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下午,宝山区政协召开九届十四次常委(扩大)会议,区政协主席凌惠康主持会议并讲话。区委常委、副区长王鼐应邀通报“聚焦‘六大产业’,加快产业转型”有关情况,并开展专题议政性协商。区政协副主席沈天柱、秘书长严春敏出席会议。部分落组宝山的市政协委员、区政协副秘书长、区政协委员代表,各民主党派、知联会有关负责同志及区政协机关处级干部列席会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会议指出,要凝聚共识“明方向”,深刻认识产业转型的重要性紧迫性,充分认识“六大产业”是宝山构筑产业转型发展的“四梁八柱”、实现高质量“北转型”发展的核心竞争力;要向新求质“谋突破”,保持定力做深做细特色产业,前瞻研判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统筹谋划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加快构建具有宝山区域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要主动作为“聚合力”,发挥人民政协专门协商机构优势,做好“访、研、议”三篇文章,即联系走访反映“真诉求”、调查研究找准“关节点”、协商议政提好“金点子”;发挥政协常委“头雁”作用,团结带领广大政协委员当好产业转型的先行者、宣传者、推动者,为加快区域产业转型发展注入政协动能。

区政协常委和列席人员围绕全方位、全产业链推动邮轮经济产业发展,绿色金融助力绿色转型,建立生物医药细分赛道产业链,促进生物医药产业跨学科融合和创新成果转化,以产业链精准招商做大新材料产业集群,多措并举高效推动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产业发展,知识产权赋能“六大产业”发展等方面,畅所欲言、建言献策。

区政协常委肖传兴:建议聚焦建立生物医药细分赛道的产业链,进一步明确细分领域的政府管理主体,统筹资源、整合管理;加强政策前瞻性,制定完善生物医药产业细化政策;加强企业跟踪服务,因地制宜完善企业租金减免、人才认定等各类配套政策。

区政协常委毛小慧:建议通过整合政府、市场、企业、政策等多方信息,以链主企业招商为核心,梳理产业演化进程和成长周期,聚焦产业链上下游,开展精准招商。同时,加强与链主企业或科研院所合作,以举办论坛会议、定期走访、产学研互动等多种形式,扩大行业影响力。

区政协常委李芳:建议抓住央企邮轮总部——华夏邮轮落户契机,完善邮轮物供体系和发展模式,扩大邮轮物供经济规模;加大力度吸引访问港邮轮,推动在上海国际邮轮旅游度假区内消费增长;支持邮轮研发设计产业科技创新,出台政策支持开展邮轮研发设计关键技术攻关,推动邮轮全面本土化进程。

区政协常委王硕:建议突出重点领域,以现有的核心龙头企业为中心,形成健康产业链生态体系;加强空间联动布局,以双向互通、资源共享,建强机器人产业集聚发展空间;用好金融工具,通过政府资金奖补、社会资本注入、绿色金融助推等多种方式,解决企业融资后顾之忧;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加强与国内外顶尖高校、研究机构的紧密合作,培育创新人才。

区政协常委周玲:建议抓住政策机遇,加大对原先高碳行业转型发展的资金支持,推动绿色金融与转型金融共同发力;主动适应国际惯例要求,将ESG战略作为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升级低碳场景,积极打造绿色园区、绿色工厂、绿色港口、绿色建筑、绿色金融机构等绿色低碳场景,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区政协常委严令华:建议聚焦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着力提升原始创新、促进跨学科融合,建立长期稳定的“政府—企业—高校”全链条联动机制,促进生产力更新迭代;结合上海“1 5 X”生物医药重点产业园区建设,找准宝山发展定位,加强跨区域协作,搭建创新资金支持平台,推动创新成果畅通转化。

区政协委员代表王蓉:建议依托区域内一流研究型特色医疗机构优势,建立高端医疗器械研发特色科创园区,建设生物医药临床试验研究应用平台,搭建推动临床需求导向、市场导向的创新转化平台,以“产医融合”实现差异化竞争。

区政协委员代表周学强:建议支持邮轮公司开发多样化航线和邮轮旅游产品,不断提升邮轮旅游消费档次;通过全面提升邮轮港服务水平、加强与周边旅游资源的协同联动、拓展邮轮港文化活动,全力打造国际邮轮旅游度假区;通过梳理邮轮产业链供应商、配套企业,加大精准招商引资力度,更好实现宝山邮轮旅游产业的“从1到10”。

区政协委员代表陈斌寅:建议通过申报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探索依托商标(品牌)、版权等知识产权的特色电竞集聚带等方式,赋能邮轮产业发展;抢抓“数据知识产权”先机,补齐“商业秘密”短板,从前端和交易端保护科创成果,赋能“六大产业”发展;厚植知识产权意识,培育知识产权工作惯性,针对创新群体,进一步优化知识产权奖补政策。

区发展改革委、区经委、区科委、区滨江委、区文化和旅游局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与委员们进行了交流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