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李贺写下“天若有情天亦老”后,没想到整个唐朝都没人能接上,直到宋朝,一个酒鬼在喝醉后无意对出了下半句……

2016年,一句“天若有情亦无情,爱到最后要分离”唱出了不少男女爱而不得的悲凉之意。

而这句广为流传“天若有情亦无情”最早则要追溯到一千多年前的一位“诗鬼”李贺

这句歌词起源于诗鬼李贺的一句“天若有情天亦老”。

这句诗也是一代诗人李贺和他妻子凄惨爱情的写照,但李贺只将这首诗写了上半句,下半句悬而未曾下笔,就因病不幸逝世。

李贺年少成名,七岁就能作诗,当代大家韩愈都赞赏李贺将来的仕途定是“不可限量”。

李家的祖上是唐高宗李渊的后代,但李贺家这支逐渐没落,已经没了皇家的身份,只能靠后代用功读书,科举入仕。

李贺自幼身体不好,有一年的时间都病的下不来床。母亲带着他到郊外散心,他偶遇了一名唤为泣兰的女子。

两人在对着春日美景互吟新诗,是真正意义上的“灵魂伴侣”。

李贺将大自己两岁的泣兰迎进了门,两人婚后生活和睦,十分恩爱。

每日晨起,李贺会给妻子梳头,泣兰长如瀑布的头发让李贺爱不释手,为此特意作了一首《美人梳头歌》。

成婚好几年,泣兰的肚子迟迟没有动静,母亲以“无后嗣”为由,斥责泣兰不争气。李贺拦在了妻子的身前,把一切的缘由归结于自己的身子不争气。

李贺身上肩负着兴复家族的重任,他暂别妻子去了京城参加科考,希望能够一举夺魁,也不负父母从小的教诲。

科考期间,京城上下诗人才子齐聚。李贺作的几首诗都被争相传诵,李贺成了新科进士炙手可热的人选。

其中,李贺敬献给韩愈的一句“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让李贺的名声从市井“火”到了庙堂之中。

但偏偏天不遂人愿,李贺被有心之人举报。李贺父亲的名字李晋肃的“晋”字和进士的“进”同音,犯了科举考试的忌讳,李贺从科举考试的名单上划了下来。

还没上考场就被宣判失败,李贺的心中愤懑不平,他不知该如何跟妻子母亲交代。

李贺家中贫穷,身上的盘缠早已花光,他开始做幕僚维持着生计。

噩耗传来,李贺久未归家,妻子泣兰重病难医,已经撒手人寰。

李贺声泪俱下,竟不知上次离家,和妻子竟成了天人永隔。

悲痛欲绝之下,李贺提笔写下了“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李贺感慨苍天无情,才至有情人分离。

而到下半句时,李贺却迟迟未能下笔,这半首诗成了悬而未决之作。

没过两年,李贺也随妻子而去。

“诗鬼”李贺的半首诗,引得无数名人骚客争相写出下句,其中不乏“心如无尘心自明”之类的诗篇。但这些句子都少了押韵和情境之美,和李贺的诗丝毫不搭。

一直到了宋朝,大才子石延年在一次醉酒后,提笔写下了“月如无恨月长圆”。

“妙!妙啊!”在场的才子无一不拍手叫好。

这句诗传遍了大街小巷,“天若”对“月如”,“有情”对“无恨”,“天亦老”对“月长圆”。

这句诗既对仗工整,又能够凸显李贺当时爱别离,恨世事无常的心境。可以称得上是百年来的佳作。

正是因为李贺留下来的一首首诗篇,后人才得以在其中窥见一代诗鬼李贺坎坷的人生家庭和凄惨的爱情婚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