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抗美援朝爆发,志愿军跨过了鸭绿江,在彭老总的带领下奔赴朝鲜战场,投身保家卫国的战斗。整个抗美援朝时期,志愿军凭借顽强的意志促成了《朝鲜停战协定》的签订,也由此取得了抗美援朝的胜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天我们要说的这个人就曾参加抗美援朝,回国后他转业到工厂,成为一名普通的工人。不过,他受到了时代的眷顾,在以后的岁月中由一名普通的工人成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官至副国级。此人名叫姚连蔚,那么,姚连蔚身上都有什么故事呢?

姚连蔚出生于1935年,陕西西安人,出生于一个贫苦的家庭。1951年,姚连蔚参军入伍,加入了志愿军,跟随志愿军大部队奔赴朝鲜战场,参加了抗美援朝,为抗美援朝的取胜贡献了一份力量。回国后,姚连蔚转业到工厂,成为西安机械厂的一名工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进入工厂后,姚连蔚兢兢业业工作,而且认真学习毛主席著作,成为学习毛主席著作的积极分子,受到了领导的一致表扬,他的职务也因此稳步提高。不过,真正改变姚连蔚命运的是十年特殊时期,当时西安共分为两大群众组织,他们发生了很多“武斗”现象,而姚连蔚则担任了“工联”的头头,带领“工联”武斗,并且还担任了机械厂的革委会副主任,成为机械厂的干部。

1969年,姚连蔚当选为“九大”代表,参加了在北京召开的“九大”,同时,在“九大”会议上,姚连蔚当选为候补委员。“九大”结束后,姚连蔚回到陕西,他的身份立刻发生转变,进入陕西省委常委。1973年,“十大”召开时,姚连蔚继续当选为候补委员,回到陕西后,他出任陕西省总工会主席,成为地方的高级干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这之后,姚连蔚开始了平步青云的为官历程,1975年,他当选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成为新中国的副国级干部。不过,担任副委员长后,姚连蔚的压力很大,他认为自己只有初中文化水平,无法胜任职务。根据姚连蔚自述,刚担任副委员长时,他根本看不懂文件,好在自己年轻,经常通宵彻夜阅读文件,即便如此,进步依然有限,感受到很大的压力,更渴望回到工厂当工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76年,组织粉碎“四人帮”后开始调查十年特殊时期的相关案件,1977年,有人举报姚连蔚在机械厂工作期间犯了错误:那段时期,姚连蔚指挥“工联”武斗,西安的两大派在胡家庙发生了大规模武斗,姚连蔚亲临指挥,这次武斗使得西安企业的很多厂房设备遭到破坏,并且发生了流血事件。

1979年,相关部门对姚连蔚相关的案件进行宣判,姚连蔚被开除党籍,并被关进了西安北郊的监狱服刑。1981年,陕西省人民检察院决定对他免予起诉,主要原因是认定姚连蔚所犯的错误是在特殊时期犯下的,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发生的,因此,决定对姚连蔚从宽处理,免予起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这之后,姚连蔚回到工厂,成为一名普通的工人。不过,这次姚连蔚并没有在工厂工作很长时间,不久后,他就因病回家。晚年的姚连蔚主要生活在家乡陕西,过着平淡的生活,于2012年因病去世,终年77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