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5月最后一个周一,在北京中关村一座写字楼内,人工智能(AI)创业公司Genbeings创始人李国洪打开电脑,发现产品用户数增加了几千人。

这家公司旗下的AI社交产品GiddyGiddy今年3月中旬在海外上线,在没做任何营销投放的前提下,一个月积累了几万名用户。这些用户以美国人为主,也有中东人、东南亚人。

GiddyGiddy的主要功能是社交,它的设计初衷是让人类和AI共存,彼此成为朋友。这是一款付费产品,价格有9.9美元、19.9美元、29.9美元三个档位。每100个用户中,就有一个愿意花钱,并且大部分用户支付了29.9美元。

这些结果验证了李国洪创业时的判断:在目前阶段,AI的C端(个人用户)应用更适合出海。

GiddyGiddy的出海案例并非孤例,许多国内名不见经传的AI产品,在海外已经攀上排行榜的高峰。在国内AI创业公司中,稀宇科技(MiniMax)旗下的海外应用产品Talkie日活跃用户数量900万,峰值紧追美国同类明星产品CharacterAI。爱诗科技的AI视频生成产品PixVerse上线3个月,视频生成量突破1000万次,海外用户量逼近美国同类产品。

专注AI投资的清智资本创始人张煜告诉经济观察报,在他投资的AI公司中,有一半以上都在开拓海外市场。AI广告应用KreadoAI产品负责人罗晓奇发现,在美国不同细分领域的AI应用中,都有中国团队的身影。

从海外起步

今年1月,爱诗科技旗下产品Pix-Verse上线,它的用户主要来自海外,目前用户总量已经突破百万。

与海外同类产品相比,PixVerse上线时间较晚,但发展很快。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今年5月发布的文生视频评测结果显示,PixVerse整体性能位列全球第三名,次于Sora(OpenAI旗下文生视频产品)和Runway(美国头部文生视频产品),优于Pika(美国头部文生视频产品)。

PixVerse上线之初就面向全球,爱诗科技联合创始人谢旭璋认为:“AI视频生成天然具有全球化机会。”他说,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全世界最成功的短视频产品TikTok就发源于中国;在AI时代,中国的AI视频生成公司也具备和海外头部公司同台竞争的实力。

与爱诗科技相比,Genbeings的态度更坚决,其目前只做海外产品。

李国洪是最早一批做AI的人,曾在百度担任过多模搜索的技术负责人,也做过L4级自动驾驶项目,在ChatG-PT(OpenAI旗下聊天机器人)爆火之前就训练过千亿参数大模型。

去年9月,李国洪做了2个月的海外用户调研。令他意外的是,即使在北美这个掀起生成式AI浪潮的发源地,AI的C端应用普及程度也不高。

他发现,在美国和加拿大,大部分18岁到24岁的年轻人只在手机里面装了ChatGPT,没装其他AI应用。

“说明AI产品仍是小范围专业人士的玩具,它们还没有真正走进年轻用户圈子里。”李国洪判断,C端市场的AI应用将在1年至1年半内爆发,这段时间将是创业的窗口期。

他选择专注海外市场的理由是:无论是技术、用户接受度还是市场氛围,海外的情况都比国内好。

李国洪认为,AI应用能不能做好,有几个关键因素:一是技术,目前海外的图形处理器(GPU)资源、开源框架等环境因素都优于国内;二是用户,由于ChatGPT的风靡,海外用户已经被市场教育过,相对成熟,对AI产品接受度较高;三是市场,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国外知名应用的用户规模都是几十亿级,即使是国内用户量最大的微信,也会被14亿人口基数卡住上限。既然与国外竞品在同一起跑线上,不如一开始就面向最大规模的市场。

去年10月开始,李国洪窝在家里写代码,每天从早上8点写到半夜12点,用2个月时间写完GiddyGiddy的基础框架,随后在北京中关村设立办公室,招聘员工,上线产品。

到目前为止,GiddyGiddy仍未进行投放。李国洪的策略是,先小规模试水,验证产品是否真正获得用户认可。

与海外其他AI社交产品相比,GiddyGiddy更注重互动性,聊天只占产品三分之一的功能。他希望这款产品里的AI虚拟人能像真人一样,会自主成长,拥有长期记忆,能主动与其他人沟通,会描述它的心情,吐槽它的工作,并像真人一样在朋友圈展示自己的兴趣爱好,再回复其他人的评论。

试水近2个月,目前GiddyGiddy上每天都有用户和AI进行社交,有人从下午4点聊到晚上11点。Giddy-Giddy有7天试用期,很多付费用户在第一天、第二天就开始花钱。

比移动时代简单

在AI时代,做出一款出海产品并不难。

做了10多年出海业务的上市公司易点天下,从有研发AI产品的想法到产品最终上线,只用了几个月时间。

去年7月,易点天下的AI广告应用KreadoAI在全球开放注册,很快获得百万用户,目前这款产品覆盖全球203个国家,月付费率增速为20%,月均续费率增速超过50%。

易点天下是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成长起来的公司,它的主要业务是出海营销,服务出海公司。KreadoAI主要用于生成广告素材,其自动生成的内容能符合海外不同地区用户的喜好,这解决了很多出海公司困扰已久的一大难题:如何快速大量制作出海外用户想看的广告。

