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三医联动”,助力创新发展,是医保部门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一号改革工程”、助推医药企业和医疗机构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日前,由绍兴市委组织部、市医保局主办,市医保协会、市医学会承办,市人才发展集团协办的“三医联动·创新发展”活动在海智汇绍兴国际人才创业创新服务中心举行。活动主办单位希望通过搭建一个“双向奔赴”的交流平台,畅通供需渠道,积极发挥医保支付、定价、集采等撬动作用,深化医药服务供给侧改革,助力医药企业医疗机构实现高质量发展,积极服务绍兴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活动邀请了浙江省医保局三级调研员胡振产解读医保目录国家谈判工作方案,振德医疗用品股份有限公司、浙江京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新昌制药厂、绍兴普施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4家医药生产企业和绍兴市人民医院、绍兴市中医院、新昌县人民医院等3家医疗机构围绕“三医联动·创新发展”这一主题进行了交流发言,相关医药生产企业、医疗机构进行了自由交流。

生物医药产业是绍兴市重点培育的“万亩千亿”新产业之一。截至2023年12月底,绍兴全市有生物医药产业相关企业365家,专利1753个,仿制药通过一致性评价86个(全国第23位),国家集中采购金额4.20亿元(全国第25位)。

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一号改革工程”,推进绍兴市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3月,绍兴市医保局出台《绍兴市医疗保障领域推进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实施方案》,坚持“从企业和群众需求出发,主动推送政策,优化政务服务,提供增值服务,精准高效服务”的目标定位,完善绍兴市创新医药技术医保支付激励方案,加大对本地医疗机构新技术、新项目的医保支持,对高精尖医疗技术在DRGs支付方式改革中予以扶持,支持创新医药企业发展。绍兴通过召开对接会、发放政策包、举办培训班等举措,大力宣传医疗服务价格项目调整完善政策和药械迭代挂网规则,及时回应企业合理需求,积极争取医药新产品优先挂网、医疗新技术项目纳入新增项目范围,让好技术、好产品既受惠于患者又得益于企业,促进绍兴市生物医药产业健康发展。

绍兴市23家重点医药生产企业、23家定点医疗机构相关负责人参加了本次交流活动。大家纷纷表示,该活动为绍兴市医药生产企业和定点医疗机构搭建了一个公平、公正、公开的沟通互动平台,推动药品生产企业和定点医疗机构之间紧密合作,既有利于提升绍兴市医药生产企业和定点医疗机构的创新发展水平,加快锻造核心竞争力,朝价值链高端攀升,为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作出更大贡献,也能够让绍兴人民享受到更多更好的医药产品服务,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高质量、低负担的医药产品,很有意义。

(来源:绍兴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