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尖戴锦华主持的这场谈话中,许鞍华好坦诚,滕丛丛真敢说

昨天在b站上看了《创造中的她》一个关于早期女性电影人的节目,毛尖戴锦华作为主持人,同许鞍华、刘伽茵、滕丛丛三位导演,一起聊电影中的女性主义话题。

看的时候最大感受就是许鞍华好坦诚,好认真,好可爱,她贡献了最多的笑点,滕丛丛是真敢说,真能说,她贡献出了最多的金句。

一上来,毛尖就问许鞍华:“许导,我们今天的主题是女性主义,你拍了一辈子女性,但你却说自己不是女性主义者,为什么呢?”

许鞍华说,早在70年代,就有人问过她这个问题,她当时不知道什么是女性主义,于是就去看书。书上说第一种女性主义者是为了女性争取权益,第二种是站在女性的视角看世界。

她觉得按照书上的说法自己属于第二类。因为她在用女性视角拍电影。

但是,她却不把自己称为女性主义者。因为她觉得自己到底有没有主动用女性意识拍电影,这一点比较难说清。对于女性主义,她哪些是赞同的,哪些又是反对的,她还在思考。所以,她不能简单给自己一个贴上“女性主义者”标签。

看到这里不得不说许导太认真了,一个问题她竟然思考了半个世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许鞍华反思自己生活在一个男权世界中,女人被认为是男人的附属品,甚至有时候女人也会接受这种规训,自我内化,自我阉割。

她坦白自己在没有女性意识的时候,也认为女孩子要漂亮,男人丑一点没关系。她拍电影时,喜欢用男场记,因为她觉得女场记有生理期,比较麻烦。

她观察周围的男人,发现很多男人结婚后都是渣男,而且“渣男是没有眼睛的”。

有一次,她化了妆,穿了一件紧身衣服参加party ,结果当天晚上有6个男人要送她回家。许鞍华当时就觉得男人很肤浅,此后再也没穿过那件衣服。

她观察周围的女人,又觉得好复杂,好困惑。

比如,她的一位女性朋友,夫妻俩都是导演。婚前,男人经常带她下馆子,婚后,就让老婆天天煮饭,还限制老婆的穿衣自由,但是这位女性朋友跟她抱怨的时候,抱怨里明显又有一种人妻的骄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我觉得,许导这几年女性意识提高,估计跟戴锦华老师也有关系。众所周知,许鞍华是戴锦华最喜欢的女导演,从现场互动来看,两人关系很好。在现场,戴锦华还充当许导的翻译和传话筒,她俩互动特别有意思。

现场有人提问,许导没听清,戴锦华跟她复述问题:“张爱玲的文本里有没有女权意识?”

许导听后斩钉截铁地说:“我觉得非常有”,戴锦华的表情立马亮了,哈哈哈。

戴锦华觉得张爱玲有性别自觉,却不认为她有女权意识。她认为张爱玲有一个非常沉重的悲观底色,她对人性和世界的黑暗看得非常透彻。

我同意戴锦华的观点。在我看来,张爱玲对人性是不抱希望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个访谈中,另一个惊喜来自滕丛丛导演,虽然我不喜欢她拍得《我的阿勒泰》,却很喜欢听她讲话。

她从自身经历,讲了一些电影行业存在的性别歧视。

她说,在她还是场记的时候,有一天穿了低腰牛仔裤,不小心露出了腰,就有一个男工作者当她面做出性动作,而她作为一个初入茅庐的新人只能忍气吞声,根本没有人会帮她。

后来,她当了导演,渐渐有了话语权,但是她发现“男人很喜欢当皇帝”,哪怕是个小组长,都把自己当皇帝。

她如果要和这些男人沟通,必须用更男权的方式,否则他们就不会按照她说的去做。

许鞍华是目前中国乃至世界取得最高成就的女导演。当别人说她的电影拍得好时,她每次都会说是编剧出色啦,演员出色啦,或者那场戏拍得好是因为厨师做的菜好吃啦。

滕丛丛表示,她在整个职业生涯中,几乎没有看到一个男性导演会像许导这样谦虚,甚至那些男导演都没有许导的成就,他们却很自然地享受这些荣誉,享受那种居功伟至,然后他不再进步了,就会拍出一些非常恶俗的东西,如果观众不喜欢,他就会谴责观众。

两相对比之后,她心里忍不住想说:“难道我们是一种更高等的动物吗?”

因为你发现,女性经常反思和审视自我,更有同理心,更谦逊,更宽容,更有智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后来有位观众提问说:“现在流行girls help girles 但是另一方面好像男性更容易结成联盟”。

滕丛丛一针见血地指出:“男人会更容易结成同盟吗?那战争是怎么爆发的呢?!”

她表示,男人特别雄竞,喜欢权力的争斗,是因为他们特别在意“说要做大哥这件事”,而女性不喜欢抛头露面,不喜欢吹牛。

从历史原因来讲,女性之所以宫斗,是因为时代的限制,她们以前没有经济地位,没有出去工作和赚钱的机会,男人是她们唯一的饭票,为了生存她们不得不这么做。

随着时代的进步,女人有经济能力,有思辨的能力,有脑子,有智慧之后,肯定是一个更团结的群体,迎来一个更好的时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