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传珠很少往领导家中跑,也不爱走后门,就连主席召唤,也不去。

一次孙湘问赖传珠:“毛主席让你去他家里,你怎么总不去啊?”

赖传珠则是回答道:“主席忙,我又没有什么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10年,赖传珠出生在江西赣县一个农民家庭,祖辈没有什么文化,就给他取号“鹏英”,期望他能够像大鹏一样展翅高飞,留下一世英名。6岁时进入私塾读书,后来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赣南中学。在中学的时候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1925年,五卅惨案发生之后,赖传珠与同学一起日夜奔走在工厂、学校、商店,参加示威游行,声援上海工人罢工。动员父亲组织捐款购枪,组织农民自卫军,帮助组建农民协会,领导农民抗租抗息。

1926年,赖传珠参加了陈赞贤组建的赣州总工会,后来又回到家乡开展农民运动,组建农民协会,加入共青团。

1927年陈赞贤被国民党特务暗杀,震惊全国,赖传珠并没有被白色恐怖吓坏而是坚定地参加了共产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28年,中共赣南特委发动了赣西南武装暴动。赖传珠积极主动,筹备武器弹药,参加了各种暴动。不过还是因为敌强我弱,队员和家属900多人被杀害,父亲、母亲、叔叔、伯伯先后被敌人害死,之后二叔和大堂兄在战斗中牺牲,二堂兄也死于狱中,赖传珠一家为中国革命付出了巨大的牺牲。

1928年,赖传珠化装潜入赣州准备汇报情况,可惜的是赣南特委机关都已经被敌人破坏了。赖传珠深知自己不能在赣州长待,就决定上井冈山寻找秋收起义队伍。

他从赣州出发经过唐江、上犹、崇义,直奔井冈山,可是起义军已经前往了湖南,赖传珠就又向湖南追去。几天后终于在桂东沙田追上了起义队伍。

毛泽东见到风尘仆仆的赖传珠就非常喜欢,当知道他参加农民暴动和全家被害的经过之后说道:“你来井冈山就对了,革命的火种是不会被消灭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赖传珠在井冈山深受毛泽东的言传身教,思想觉悟和政治理论水平都得到了巨大的提高,先后担任营党代表、宣传队长、组织干事和党支部书记,参加了古田会议、四打永新和粉碎国民党的几次围剿。

1934年,红军开始长征的时候,赖传珠担任红一军团第一师政治委员,和师长李聚奎一起突破了敌人的三道封锁线,强渡湘江,掩护中央纵队渡过湘江,保障了全军突破敌人的四道封锁线,1935年又组织部队强渡乌江,为后续部队渡江提供了有利条件。

遵义会议之后,赖传珠调回了红二师第五团政委代替受伤的团长指挥部队。为了给中央纵队让路,他命令全团停止行军,就在这个时候,几架国民党飞机突然飞来轰炸,薛岳也出现在了红军的侧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央首长和中央纵队的安全面临着巨大的威胁,赖传珠当机立断,指挥部队抢占山头,坚决挡住了敌人的前进。眼看敌人就要冲上来,赖传珠立即命令部队上刺刀,他自己也从旁边拾起了一只枪上了刺刀,就要冲出去。结果刚跃出掩体就被敌人一颗子弹击中胸膛。

警卫员想要将他背下火线,赖传珠则是回绝道:“我的指挥部就在这里,我是准备战死在这里的。”

赖传珠强忍着伤口的巨大疼痛,一直坚持在阵地上指挥,一直坚持到了胜利完成掩护任务。

赖传珠直到这个时候才放松下来,一直昏迷了4天4夜才醒过来。不过由于缺医少药,只能用布条沾上凡士林进行包扎,用布条在胸前背后拉来拉去,赖传珠就是这样硬挺过来了。

1935年7月6日,他的伤刚刚好转就又回到红五团,率领全团爬过雪山、过了草地。后来更是将自己的坐骑给杀了充饥,自己硬是抱病将部队带出了草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抗战爆发之后,赖传珠带着20多个军事干部从延安来到了武汉,与叶挺、项英会合组建新四军,协助张云逸主持参谋工作。

1939年,赖传珠出任新四军江北指挥部参谋长,协助张云逸、徐海东领导新四军第四支队、第五支队开辟皖东抗日根据地。

黄桥战役之后,赖传珠又出任华中指挥部参谋长,协助刘少奇和陈毅创建了苏北抗日根据地,部队很快就发展到了10万人。

新四军从组建到最后撤销整整10年时间里,赖传珠担任参谋长10年,被称为新四军的大管家。刘少奇对他的工作也非常满意,说有这么好的一位参谋长,让他感到非常欣慰。而身为参谋长的赖传珠的主要职责就是管理经费,可是这项工作在当时是非常困难的,国民党不是克扣军费,就是不发,新四军全靠自力更生、精打细算才节约了经费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皖南事变之后,赖传珠协助陈毅、刘少奇、张云逸和饶漱石等人的工作开启了华中抗日的新局面。

抗战胜利之后,调往东北任东满军区副司令员,参加了三下江南、四保临江和1947年的夏季攻势、秋季攻势和冬季攻势,1948年又参加了锦州战役和辽西会战、平津战役渡江战役。

