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官方数据统计,2024年高考,被称为“最残忍的一届”。

其实,每年高考过后,大家讨论最多的话题就是:身边谁谁谁的儿子、女儿考上了985、211。

然而,几家欢喜,几家愁。

据2023年网上数据显示,全国高考录率高达90%,1291万人高考,仅190万人落榜。

似乎这是一组喜报,因为落榜人数仅10%。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别急,我们不妨再来看看下面这两组地方数据:

2023四川高考本科录取率43%,985录取率1.3%,211录取率4.6%。

2023山东省的本科录取率是43.1%,985高校录取率是2.2%,211高校录取率是4.7%。

从这些数据可以推测出,虽然有一大部分考生不致于落榜没大学上,但也没拿到自己心仪的大学录取书,在他们心里自己还是落榜生。

那么,如何反败为胜,把你选择的路变成正确的那条路?

这是每个高考失利的考生,要解决的当务之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1

关于选择

相信大家对“选择大于努力”这句话耳熟能详,但也要看选择什么层面的东西。

假如你要爬一座山,你在山脚犹豫,是选望不到头的石梯大道,还是选可抄近道却杂草丛生的小路。

一直举棋不定,不如直接就上,你的目标是登顶。

我有个在上海工作了十年的朋友说,高考后她收到姨娘发来的信息,问她表弟考分不高,怎么填志愿好。

她的建议是假如表弟只是高考失利就复读考个重点。

但表弟一家思虑再三,去了一个二本大学,计划日后考个重点大学研究生。

其实选择无关对错,只要是全面审视、认真思考过且能承担后果,就去做吧。

要知道社会上一些名人大佬也经历过高考失败的洗礼,却在人生的道路上逆风翻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马云曾两次落榜。

1982年马云第一次高考,数学成绩是1分。复读后,第二次高考数学成绩是19分。

第三次高考数学得了79分,但总分数比本科线还是差5分,后进入杭州师范英语系。

现在大家手机里都在用他开创的淘宝app购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俞敏洪高考两次英语失利。

1978年高考,俞敏洪的英语考了33分。1979年再考,英语是55分。

1980年,俞敏洪仅仅用了40分钟就做完了英语试卷,最终得了95分,他以总分387分进入北大西语系。

最后他开办了新东方,绊倒他的英语也成就了他。

你选哪条路不重要,你选择什么样的人生目标才重要。

把人生的镜头拉远一点,不要老是特写。

我们要有长远眼光,定个五年或十年长期目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选择目标时,以“兴趣优先”。

通过看时间花在了哪里、寻找感兴趣的事情之间的共性、回想初心、问自己想成为怎样的人这四个方面基本可以找到自己的兴趣点。

可花20%时间检验目标的可行性。

定好长远目标后,规划就重要起来了。

02

关于规划

之前看过一档亲子骑行比赛综艺节目。

参赛的是两个家庭。

赛前,第一组母子,把食物和水甩上车,母亲和8岁儿子各骑着自行车一路狂踩。

第二组父子,只见父亲盘腿坐在路边打开地图,跟儿子一起研究起骑行的路线。

当他们把东西带上正式出发时,那对母子已经在烈日骄阳下飞奔差不多二三公里远了。

但中途出现大反转,最后出发的父子不但半路反超,且轻轻松松率先到达终点赢得一大笔奖金。

就因为第二组的父亲有规划能力,他判断路程遥远就像跑马拉松,若以短跑冲刺的蛮劲去拼,到后半段势必力竭不继,所以拟定了每踩半小时休息十分钟战略。

事实证明他判断正确,休息充足,因此在半路超过那对气喘吁吁后继无力的母子时大气不喘眼神坚定。

有规划和没规划,过的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

那有没有有效的方法做考后的人生规划呢?

用战略思维做规划,长期坚持,定会逆转人生。

著名商业顾问刘润用三个词总结战略思维:目标、路径、节奏。

(1)目标

人生目标重中之重,上部分“01选择”有详述。

(2)路径

在人生路上,像上部分“01选择”说的你选择哪条路没有对错之分,条条大路通罗马。但要注意根据局势时常调整适应。

(3)节奏

把目标拆分为小任务,一点点落实下去。

在上面节目里,就是父子组每踩一段路休息十分钟。

你把你五年或十年计划拆解一下,落实到每年、每季、每月、每周、每天要做什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了解战略思维和切实去做是两回事,知道和做到之间隔了100个实践。

行动才是解决问题的答案,拿出纸笔行动起来吧。

因为,每一个终点,都是下一个起点。

03

关于翻篇

在知乎上,我曾看到一个真实案例。

一个学霸高考失利最后去了不想去的差一点的大学。

虽然表面上她显得对这次失败毫不在意,这事却像一颗钉子扎进她的心里,高考成了她的禁忌。

她说,总有一天我会拔下那颗钉子,会痊愈。可高考还是成了我一辈子的遗憾。

评论区跟了几百条同样遗憾的留言令人不胜唏嘘。

还有一张在网上流传已久3000万网友评选出的人生十大憾事排行图,未考上好大学排名榜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别去美化高考,正确看待大环境,对高等学府袪魅。

