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1月,新中国组建第一批空军奔赴抗美援朝的战场。此时,身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司令员的刘亚楼前来向毛主席汇报工作。两人相谈期间,毛主席忽然问道:

“刘亚楼,你爱人(翟云英)怎么样了?”

“主席,我让他去学知识了,如果有一天我见马克思了,她也能养活自己和孩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主席与刘亚楼)

听到刘亚楼此言的毛主席,不禁眼角有些湿润:刘亚楼的身体状况不是很好,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后,刘亚楼经常胸痛难忍,后经医院检查,刘亚楼的肝转氨酶高达300个单位,肝脏整个硬得像个石头——这是一个人患上肝癌的征兆。

在努力平复情绪后,毛主席严肃地说道:“我不准你再说这样的话,你不能先我一步离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刘亚楼)

那么,毛主席和刘亚楼之间究竟有着怎样的革命友情?刘亚楼的一生,又为中国的革命和建设作出过哪些贡献?今天,本期节目为您讲述:鞠躬尽瘁的空军司令员——刘亚楼。

1910年4月8日,刘亚楼出生于福建省武平县湘店乡湘洋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幼年的经历,让他对倍受剥削和压迫的百姓抱有深切的同情。1929年8月,刘亚楼加入中国共产党,9月加入红军,正式踏上革命征程。

在加入红军后,刘亚楼多次在军中屡立功勋:红军革命根据地时期,他先后担任红十二军连长、营长兼政治委员和红四军第三纵队第八支队政治委员,并参加文家市、第二次攻打长沙和吉安等战斗。他精明果敢的战场判断和雷令风行的指挥风格,就此逐渐受到了红军高层指挥员的重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红军时期的刘亚楼)

1934年10月,因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红军被迫开始长征,刘亚楼也在长征的队伍当中。在长征途中,他曾前后参与攻占遵义、娄山关等战役。并在飞夺泸定桥期间,指挥下属红四团奋勇作战,为红军大部队在大渡河畔开出一条生路。1935年6月,红一、红四方面军陆续抵达陕北后,刘亚楼升任红一军团第二师师长,并参与直罗镇、东征等重要战役。

红军东征战役结束后,正当刘亚楼准备继续伸开拳脚,大干一场时,却接收到了组织安排他到抗日红军大学学习的消息,向刘亚楼下达“学习”命令的,正是毛主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青年刘亚楼)

对此充满困惑的刘亚楼决定和军中的几名同志一起给毛主席写信,表示自己更愿意到前线去杀敌报国。收到刘亚楼等人来信的毛主席,找来刘亚楼等人面对面谈话,这也是刘亚楼一生中与毛主席较早的一次接触。

毛主席向刘亚楼问道:“听说,你特别不愿意留下来?”

刘亚楼直言不讳地表达了自己的心愿:“我看到他们有些人回到军队,到前线杀敌,自己留在后方,不甘心。”

毛主席语重心长地说道:“后方也需要你这样的人才,来为我们培养新的战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延安讲习的毛主席)

“留在后方,没有什么出息。”

听到刘亚楼这一席话的毛主席顿时十分恼火,对他说道:“你要真不愿意留下,有的是人愿意留下!”

见到主席发火,刘亚楼立即乖乖地表示:“我错了。”

“你这是看不起后方的同志,你思想有问题!”毛主席一针见血地指出刘亚楼的错误,继续对他进行批评。

“主席,我真的知道错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红军时期的刘亚楼)

见刘亚楼道歉态度诚恳,毛主席的火渐渐也就消了下来,甚至觉得心直口快,出错就改的刘亚楼还有点可爱,于是便再次规劝他说:

“我知道长征的时候你打仗就很厉害,正是因为你厉害我才把你留在后方,培训干部,让越来越多的干部能和你一样,在前线发挥巨大的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延安讲习期间的毛主席)

见毛主席如此重视自己,刘亚楼立即严肃地向毛主席敬了一个礼,说道:“保证完成任务!”

在1936年6月进入抗日红军大学学习后不久,刘亚楼便担任抗日军政大学训练部部长。1938年1月刘亚楼任抗大教育长。1939年,刘亚楼前往苏联伏龙芝军事学院深造,并于1942年11月顺利毕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身穿苏联军装的刘亚楼与罗荣桓)

刘亚楼在抗日军政大学和苏联深造的一段经历,是他在解放战争期间升任东北野战军参谋长的重要原因,并因此在解放东北的战役中做出了重要贡献。1955年授勋上将的刘亚楼,常对毛主席当年规劝自己“多喝墨水”的建议充满感激。

1949年3月25日,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已成大势所趋。这一天的下午5时,毛主席等一行人从河北省石家庄西柏坡前往北平,并进行盛大的阅兵仪式,史称“西苑阅兵”。

毛主席等一行人的到来,引来了北平市人民的热烈欢迎,一时间前来拍照留念的过往行人、媒体记者络绎不绝。正当人们想要在北平的城门前一睹毛主席的风采时,却意外地发现:在毛主席乘坐的“敞篷车”身后,还“龟缩”着一个人——这个人正是第四野战军的参谋长:刘亚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西苑阅兵期间的毛主席)

堂堂的第四野战军参谋长,为何要在“西苑阅兵”期间缩在毛主席的身后呢?原来,刘亚楼当时特地为了保障毛主席的生命安全,担心出现意外情况才以这样的方式,“躲”在了毛主席的身后。

在“西苑阅兵”的照片被各大媒体公布后,第四野战军的一些战士纷纷抱怨为什么没有出现刘亚楼的正面照,刘亚楼却说道:“比起我的正面照,主席的安全更重要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主席等人进入北平)

