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1927年参加南昌起义以来,粟裕在军中度过了平稳的30年,而在这么长久的军旅生涯中,他也是做出了颇大成就,不仅成为了“开国第一将”,而且还以大将的身份,担任了全军的总参谋长。

粟裕常年的军事战斗,其指挥能力在我军足以排名前三,可老天不是公平的,在政治上,粟裕却是“一无所知”,最终,他也被其所累,在1958年时,被撤销了一切关键职务。

自此,走了30年顺风路的粟裕,遭到了人生最大的一次“坎坷”,而这场坎坷,也持续了他的后半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粟裕被批判,作为他的“娘家人”,三野的将领们是很不服气的,王必成,陶勇两人纷纷站出来,为老首长伸冤,但是由于诸多原因,他们两人的做法,并没有取得什么有效的成果。

粟裕出事,在1958年的军委扩大会议上,已经成为定局,这件事也引起了相当大的连锁反应,粟裕本来位高权重,家里那是热闹非凡,但是出事后,粟家却是一夜之间门可罗雀,很多人怕连累自己,就不敢前去探望。

将军的妻子楚青对这段困顿的生活尤其有感触,她见状也不免有些心酸,粟裕作为战争年代里的三野主要军事首长,其部下可谓是数不胜数,可此时,却没有一个人敢来探望。

唯一让楚青感到欣慰的是,四野的一位将领,此时却依然我行我素,经常来家里做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楚青说的四野将领,就是与粟裕同为大将,曾在四野担任12兵团司令员的肖劲光。

肖劲光是四野,解放战争时期,他主要在东北工作,而粟裕在华东,两人是“八竿子打不着”,为什么肖劲光却是与粟裕相识。

除此之外,肖劲光为什么敢于在当时的环境下,依然不管不顾的敢去探望粟裕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肖劲光敢在这个敏感的时刻继续与粟裕,与粟裕一家保持联系,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他是毛主席最喜爱的将领之一,他深深的受到毛主席的信任和器重。

肖劲光是毛主席的老乡,湖南长沙人,早些年间在长沙上学时,肖劲光与任弼时还是同学,后来毛主席在长沙组建了“俄罗斯研究会”,肖劲光当即报名,并与毛主席结下了最初的缘分。

后来肖劲光前往苏联留学,他与毛主席的联系少了起来,但是在这些年里,肖劲光并没有虚度年华,而是努力学习,刻苦钻研,最终成为了我军第一位在科班学习的军事家。

在苏联的日子里,肖劲光的高光时刻,便是他作为东方民族代表为去世后的列宁守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30年,二次留学苏联的肖劲光回到了国内,被党组织安排前往闽西苏区工作,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成立时,肖劲光作为代表前来参会。

毛主席见到肖劲光后,不舍得让他回去,就将他留在了苏区,让他当了红军大学的校长。

正是毛主席的这一个决定,不仅改变了肖劲光的命运,而且也给肖劲光与粟裕的相识创造了一个绝佳的机会。

粟裕当时正巧是红军学校的一个大队长,肖劲光到任后,与粟裕结识,两人本来年龄差的也不大,而且还都是湖南人,所以,他们之间的私人友谊随着时间的流逝,越来越深厚。

都是战争年代里的情谊,战友情最为珍贵,肖劲光与粟裕之间,正是如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后来在红十一军,红七军团,肖劲光与粟裕都一起合作过,而随着两人合作的时间越长,他们之间也更加交心。

1935年,粟裕跟随红七军团北上抗日,离开前,粟裕特地去找了周恩来,希望他能帮帮肖劲光。

原来在此之前,肖劲光由于丢了黎川被博古,李德派人抓了起来,一时间比较危急,粟裕此时自己的情况也不好,但是他依然惦念着肖劲光,我们不难看出两人之间的情谊,是相当牢固的。

而这一次在中央苏区的分别,也让这两位挚友再次见面,已经是14年之后,而那个时候,两人都已经是各有所成,独当一方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49年三野十兵团解放福建后,解放台湾,已经成为了重中之重,党中央,毛主席为了尽快解放台湾,特地要求粟裕随时静候着。

为了让粟裕心无旁骛的调兵遣将,毛主席还专门将肖劲光派来给粟裕当副手。

肖劲光此时已经是新中国海军的负责人了,解放台湾,肯定少不了海军,肖劲光的到来,更是给粟裕注入了一剂强心剂,他很高兴。

只是遗憾的是,由于朝鲜战争的爆发,美国第七舰队进驻台湾海峡,解放台湾一事,只好暂时搁置下来。

不过粟裕与肖劲光两人并没有散,而是一同又被调往了东北,准备随时出征朝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后来,由于粟裕身体有恙,他被迫疗养,也就失去了征战抗美援朝的机会,而肖劲光也被调回了海军,继续为新中国海军的建设和发展效力。

粟裕担任了总参谋长的职务后,他与肖劲光的交流更多了,这样的时间,一共持续了4年。

1958年粟裕被批判,肖劲光心里尤其气愤,但是他无可奈何,在当时的环境下,他能做的,就是恪守本心,不人云亦云。

其实从今天来看,肖劲光在当时能够做到这种程度,已经是相当厉害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军委扩大会议期间,毛主席找来肖劲光闲聊,两人都是湖南人,而且在肖劲光的成长生涯中,毛主席担任了一个很重要的角色,因而两人聊起天来也是毫不拘束。

交谈中,毛主席忽然问了肖劲光一个问题:“劲光啊,你觉得粟裕同志这个人怎么样?”

肖劲光正愁自己该如何为老战友粟裕讲话,毛主席的提问是个绝佳机会,他毫不犹豫地说:“主席,粟裕为人正派,对党和国家没有二心,是个好人。”

毛主席听后,笑了笑,没有再说什么,对粟裕的评价,其实他的心里也是有底的。

所以,在之后的会议上,毛主席为批判粟裕一事定了调子:“粟裕在战争年代立了不少的功劳,到了北京以后,到底是为他自己,还是为公?不能说他是完全都为了自己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主席的态度表明后,粟裕的情况好转了很多,不过在事后,他还是被撤销了主要职务。

粟裕一出事,他的处境变得复杂起来,而之前家里热闹的情况,也是在这时变得“门可罗雀”,甚至很多曾经的老部下,此时也不敢前来探望。

在这些人中,肖劲光倒是成为了最让人“意外”的那一个,他是不论风雨,依然多次的我行我素前来粟家串门。

由于肖劲光位高权重,再加上毛主席对他极为信任,所以,肖劲光这样做,没有人在背后说什么。

在那个困顿的岁月里,肖劲光成为了粟家的一道阳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特殊时期结束后,粟裕重新复出,虽然他身上的问题还没解决,但是他的生活待遇,已经恢复了正常,肖劲光对此情况是很高兴的。

遗憾的是,无论怎么样,关于为粟裕平反一事,始终没有动静。

1984年粟裕病重,肖劲光不顾年迈亲自探望,他知道,两人很有可能是最后一面,当他们再见时,紧握双手,不肯放。

这一年的2月5日,粟裕去世,肖劲光得知,泪如雨下,他随即挥笔写了一篇关于粟裕的悼文,可让他没想到的是,文章却被卡了下来,有人进行了删减。

肖劲光很生气,但是在当时的情况下,也无可奈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89年,肖劲光去世,临终前,他也没看到关于老战友粟裕平反的好消息,直到他去世5年后,在三野的老将领们努力下,党中央最终以写文章的形式为粟裕在1958年受到错误批判一事进行了平反。

也许在九泉之下,当肖劲光与粟裕两位老友再次相聚时,他们一定是高兴,快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