网络上清华北大毕业生从事基层工作的新闻层出不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些人拿到一手好牌也能打得稀烂;有些人用一手烂牌逆风翻盘。

关键是要懂得翻篇,满怀热情去追求重新规划的未来。

在个人成长中有一种极重要却被大众忽视的能力,它叫复原力。

屡败屡战的曾国藩复原力不可谓不强。

创业接二连三失败,最后靠直播翻身的罗永浩,复原力踏平了生活的艰辛。

许多考生被高考打趴在地爬不起来。

那人生中还有很多很多“考试”,也会面临失败:

第一次应聘被拒,算不算落榜?

参加某个大赛名落孙山,算不算落榜?

第一次创业失败,算不算落榜?

第一次失恋,算不算落榜

落榜的意义不是成为你的心结和遗憾,而是促你复盘吸取经验教训,快速翻篇,开启人生新篇章。

其实,人生处处充满可能,最坏不过大器晚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4

那么,还没有高考的学生该如何备考呢?

有个网友说她7岁的女儿想学画画,但她不是立即给她找名师,而是给她看几千幅世界名画。

带她去世界各地看真迹,先在女儿的脑子里建立清晰的认知:好画是什么样的。

所以备考的考生不妨从书堆里抬起头来多听听那些考出去的学霸的学习方法及学习思维是怎么样的。

其实,多多向有成果的人取经,远比自己一个人埋头苦干闭门造车成功率高得多。

普通家庭出身,18岁放弃保送以全奖进入耶鲁的李拓远说:拥有高效的学习方法,成为学霸,不是不可能的任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在他的书《学习高手》公开8条学霸学习法:

第一,高效记忆

把记忆过程趣味化、或把带记忆碎片信息连成整体、做有规律的整块记忆、用熟悉的内容来记忆新知识点也不错。

第二,超级笔记

一共四种超级笔记。

其中最重要的是康奈尔笔记法(又称5R笔记法)。具体分为5步:

·记录:着重记录新知识点和案例。

·简化、简写:课后抽10分钟快速复习上课内容,将最核心知识点用关键词写入左边“副栏”。

·背诵、记忆:晚上抽10分钟拿出本子,只看副栏中的关键词句尽可能完整复述并记忆当天课堂内容。

·思考、回顾:把听课随感和上一步复习时遇到的问题写在表格下方“总结区”。

·复习:进行N次、每次10分钟的笔记复习。先看副栏关键知识点,之后再回主栏仔细回顾全部知识点和对应的细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它三种超级笔记效果也不错:根据不同主题记录的主题笔记法、把知识点写便利贴上贴醒目地方的移动笔记法、录音笔记法。

第三,有效预习

限时预习。预习最关键是这三点:促进旧知识内化、与新知识“混个脸熟”、标注最难知识点。

第四,科学复习

分阶段复习法:杜绝临时抱佛脚,将复习拆分为“小复习”“中复习”“大复习”和“大考前复习”四种阶段性复习。

关键词串联回忆法:从一个关键词起步,以点到线,以线带面,逐步完成对一整套关联知识点的复习。

还可以组成复习小组,定期提问互考,一起清除知识弱点、盲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五,善做作业

可预知作业内容、善用零碎时间、或不同学科作业穿插进行、也可以先复习再做作业、把作业当成考试,聚神,提高效率。

第六,重视错题

遇到错题,确认错因,对症下药,将错题归档进错题本。不“想当然”、不逃避。

第七,战胜偏科

重建自信,诊断&评估,制订偏科补救计划,执行与结果评定。

第八,请教老师

向人请教进步速度远比你想的快。

准备本子笔和一份问题清单,不懂就问,刨根问底,问完请老师做个评估,最后温习和回顾必不可少。

备考的考生们不妨仔细研究一下这本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高考只是人生的一个瞬间,在现实里它对人生的影响未必有你想的那样大,反倒是你对高考的执念和过度美化成为荼毒心灵的巨毒。

万科CEO王石说过:人生不是看高峰,而是看由高峰跌到低谷的反弹力。

希望经历高考和备考的伙伴们能蜕变为一个能扛事的人,穿越人生路上的风雨,能眼神坚定信心十足说出:

人生啊,选择哪条路都没关系,因为我会把它变成正确的路,变成星辰大海。

愿我们每一个人在未来遭遇险阻时能迎难而上,去逆风翻盘。等苦尽甘来的那一天,山河星月,都做贺礼。

作者|鱼籽酱·和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