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你可曾到过这里?——浙东运河

可曾见过古纤道上的足痕?这里深藏着江南底色上的极致风雅。

近日,绍兴艺术学校特邀蒋巍作词、尚明作曲,创作歌曲《足痕·纤道》,由学校青年教师王剑萍、徐麒倾情演唱,带动听众的思绪穿越回古越,到晋唐,到南宋,再到今天的富饶繁盛,随着奔涌不息的运河水,感受汩汩流淌的脉动,追溯大运河的历史脉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具有2500多年历史,蜿蜒近3200公里的中国大运河,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识。浙东运河,作为中国大运河中全线通航、至今仍在活化利用的省段之一,通江达海,是越地文化生发与氤氲之地,在中国大运河中占据重要地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14年,中国大运河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习近平总书记在绍兴考察调研时强调:大运河是世界上最长的人工运河,是十分宝贵的文化遗产。大运河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在保护、传承、利用上下功夫,让古老大运河焕发时代新风貌。

2500年前,越王勾践修凿“山阴故水道”,形成最原始的浙东运河绍兴段,千余年城址不变、文脉未断。

浙东运河流经柯桥、越城和上虞三个区,绵延百余公里,是绍兴最长的线性文物。当运河遇见绍兴,是古与今的碰撞,是江南底色上的极致风雅,是屋檐黛瓦的墨色古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越绝书》有记:山阴故水道,出东郭,从郡阳春亭,去县五十里。

由此起,此后历经数个朝代,浙东运河都持续得到了开发和保护,至今古运河航道尚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西晋时,会稽内史贺循主持开挖西兴运河,此后与曹娥江以东运河形成西起钱塘江,东到东海的完整运河。《嘉泰会稽志》有记:运河在府西一里,属山阴县,自会稽东来经县界五十余里入萧山县。

此后,晋至唐时期,地方志中留有唐中叶观察使孟简主持修建运道塘(纤道)的记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南宋王十朋在《会稽风俗赋并序》中,对浙东运河有过这样一段精彩的描述:“堰限江河,津通漕输,航瓯舶闽,浮鄞达吴,浪桨风帆,千艘万舻。”可见当时运河上已经是一片繁华,成了一条通海达江的黄金水道。

元代至清代,浙东运河重要性有所下降,但仍然保持畅通。

直到近代,运河中修建的许多碶闸和堰坝设施与形式各异的桥梁一起成为浙东运河的特色,也成了重要的运河遗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绍兴发布

浙东运河博物馆内主展陈列以“通江达海、运济天下——浙东运河文化陈列”为主题,重点反映了两千五百多年来浙东运河工程体系及水运的演变,以及浙东运河历史地位、技术与文化遗产价值。

回望千年,我们站在运河边,看航船辐辏、工商并茂,仿佛曾经的“浪桨风帆,千艘万舻”并不遥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绍兴文脉源起于大禹和会稽山,大禹曾在这里联姻涂山劈山导淮、会盟诸侯铸造九鼎,大禹治水的丰功伟绩和“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千古流传。

史书记载,大禹有很多大事都发生在绍兴。比如说禹禅会稽。绍兴前人惯称会稽,会稽之名出自大禹,其首义不是会计,而是会祭,《史记·封禅书》记载,“封泰山,禅会稽。”这是会稽山得以成名且列为中华九山之首的重要事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禹陵

春秋战国时期,越王勾践历经“十年生聚、十年教训”,卧薪尝胆、励精图治,最终反败为胜,成为一代霸主。其“胆剑精神”深深扎根、代代相传。

都说一部运河演变史,就是半部绍兴人文史。浙东之地自东汉鉴湖兴建,变荒芜之地为鱼米之乡,自汉、晋,奇伟光明硕大之士固已继出。书圣王羲之在会稽山阴挥毫醉写,留下举世无双的《兰亭集序》;南宋大先生陆游,晚年归老鉴湖,留下众多稽山鉴水的诗词名篇。运河不仅促进了绍兴“天下巨镇”的形成,更吸引了四方来客,让这里人文璀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林子龙

历史是大运河的底色。昔日的水上命脉,今日的世界文化遗产。浙东运河沟通着南北,见证了传统,联结向未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胡超琦

千年古韵、江南丝路、通江达海、运济天下。

越文化的神秘、会稽山的高深,也吸引了众多文人骚客,或畅游鉴湖、运河,或定居湖畔岸边,沿途吟咏,留下人文富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黄克勤

《足痕·纤道》以绍兴戏曲、民歌元素为特色,通过对“纤道、水、船、人”的一体描述,营造了江南底色上的极致风雅,展现了千年运河的文化底色,以及新时代对江河四海的大气展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鲨鱼汉堡(小红书博主)

如今长长的古纤道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来打卡,通过这条联接海上丝绸之路的故水道,伴随着歌声,从秀水三千的江南烟火人间,随江河入海,随丝路远帆,走向四海皆彼岸的美好未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鹿椰青(小红书博主)

绍兴古纤道,是江南水乡一绝,位于浙东运河绍兴段的河面上,旧时西起钱清江,途经湖塘、阮社、柯桥、东湖、皋埠、陶堰、东关等集镇,东至曹娥江,全长75公里。因年久失修,现保存最完整的,是柯桥至钱清段。

(来源:绍兴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