1950年3月,又和韩先楚、洪学智等领导率军渡过琼州海峡,创造了木船打军舰的奇迹,解放了海南岛。为新中国的解放事业立下了赫赫战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赖传珠长期从事政治工作,在军队政治工作中颇有建树,先后写下了《古田会议前后》、《模范红五团的新荣誉》、《战时政治工作研究》、《抗战以来的新四军》等大批高质量的文章。

他一生勤奋好学,博闻强记,每天不论战斗有多么激烈、行军多么劳累,晚上休息的时候就算是受伤,也要将自己当天的经历和观察记录下来,这种持之以恒和坚持不懈是难能可贵的。

总计60余万字的《赖传珠日记》从1934年10月长征开始的第一天起到1959年,详细记录了我党、我军这25年来的战斗历史和重要事件,以及刘少奇、周恩来、叶挺、项英、陈毅、张云逸、彭真、陈云、罗荣桓、叶剑英、李先念等领导人的活动和言论。为我们留下了一份丰厚的精神财富,成为研究党史和军史的珍贵文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新中国成立之后,赖传珠调任中央军委总干部部第一副部长,协助罗荣怀领导全军的干部工作。

干部工作责任重大,在选配干部的时候,赖传珠认真执行五湖四海、任人唯贤的干部路线,兼顾了各个部队和各个军兵种,做到了公平、公正,以身作则。

正是由于他的这种任人唯贤的原则,很多军队的干部有什么想法的时候都愿意找他来谈,并把他当作“干部之家”的当家人,纷纷说道:“只要找到赖部长,大都能解决问题,即使解决不了也让人心情舒畅,增强信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55年,中央军委决定实行军衔制度,军衔的评定工作则是由赖传珠具体负责。由于这是我军第一次评定军衔,要顾及的方方面面非常多,经过多方请教和反复讨论修改,终于制定出了我军第一部有关军衔评定和授予的条例。

赖传珠根据这个条例,对全军数十万的干部,依据他们的职务、资历、贡献和德才等方面的情况,分别评定军衔。

赖传珠深知这项工作的重要意义,始终如履薄冰、小心翼翼地,尽量将工作做得扎实、细致、周到。

赖传珠的夫人孙湘曾经说过:“评军衔的工作非常繁忙、复杂、细致,赖传珠为此费了大量心血,经常夜不能寐。但是中央军委的领导下,他对这项工作做得有条有理,完成得很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了使授衔的工作顺利进行,消除攀比之风,赖传珠主动提出自己应授予“中将”。当毛主席看到赖传珠将自己定为中将的时候,就不高兴了,坚决不同意授予他中将。

当时赖传珠就讲了自己的理由,需要以身作则,但是毛主席却说道:“我知道你的顾虑,也知道你并不喜欢争名夺利,但是无论你的资历还是功绩都应该被评为上将。如果你自评为中将,恐怕除了我,其他人都不会同意的。”

1958年,赖传珠担任北京军区政委,经常对同志们讲:“领导干部亲自动手,是克服官僚主义,提高工作质量的有效措施,也是我党的优良作风。”

赖传珠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军区党委上的重要讲话都是他自己亲自准备资料,自己动手写的重要文件和讲话稿就有上百万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位干部回忆说:

“那天,我来到赖传珠的宿舍,见他头裹毛巾,不顾感冒发烧,在赶写一篇讲话稿。看到首长的衬衣和床单上打着补丁。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这就是咱们敬重的军区首长,共和国的上将吗?”

1959年,赖传珠又调任沈阳军区政委,树立了雷锋这个典型。赖传珠还一直关心雷锋的入党以及提干问题。

1961年,赖传珠得知雷锋还是班长的时候,就问沈阳军区工程部政治部副主任苏民:“怎么雷锋还是个班长?应该把他提起来,先提到连队领导岗位上,锻炼锻炼。”

可惜的是,雷锋还没有等提干,就因故牺牲了。他力排对雷锋“意外事故”的非议,坚决主张雷锋是因公殉职,还将他作为先进典型继续宣传。更是请来了毛主席的亲笔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赖传珠不但要求其他人学习雷锋,他也用自己的行动来学习雷锋精神。

赖传珠一生艰苦朴素,生活简单也是出了名的,通常5分钟吃完饭。他穿的衣服也都是补丁加补丁,从来不在乎。相反经常拿出钱来救济一些生活困难的人。

对于子女的要求更是严格,从不让自己的子女搞特殊,鼓励他们从小学习雷锋,将来做一个对人民对社会有所贡献的人。他曾经对即将从军校毕业的儿子赖小鹏说道:毕业后,你要到基层去锻炼,去边防、舰艇上去工作,在艰苦的环境中磨练自己,不要做三门干部(家门、学校门、机关门)。

赖小鹏严格遵照父亲的嘱托,毕业后去了最偏远的海岛,并一直在舰艇上工作了20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65年,赖传珠不顾早已经出现问题的身体,依旧做了6个小时的发言,终于累倒在了工作岗位上,中央先后4次派了13名医疗专家抢救,可是最终没有挽回他已经透支的生命而病逝。

等赖传珠的骨灰运到北京的时候,周恩来、邓小平、李富春、徐向前、叶剑英等领导人到机场迎接,并护送到八宝山革命公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