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请知悉。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前言

今年4月23日,在美国国务卿布林肯访问中国前夕,美国媒体突然放出了风声:

美国政府当前正考虑威胁对部分中资银行实施制裁,迫使他们切断和俄罗斯之间的联系。

这些制裁措施包括一条最紧要的行动:

将这些银行踢出SWIFT体系,效仿对俄罗斯制裁的同一种措施。

同时美国还在虚构指控“中国援助俄罗斯”相关的消息,美政府表态他们现在只是警告中国准备如此做,还没有具体的计划,威胁的意味十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现在时隔将近两个月,没有听说中国的银行被美国“踢出SWIFT”相关的消息,也没有见美国所谓的制裁行动。

有美媒向美国官员求证,得到的都是“正在讨论”或是无可奉告的回应。

那么美国将这一事件到底推进到了什么程度?

或者是否真如美国务院和耶伦所说,他们的“踢出SWIFT”是一把无所不能的杀手锏,让中国必须退避三舍?

事实并非如此,美国放话出来后,只是说得到但做不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6月9日路透社更新的信息显示,美国近段时间又开始不把注意力放在中国的大银行上面了,改为警告中国的小型银行。

其实报道中更多的也并不是警告,而是苦口婆心地“劝告”这些银行,不要惹上麻烦和俄罗斯做货币兑换、金融汇款、经济往来等各项交易,否则西方国家有可能对你们动手。

这次也不是什么“踢出SWIFT”之类的强大威胁,而是陈述各种利害关系,大有希望中国的小银行迷途知返的意思。

那么从事实分析上不难看出,美国相当于什么都没有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早前就有一众经济金融领域学者质疑,美国真的敢于在银行体系上对中国跨国银行业务进行“清退SWIFT体系”之类的动作吗?

大概率是做不到的,否则在美方当前如此渴望打压中国经济发展的情况下,早就找借口失行了。

现在迟迟不动手并不是释放善意,而是对中国银行动手的情况下,其他国家面临“二选一”时,还未必会怎么选。

究其原因就是,SWIFT体系远没有一些人想象中的一样“神通广大”。

其由西方国家牵头在1973年建立,中文名为“环球银行金融电讯协会”,本质上是为跨国汇款提供信用证件的一种即时通讯业务,目的也在于加快银行结汇速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由于这种通讯体系建立时间早、通讯汇款业务便利使其会员国越来越多,现在成为全球主流的支付结算业务,但并非是唯一一个。

所以SWIFT是一种银行间组建的类似“联合国”一样的合作体系,方便各国进行贸易,不具备任何强制功能。

如果某银行被其清退结算,这部分资金可以换其他渠道交易输送。

很多人的误区,认为SWIFT是西方主导的一种强大制裁工具,只要被其排除在外,银行将会进退不得,甚至面临关门停业、亏损倒闭负债的结局。

这是没有根据的,同样也是西方夸张性宣传产生的心理阴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么很早之前就有人探讨这样一个假设:

如果美国真的以某种借口(这种借口可以是虚构的)宣布对中国银行进行清退SWIFT之类的制裁行动,将会带来什么影响?

中国的跨国银行是否会因为这一纸制裁而“走投无路”,面临关门的境地?

结果很可能是相反的,这种制裁造成中美两败俱伤的同时,对美元的“逆脱钩”影响不容忽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一是美国必须考虑到本土企业和中国的兑付方式。

即使已经经过历任政府打压,2023年中美贸易额仍保持6600亿美元的庞大规模,美企在华投资超过1.2万亿美元。

这些企业都必须通过跨国账户和美国银行往来,一旦SWIFT支付系统有任何影响,首先影响到的是美企的贸易(或中转贸易)。

届时这些人将会对拜登政府进行施压,为了选票美国政府也要妥协和处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二是如果美国将中国大银行排除出SWIFT支付系统,辐射影响将立刻转向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东盟。

之前为了便捷处理,除了一小部分使用本币支付外,中国和东盟现在主流的支付手段仍然是美元交易;

后续如果东盟和中国交易,必然不可能继续选择美元的支付手段,而是通过本币兑换方式交易的可能性更大。

毕竟他们购买的不是美国货物,而中国也不是“非美元不收”的一方,这样一来美元的地位将会再度下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三是专业人士分析,美国如果推行此举,是完全帮助中国拟定独立结汇业务的合理理由。

因为中国也提倡多渠道的跨国支付系统结算,和俄罗斯一样鼓励多用本币来进行外贸。

除非欧盟、日本、韩国等国家不需要对华进行贸易,否则他们即使不用SWIFT,也会用中国的新双边结汇方式贸易。

届时SWIFT也会成为国际上的选项之一——更多人减少使用,而不是为了一个支付手段选择不和中国进行贸易。

所以总结来说,美国充其量只是为给中国“添麻烦”而已,这就是他们不采取行动的真正原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次路透社的曝光文件中,美国又开始威胁起中国的小银行,警告他们可能采取制裁等方式,绝口不再提SWIFT支付体系了。

因为对这些很少从事跨国贸易的小银行来说,SWIFT更加没有任何威慑力,美国所频繁提到的制裁也是如此。

一些银行只从事地方上或者简单的双边贸易,和美国根本挂不上钩。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监管机构和政府官员频繁对中国银行释放不友善的信号,说明无论他们是否做得到,都早已关注到了中国的金融系统,正在寻找机会。

这更加说明了我们要快速减少对美元依赖的必要性,美元体系根本不是一个公平的交易体系。

西方国家在必要时刻就会露出獠牙,不惜一切代价甚至是以“扣留存款”的方式发动制裁,俄罗斯的教训可以给予我们很多经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参考资料

《G7准备警告与俄罗斯有联系的中国小银行,谁怕谁是个关键问题》观察者网

《为布林肯访华提供“筹码”,拟制裁部分中国银行?美官员:讨论过,但没计划》观察者网

《万字:深度解析“跨境支付”全局》ZERK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