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5月17日,刘少奇追悼大会在京隆重举行,由邓小平亲自致悼词,之后,只见他紧紧握着刘少奇夫人王光美的手以示慰问,仅仅6个字是道不尽的心酸。

“是好事,是胜利!”

的确,从那之后,刘少奇与邓小平多年来受到的无妄之灾终于画上了句号,只可惜,此时的两人,一位已到迟暮之年,另一位早已撒手人寰。

这一切都要从1966年说起,十年动荡来袭,面对重大决策暴露的错误面前,刘邓两位领导人在力所能及范围内展开了必要的抵制,虽说此举在当年显得极为苍白无力,甚至最终被“左”倾错误势力压倒,可他们还是做出了无畏且正确的选择。

不禁想起一张老照片,记录的是刘少奇与周总理、邓小平最后一次聚首,也是在1966年,当时的三人坐在天安门城楼中央大厅外,党内对刘邓两人的批判已成定局,可照片中的三人相谈甚欢,眉眼间的笑容依旧给人春风和煦之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着时局剧变如雷霆万钧来袭,尤其对于刘少奇而言,无论是政治生涯还是自己的一生都进入了倒计时。

在夫人王光美的回忆中,同年11月3日,就在毛主席来到天安门广场接见红卫兵之际,刘少奇当年与毛主席和邓小平都有过对话,而那一次却是他与邓小平此生最后一次见面。

当时,刘少奇的安全都已受到严重影响,如果不是毛主席主动找他谈话,或许他也不会出现在天安门城楼上。

“现在文化大革命起来了,我也要到群众中去锻炼锻炼。”

“你年纪大了,就不要下去了。”

在此之后,刘少奇遇到了同命相怜的邓小平,两人的交谈同样简短却用意深远。

“小平同志,怎么样?”

“横直没事。”

“没事,学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没有自怨自艾与心灰意冷,有的只是敢于在逆境中委曲求全、承担责任,还有随时准备力挽狂澜的决心,邓小平口中的“横直没事”是他们的心怀坦荡,而刘少奇口中的“没事,学习”更是说明他始终都在努力跟上毛主席的前进步伐,即便对错误展开过抵制,可对毛主席的拥护从未动摇过。

从那之后,两个人受到的揭发和批判变得更加猛烈,虽说当年他们的处境都很危险,可相对于邓小平而言,刘少奇及其一家人的命运就显得更加悲惨了。

1967年1月11日,两人被取消出席政治局会议的资格,就在2天后,也就是1月13日晚上,毛主席与刘少奇在人民大会堂进行了此生最后一次对话。

当晚这场对话再度展现出了刘少奇的担当与忍辱负重。

“这一次的路线错误,责任全在我,广大干部都是好的,特别是那些老干部,是我党的宝贵财富,所以,请由我来承担主要责任,尽快将广大干部解放出来,尽可能让我党少受损失。同时,我请求辞去所有职务,带着妻儿回延安或老家务农,希望一次尽早结束‘文化大革命’,让我们的国家少受损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面对如此言辞恳切的刘少奇,毛主席当时并没有明确表态,即便如此,毛主席还是希望他能够“好好学习,保重身体”,又向他推荐了几本书,甚至在分别之际亲自将他送到了门口,两人握手言别时,毛主席的口中还在重复“你要好好学习”这句话。

当年这件事给刘少奇的家人也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最重要的原因之一便是,归来之际的刘少奇一改往日低沉的情绪,整个人显得很高兴,还特地交代工作人员帮忙找来那几本书进行研读。

在刘少奇卫士贾兰勋的回忆中,夫人王光美曾对刘少奇机要秘书李智敏简单说过两位领导人的谈话内容,毛主席的大概意思是,我党历届领导人中犯错误的不在少数却一直没有一位改正错误的典范,他希望刘少奇能在改正路线错误方面起到模范作用。

没成想,几天之后,刘少奇在中南海的家中就被强行拆下了电话,他与外界的一切联系就此中断,先前已然十分的糟糕的境遇更是急转直下。

4月1日,刘少奇被扣上“党内最大走资派”的大帽子,邓小平也被诬陷为“党内另一个最大走资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很多人并不知道,当年汪东兴在毛主席的授意下多次暗中保护了邓小平等一众老革命,从毛主席与刘少奇最后一次对话内容来看,老人家同样想用特殊的办法保护刘少奇,奈何当年别有用心的林彪、江青势力已然将这场大运动推向一发不可收拾的境地,甚至没有给毛主席与周总理等中央领导人留下保护刘少奇的最后时间与余地。

从刘少奇跟邓小平最后交代“学习”到毛主席跟刘少奇最后交代“学习”来看,直至生命最后的时光,即便处境悲惨、骨肉分离,刘少奇都还在努力跟上毛主席的脚步,只可惜,备受摧残的他年仅71岁就在磨难中遗憾病逝。

好在,他在蒙难之际对王光美说的那句“好在历史是人民写的”最终成为现实,也就有了开篇提到的那感人一幕,可想而知,参加刘少奇追悼会的邓公会有多么痛心疾首,唯有他这般与刘少奇有过相同迫害经历的老革命才最能感同身受,1966年最后一次对话也注定是他此生难以忘怀的存在。

在邓公口中,十年动荡是他经历过的最痛苦的岁月,刘少奇追悼大会的召开是好事、是胜利,我们虽不必歌颂苦难,可在那段苦难丛生的岁月中,刘少奇、邓公至死不渝的坚持与担当同样值得后人永远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