了增雨弹之后,胡志明小道附近每天都下雨,山洪将运输线路冲垮,造成大量泥泞道路,越南人用加重的二八大杠运物资都过不去,极大的迟滞了南越的解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今增雨弹还可以使用干冰和食盐这类廉价的材料,干冰挥发过程中吸热,给云层快速降温,使水蒸气遇冷凝聚成水滴;而食盐则具有很强的吸水性。这两样不光可以用炮弹火箭弹打到天空中,还可以用高空无人机投放,用增雨来制造山洪、泥石流、城市内涝来破坏敌方经济,迟滞行军速度,五常目前都能做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增雨弹就有驱云弹,这是一种制造干旱的气象武器。

云南的朋友们应该很熟悉,好多县喜欢打驱云弹,特别是种植烟草面积大的县,不要雨的时候,云南人就架起大炮“轰龙王”。这没有云了,自然也不会有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驱云弹原理就是利用某种化学剂爆炸形成带电的微粒,然后利用电荷相互作用改变云层结构,增加垂直气流运动,从而减弱或驱散云层。这个比增雨弹还要可靠,增雨弹必须要有云的时候才能用,而驱云弹,没有云不用有云就驱散,主动权完全掌握在人类手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还有一种气象武器就是山火。

你敢相信吗?一个县这么大的区域,一个小时就有100个着火点,而且着火点的位置非常偏僻,相距都很远。森林公安出动一个团,也抓不到纵火犯,这些无源之火到底是从哪来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谁能想到是从天上来,在地球轨道上有这样一个卫星,它张开两个太阳翼吸收太空中的阳光发电,然后再储存到卫星里。当这颗卫星飞过敌国的的上空,一道激光从太空照射到地面的森林、麦田上,高功率的激光束瞬间点燃地面上的可燃物,在秋冬季节大火会吞噬掉地面上一切可以燃烧的物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激光束纵火精准而快速、且不会被察觉,是制造大范围山火的利器,可以在敌国境内造成巨大恐慌,而且破坏敌国的资源,浪费人力物力,这种气象武器以人类目前的科技几乎是无解的。

最后一种是辐射海啸发生器。

自然的海啸通常由地震引起,不自然的海啸只需要一颗大伊万核弹!俄罗斯就有一款名叫“波塞冬”的核鱼雷,它不是用来炸航母的,而是用来打击美国沿海城市的,当然中国沿海城市也在它的攻击范围之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款鱼雷不光战斗部是核弹,它的推进动力系统也是核动力,航程接近无限。波塞冬在大西洋转几个圈,再向纽约发动核攻击也没问题。几百万吨当量的核弹头,在纽约附近的浅水区爆炸,制造出一个巨大的涟漪,几十米高的海浪向曼哈顿岸上拍打,海水直接倒灌纽约,自由女神像都能被核海啸推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这样的灾难面前,人类就如蝼蚁一般,海啸退去后,放射性核污水会遍布纽约市每个角落,天空中会下放射性雨,辐射会让在第一波冲击中活下来的人患癌,然后慢慢的死去。

可以看出,随着人类科学水平的发展,气象武器越来越残暴,正因如此,联合国在1977年和1992年相机颁布了禁止使用气象武器的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