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救世主(Cristo Redentor)雕像耸立在科尔科瓦多一座高 701米的花岗岩山丘上,张开双臂,热情拥抱,欢迎游客来到这座桑巴之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里约设计师吉尔森-马丁斯说:"当我们抵达这座城市的两个机场时,首先看到的就是我们的这位兄弟张开双臂欢迎我们。出国旅行后回到家,他是否会寻找这座雕像?他说--不需要。“当我到达里约时,是他找到了我”。
一个多世纪以来,这座雕像一直是里约热内卢的象征。1922 年 2 月,建筑师海托尔-达-席尔瓦-科斯塔在设计竞赛中胜出,他设计了一个听起来很愚蠢的项目:一尊巨大的耶稣雕像在牙签般纤细的高山上蹒跚而行。九年后,雕像落成。
然而,近 100 年过去了,这座高29.8米、臂展 28米的雕像依然屹立不倒,如今已成为这座城市的象征,闻名于世。这是来自高空的奇迹吗?还是建造这座雕像的巴西人精湛工程技术的见证?
对于建筑师兼国家历史和艺术遗产研究所(Instituto do Patrimônio Histórico e Artístico Nacional,简称 IPHAN)里约监管人保罗-维达尔来说,这是后者。他说:“巴西的土木工程一直走在世界前列,尤其是在钢筋混凝土建筑方面”。
这就是巴西的秘密所在。虽然基督救世主看起来像一座石雕,但实际上它是一座被维达尔称为 "覆盖着肥皂石片的混凝土建筑"。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它的建造过程不够英勇。

逆转 "无神之海"

这座雕像的起源本质上是一种宗教宣传行为:人们希望通过树立一个耶稣基督的形象来守护里约,从城市的任何地方都能看到,从而扭转第一次世界大战后 "无神之海 "的局面--一个无所不在的石质神。达席尔瓦-科斯塔将雕像想象成向太阳致敬,让耶稣在黎明时被阳光照亮,在日落时被玫瑰色的 "光环 "环绕。

这并不总是我们今天看到的简单形象。最初,他设计的雕塑是基督在通往髑髅地的路上,背着十字架,另一只手拿着地球仪。幸运的是,在艺术家卡洛斯-奥斯瓦尔德的帮助下,他改用了更为流线型的现代主义设计,基督伸出的双臂不仅构成了十字架本身的形状,还仿佛拥抱着十字架下的城市。法籍波兰雕塑家保罗-兰多斯基合作完成了最终设计,进一步简化了外形,使其符合当时流行的装饰艺术风格。

这座雕像于 1922 年投入使用,九年后落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座雕像于 1922 年投入使用,九年后落成

建造这样一个巨大的建筑总是困难重重,而将其建造在高耸险峻的山顶上更是难上加难。这不仅是因为建造困难,还因为维护困难。维达尔说:科尔科瓦多山顶 "暴露在非常恶劣的大气条件下"。更重要的是,这将是一座历久弥新的雕塑,“经过精心设计,能够经受住各种因素的考验,成为人类智慧和奉献精神的象征”,维达尔说。

里约的建筑师们早已精通混凝土--1929 年落成的 A Noite 大厦(一家城市报纸的总部)是拉丁美洲最高的建筑。达席尔瓦-科斯塔和他的团队利用这一经验,在基督的混凝土内核上覆盖了皂石,维达尔解释说,皂石是众所周知的绝缘体,在米纳斯吉拉斯州传统上被用作煮饭的锅。他说,这种材料也很坚硬,一个世纪过去了,外层仍然 "保存完好"。

团队决定采用马赛克效果--从远处看不到,但为朝圣者提供了近距离欣赏的细节。皂石来自米纳斯吉拉斯州的一个采石场,因其沉稳的灰绿色调而被选中。据建筑师兼修复专家马尔西亚-布拉加介绍,皂石被雕刻成一小块一小块的--长度刚刚超过 1.5 英寸,厚度刚刚超过 0.2 英寸,她曾在 2010 年领导了一项大型的纪念碑保护项目--并将其固定在水泥 "躯体 "上。基督救世主共有约 600 万块瓷砖。

工程于 1926 年开始,主要由里约教堂出资,1931 年 10 月 12 日,雕像落成。如今,这座雕像已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 "山海之间的卡里奥卡景观 "的一部分,该遗产于 2012 年建立。四年前,雕像因其重要的历史意义被 IPHAN 列入名录。1990 年,它被宣布为市级遗产。它也是世界上最大的装饰艺术雕像。

持续保护

当然,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维达尔所提到的关于其工程的独创性也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因为极端天气袭击了科尔科瓦多。在里约热内卢,每年约有200万游客,参观基督救世主是必不可少的活动,这意味着保持雕像的安全更为重要。

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保护是一项重大挑战,因为它暴露在非常恶劣的大气条件下——无论是太阳光线,导致地幔和结构每天都在膨胀和收缩,还是西南风击中充满盐和沙子的雕像,导致涂层不断磨损,”维达尔解释道。

作为这座城市的标志,这座雕像需要不断维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为这座城市的标志,这座雕像需要不断维护

还有闪电。里约热内卢是一座风暴之城,这座高山就像蜜蜂采蜜一样吸引着闪电。雕像的头部最初安装了避雷针,以防止雷击。维达尔说,这些年来,随着风暴强度的增加,这些避雷针也在不断扩大。2021 年,避雷针的 "皇冠 "面积扩大了四倍,接地系统也得到了扩充。