听闻刘亚楼这一番话的毛主席,对此十分感动。

尽管当时的全国解放形势一片大好,然而在1949年的5月4日却发生了一场意外:这一天六架涂着“青天白日”的美式B-24轰炸机,略过北平南苑机场,并投下了30枚炸弹,一时间整个南苑机场成为了一片火海,机场附近的解放军部队立即开展起了抢险救灾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国军B-26轰炸机)

听闻此讯的毛主席,立即意识到了事态的严重性:如果中国人民解放军不尽早组建一支空军部队,那么解放区在未来依旧可能将面临国民党空袭的威胁。大陆解放后,国家的经济恢复和重建工作也难以展开。

但是,组建空军部队总需要一个负责人,那么这个负责人究竟该是谁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人民解放军早期空军)

此时,毛主席的脑海里浮现出了一个人的名字:刘亚楼。

之所以毛主席会钦点刘亚楼当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空军司令,是因为刘亚楼早在1939年时便喝过苏联伏龙芝军事学院的“洋墨水”。早在1946年5月解放战争爆发前夕,刘亚楼便担任东北民主联军航空学校校长,为当时的解放军培养空军人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刘亚楼)

1949年5月下旬的一个深夜,毛主席叫来了正在收拾行李的刘亚楼,对他说道:“刘亚楼,你在苏联那边吃过几天洋面包,新中国目前又急需组建空军,我看这个解放军的空军司令员,就由你来当,你看怎么样?”

刘亚楼听闻后,连忙拒绝道:“主席,这怎么能行?我在苏联学的是陆军,不是空军,让我上怕是会误事儿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刘亚楼)

然而,当时毛主席心意已决,刘亚楼也就不好推脱。不过,令刘亚楼感到意外的是:他自己虽然在苏联是学陆军出身,但是自己的留学经历多少还是为祖国建设空军,发挥到了一些用处。在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前夕,刘亚楼与苏联专家展开谈判,双方达成协定,这促使苏联专家在新中国成立前夕,便开始支援解放军组建空军的工作。

1949年10月25日,中央军委正式任命刘亚楼为空军司令员,任命肖华为空军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在走马上任不到5天的时间内,刘亚楼和肖华便共同组建了哈尔滨、长春、锦州、沈阳、济南以及北京南苑等六地的空军航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刘亚楼)

1949年11月11日,中央军委宣布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正式成立。为了进一步熟悉空军,从未登上过飞机的刘亚楼,在空军成立后开始尝试乘机,不过起初的每次飞行都会让刘亚楼上吐下泻,十分难受。

毛主席对刘亚楼的身体状况十分关心,有一次,他询问刘亚楼:“刘亚楼,你的晕机状况好些了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主席与刘亚楼)

刘亚楼回答道:“报告主席,经过几次乘机,我已经适应多了。”

毛主席打趣地对身边的人说道:“我们的海军司令员萧劲光晕船,我们的空军司令员刘亚楼晕机。用人所短,就是我的用人之道啊!”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同年6月27日,美军率先派遣空军部队介入朝鲜战争,在此期间,我国曾多次发出警告:若联合国军跨过三八线,中国不会坐视不管。然而,美国依旧多次无视我国人民的要求,非但跨过三八线,还派遣空军轰炸我国东北边境,将战火烧至鸭绿江畔。

面对着严峻的战争形势,刘亚楼愈发意识到加速组建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的必要性。1950年10月19日,抗美援朝正式打响,为保障中国东北到朝鲜半岛的后勤补给线,最早一批新中国的空军奔赴朝鲜战场,与美军展开殊死搏斗,为抗美援朝的胜利做出了一份贡献——这其中,也少不了空军司令员刘亚楼的功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刘亚楼)

然而,高负荷的工作拖垮了刘亚楼的身体,让他的健康状况十分堪忧。1951年,刘亚楼向毛主席汇报工作时,毛主席看到刘亚楼面黄肌瘦,身上衣服满是补丁的样子,心里很不是滋味,于是便和刘亚楼寒暄了起来,询问他家庭的情况,于是便有了我们故事开头的这一幕。

到1964年9月,刘亚楼的身体状况已经开始恶化。在周总理等人的劝说下,刘亚楼才十分不舍地放下手中的工作,转入医院进行疗养。但谁都没有想到,刘亚楼进入医院以后,就再也没有出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刘亚楼与家人)

经过医院检查后,医生确定刘亚楼为肝癌晚期。得知刘亚楼身体状况的毛主席感到既惊讶又难过,因为此时的刘亚楼只有54岁,毛主席要求医院“不惜一切代价抢救刘亚楼”,周总理则要求医生必须要对刘亚楼的身体状况进行“保密”。

然而,到1965年3月时,刘亚楼愈发虚弱的身体却再也瞒不下去了,那时的他只能靠着每日输入营养液维持生命。战友罗瑞卿等人的看望,是他在生命弥留之际最后的慰藉。但即便自己的身体状况十分糟糕,刘亚楼还是心系国家的空军事业,并在最后特地嘱咐空军要想好对付美军U-2侦察机的办法,将空军飞行员的教材编写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刘亚楼的葬礼)

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刘亚楼语重心长地对空军部队的工作人员嘱咐道:“空军飞行员的训练教材,一定要编写好,如果我能有幸看到完整的教材,自然是最好的。如果我看不到了,你们就把编写好的教材,放在我的墓前!”

1965年5月7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首位空军司令员刘亚楼离开了人世,享年55岁。得知刘亚楼去世消息的毛主席悲痛万分,破例以大将的规格为他举行了葬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刘亚楼)

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首位空军司令员,刘亚楼为中国空军的组建和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这成为了中国今日空军发展的基石。而他与毛主席的个人革命友谊,也成为了被后世传唱的一段佳话。或许,英雄惜英雄的故事总是让人如此心怀敬意地去怀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