全球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5000多种语言,12个主流宗教,不同地区的用户文化喜好各异。此前业内通行的策略是,找中国留学生或当地居民拍摄素材,但这种方式效率较低,并且花费不菲。

KreadoAI解决了这些难题。以一款面向海外用户销售的眼镜为例,KreadoAI可以自动生成中东、非洲、印尼、北美等多个国家和区域的不同肤色的模特佩戴图,生成的内容也符合当地人语言及文化习惯。以往跨境卖家请1个外籍模特,费用约为2000元/小时,现在他们可以把成本降低98%。

KreadoAI在海外上线后,给易点天下带来了很多想不到的客户。美国拉斯维加斯的房地产中介,用KreadoAI制作数字人出镜视频并上传到YouTube(谷歌旗下视频平台)上,该类视频的播放量远高于没有数字人的视频。一家德国线下商场的负责人发来邮件,希望易点天下能帮忙制作导购数字人。西班牙西语类电视台、波兰公立医院、印度体育频道,也都主动找上门来。

“AI让出海这件事情变得更容易了。”易点天下首席执行官武莹认为,易点天下的AI应用加快了服务出海客户的速度,也优化了广告创意和投放效率。她认为,这是生产力层面的巨大改变。

李国洪也认为,出海项目比起上一代项目简单了很多。GiddyGiddy主要在北美市场运营,但他们的用户很多来自其他国家。在工作群里,经常有同事发来用户反馈截图,他们所有人都看不懂用户在说什么,因为用户说的是各式各样的小语种。

当然,AI时代出海也有比移动互联网时代更难的地方,那就是产品研发的节奏。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出海,创业者们的目标相对明确,无论国内国外,所有用户都从互联网向移动互联网迁徙,在可以预期的市场环境下,比拼的是创业速度和融资能力,从业者蒙眼狂奔也能收获结果。但在AI时代,技术变化太快,创业变数增多,今天看好的方向,很可能明天就被淘汰。

李国洪之前用自动驾驶L4级别的拟人化思路写了一套AI社交软件框架,内测时发现出问题了,他的产品拟人化程度很高,但用户并不会用。此后,他只好一步步做减法,让产品更适应市场。

他从这件事感觉到,AI时代其实更像是互联网刚诞生的时刻,所有人都在摸着石头过河。

成为巨头的可能性

中国AI公司热衷出海,与海外较为完善的AI生态也有关系。

张煜今年1月去美国出差,发现美国AI项目落地扎实,且估值合理。与国内AI项目扎堆在少数热门领域厮杀的状况相比,海外就像一座AI生态富矿。

在海外AI生态中,即使是非常细分领域的AI应用,也可能盈利。有一家只做游戏道具的公司,已经盈利数百万美元。张煜看过他们的产品,那些使用AI生成的盾牌、宝剑、弓箭等道具,吸引了一些大型游戏公司的合作。

在海外运营AI产品近一年,武莹的感受是,AI应用的拐点时刻正在到来。

去年7月KreadoAI刚上线时,由于有先发优势,很多海外博主都免费帮他们推广。海外竞品陆续增加后,KreadoAI的用户仍愿意付费购买。罗晓奇告诉经济观察报,很多海外客户其实也在货比三家,但从性价比、服务能力、定制化能力等维度对比,中国AI公司的产品仍具有优势。

国金证券传媒互联网行业联席首席分析师陆意认为,应用程序的工程化开发能力是中国公司出海时的一贯优势,这种势头在AI时代将继续保持。国内AI应用公司能在研发费用远低于海外公司的情况下,实现海外AI应用所实现的效果。并且,很多中国AI应用创业者具备国内C端应用开发、运营经验,他们把国内移动端的营销、买量、拉新模式复制到海外,能实现比海外公司更多样化、更有效的打法及效果。

在出海的AI应用中,面向企业客户的B端应用进展较快,但陆意认为,潜力更大的是C端娱乐应用。以虚拟陪伴应用为例,虽然海外虚拟陪伴头部应用起步时间较早,先发优势大,但就像GPT-4o(OpenAI旗下多模态大模型)带来的流畅语音对话、视觉识别功能一样,大模型的迭代推动了虚拟陪伴体验的升级速度。

当前,无论是海外还是国内,AI应用都处在早期。根据第三方数据公司SensorTower数据,2023年全球非游戏移动应用内购收入为531亿美元,而AI应用内购收入仅为17亿美元。这表明AI应用在应用市场的渗透比例很低。

AI时代的中国公司,也有成为新巨头的可能性。谢旭璋认为,未来AI应用不存在中国和海外的分别,这个领域一定存在全球化的竞争,并且竞争会很激烈。中国公司如果不能从一开始就以全球视角去面对挑战、建设能力,很容易陷入长期落后的境地。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任晓宁经济观察报记者

TMT新闻部资深记者
关注并报道TMT(科技、传媒、通信)领域重大事件,擅长行业分析、深度报道。
联系邮箱:renxiaoning@eeo.com.cn
微信号:tangtangxiaom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