自 1980 年以来,雕像每十年都要进行一次大规模的保护工作,但维达尔说,雕像所在地一直受到 "持续 "监控,以备可能需要的任何紧急维护。"他说:"我们了解材料、降解过程、侵蚀剂和结构的行为。

基督》有五个有盖的大洞,供保护人员进入内部--一个在头顶,另外四个在肩部和肘部。布拉加说,还有 14 个小孔,打开后有助于空气流通。
"她说:"在雕像内部,你会感觉自己完全不受天气和环境的影响。她说:"里面一片寂静--这是一个非常坚固的结构,当你爬到头部时,穿过的空间变得非常狭窄。当你最终爬到头部顶端时,会有一种自由的奇妙感觉"。

更换 300000 块瓷砖

布拉加称修复项目是一项 "巨大的责任",她为雕像工作时已经 50 年了。"她说:"我觉得这是我职业生涯中的一件大事。

雕像上覆盖着六百万个镶嵌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雕像上覆盖着六百万个镶嵌物

她在 2011 年分享的一篇关于该项目的论文中写道,她的团队在雕像上发现了来自大西洋雨林的孢子--这让这座纪念碑更具有里约和整个巴西的特色。这些细菌是用蒸汽和华氏 158 度的水柱清除的。雕像还被重新灌浆。

在保护工程中,没有一个细节被忽视,最近的一次是在 2020 年至 2022 年期间进行的。布拉加在谈到她的保护项目时写道:"这种颜色在自然界中越来越难找到了。"因此,当需要更换马赛克时,保护人员会仔细查看米纳斯吉拉斯州其他采石场的石料,尽量与原色保持一致。

在翻新过程中,布拉加摒弃了 80% 的替换石块,只挑选那些与原色最匹配的石块。她还替换了以前修复时添加的颜色不匹配的石块,总共替换了 600 万块石块中的 5%。

维达尔说,这种艰辛的努力是值得的。"他说:"救世主基督是一个标志性的形象,它向全世界宣传了这座城市和这个国家。他说,"它吸引了游客,从而为城市带来了外汇"。吉尔森-马丁斯对此表示赞同。基督救世主手袋是他最畅销的手袋,与印有糖山图案的手袋并列第一。

像儿时的朋友一样

对于里约热内卢的卡里奥卡人来说,基督就像他们的家人一样。曾创作过《伊帕内玛的女孩》的波萨诺瓦舞大师汤姆-乔宾在他的歌曲《Samba do Avião》中写道,基督 "在瓜纳巴拉张开双臂"。另一首歌的名字就叫《科科瓦多》。他写道:"Da janela, ve-se o Corcovado, O Redentor, que lindo"--"从窗口可以看到科尔科瓦多,救世主,多么美丽"。

这座雕像是居民和游客的城市代名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座雕像是居民和游客的城市代名词

马丁斯本人围绕这座雕塑举办了两次艺术展,最近还制作了一张 EP,在五首歌曲中,有三首歌曲都唱到了这座雕像。他说,事实上,正是儿时观察雕像的记忆激发了他创作歌曲的灵感。

"对我来说,他是我的兄弟,是我多年的朋友,一直存在于我的生命中。"这种感觉就像有一个儿时的朋友,我和他有很多亲密的关系,他总是在那里让我们交谈"。

马丁对这座混凝土雕像的深厚感情得到了全市卡利奥卡人的认同。对我来说,作为一名卡利奥卡人、建筑师和城市规划者,基督救世主是地域识别的地标。维达尔说:“如果我看到救世主基督,我就知道我在哪里,我在'家'里”。这座雕像要想在音乐中被传唱,就必须受到人们的喜爱,而它确实受到了人们的喜爱,它欢迎并拥抱居民和游客。

在建筑评论家、现代主义建筑师莉娜-博-巴尔迪的传记作者弗朗西斯科-佩罗塔-博什看来,科科瓦多是 "这座城市最民主的地标"。里约热内卢是一个著名的贫富并存的地方,但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座雕塑将他们团结在一起。

他说:“你可以从富人区和穷人区看到它”。卡里奥卡人可以从南区或北区看到它,并在城市中找到自己的参照物。主要是由于科科瓦多,里约成为了一座拥有众多视觉元素的城市,帮助游客不会迷失在这座城市中。

有些人哭了

游客似乎和当地人一样喜欢这座雕像。导游克里斯蒂娜-阿罗约说:“基督救世主被誉为世界七大现代奇迹之一,是里约游客最多的景点”。她的客人们 "认为它太神奇了。有些人非常敏感,他们会哭。有些人则说,能登上顶峰,与雕像近距离接触,简直是梦想成真,"她说。

从里约热内卢市到处都可以看到这座雕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里约热内卢市到处都可以看到这座雕像

吉尔森-马丁斯从家里就能看到雕像,他称雕像为 "张开双臂欢迎里约、巴西和全世界的卡里奥卡主人"。

他说:“里约的氛围是由人类的温暖、放松、喜悦、轻盈、感性和接受性的强烈能量形成的,科尔科瓦多山顶的基督是所有这些卡里奥卡精神的帮凶”。它与所有美丽的海滩、甜面包山、狂欢节、桑巴舞者以及整个卡里奥卡人的生活方式相得益彰。

对于悠闲、多元文化的巴西来说,作为一种宗教象征而建造的雕塑最终代表了整个国家的热情好客氛围,这是再合适不过了。
也许这就是基督救世主的终极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