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大家说的怀才不遇,而是在梦想和现实面前,我选择了现实。”

2013年,湖南长沙县的一名保安,引起了大家的关注和热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为他的身份,真的是出乎大家的意料:高考状元、清华高材生、曾在世界500强企业工作,结果人到中年,却窝在老家县城里当保安,怎么看都是“大材小用”了。

当时有人说他是怀才不遇,也有人以他为例宣扬“读书无用论”。

那么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清华毕业生,为何会沦落到小县城当保安呢?莫非这背后有什么隐情吗?

接下来的内容,让我们来一探究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 寒门走出的清华毕业生

关于张晓勇的故事,还要从他的原生家庭开始说起。

张晓勇的家,就在湖南长沙县,这是一个位于长沙市中部的小县城,在2017年之前,当地还没有实现整县脱贫,当地很多老百姓的日子,曾过得都很拮据。

张晓勇一家就是如此。

他们家一共三个孩子,他上面有两个姐姐,因为他是家里最小的孩子,也是唯一的男孩,所以全家人都将改善生活条件的希望,寄托在了他的身上。

从小到大,除了学习之外,父母什么都不让张晓勇做,让他一定要志在远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为家里条件不好,所以他们家一年到头也吃不到什么荤腥,父亲为了激励他学习,许诺只要他考了好成绩,就可以有肉吃,这也成了张晓勇少年时学习拼搏的动力。

当然了,贫寒家庭出身,张晓勇也在少年时就知道,自己肩负着全家人的希望。

因此他牢牢记住了“好好读书才能改变命运”这句话,他也一直为这个目标去努力。

张晓勇的成绩一直很好,上了高中之后,他更是偏爱理科,尤其是在生物学科上,他越是专研学习,就越觉得生物这门学科很有趣。

当时张晓勇的想法,是大学选择一个和生物有关的专业,然后自己一路读硕士、读博士,一辈子从事与生物有关的科研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1991年的高考中,他也的确如愿了。

当时他以长沙县“理科状元”的好成绩,成功被清华录取。

拿到清华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天,多年未见的亲戚都上了门,大家纷纷对他道喜祝贺,因为在大家的眼里,考上了清华,就意味着拥有了成功人生。

当时大家都觉得,等到张晓勇从清华毕业,他不是去企事业机关当领导,就会成为富甲一方的大老板,因此提前混个脸熟,提前跟他们家处好关系,日后必然也会获得一些好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然了,张晓勇不仅考上了清华,他还考上了自己最喜欢的生物专业,所以当时的张晓勇,也会是对自己的未来充满希望,在他的眼中,美好的未来也正在向他招手。

就这样,张晓勇在大家的期盼下,背着行囊去了北京上大学。

那么顺利从清华毕业的张晓勇,又为何会沦落到在老家县城里当保安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 找不到合适工作的清华毕业生

张晓勇在清华选择的专业,是当时为5年制的生物科学与技术专业。

所以他1991年去了清华读大学,等到大学毕业,就已经是1996年的事情了。

大学期间,张晓勇一直努力学习,他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希望可以让自己未来有一番发展和成就。

说起来之所以张晓勇考上清华后,那些八竿子打不着的人都会登门祝贺,是因为在当时大学生毕业,都会包分配工作,而且还都是很好的企事业单位,或者是政府部门。

因此大家才会觉得,张晓勇清华毕业,日后很有可能会走仕途。

不过张晓勇却因为自己选择的这个专业,让他的未来陷入迷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为1996年张晓勇即将毕业的时候,他突然得到了一个坏消息,从1996年开始,大学毕业生不再包分配工作了,这对于张晓勇来说,无疑是希望落了空。

如果他没有选择五年制的专业,那么在1995年毕业的张晓勇,或许人生就会完全不同,当然了,张晓勇也是没有想到,就只是多读了一年的大学本科,竟然就会失去“国家分配工作”的机会。

这可该怎么办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说起来在刚考上清华的时候,张晓勇原本是打算读硕士、读博士,以后从事生物方面的科学研究,但是很多事情不是他想去做,就能够实现的。

因为张晓勇家庭条件不好,父母都希望他大学毕业后,不要继续读书了,而是尽快参加工作,所以张晓勇没办法,在失去了分配工作的机会后,他只好整理了自己的简历,投身到了找工作的毕业生大军中。

清华毕业,张晓勇手里握着这块学历招牌,实际上他还是很快找到了一份不错的工作。

当时随着改革开放,很多外企都来到了中国开设分厂、分公司,所以张晓勇从清华毕业后,既然没有办法分配工作了,他的目标就是进外企。

因为外企工资高,而且张晓勇想着,如果自己表现好,或许还可以获得去总部工作的机会,说白了,张晓勇也想要出国去看一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这样,经过一番选择,张晓勇去了广州的一家日企工作。

当时的张晓勇也是信心满满,他想着自己专业基础牢固,一定会进入到研发部门工作。

这样他就可以一边工作,一边继续自己感兴趣的科研了,可谓是一举多得。

然而他高兴地去了广州,却在第一天上班后,发现自己被安排的岗位,并不是研发部门的研发人员,而是客服部的一名产品销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在客服部,张晓勇简单了解了一下,发现有不少跟他一样的名校毕业生,毕竟1996年开始,随着国家不再给大学生分配工作,大学生也就失去了步入社会后的“铁饭碗”,都需要靠自己去找工作。

所以在1996年之后,家里有能力的大学毕业生,不是在家里的安排下有了一份稳定工作,就是继续读研,或者是去国外留学了。

而像张晓勇这样的大学毕业生,一边感叹自己“真倒霉”失去了分配工作的机会,一边只能犹如任人挑选的羔羊,等待着被某一家企业录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再说回张晓勇,他虽然是在客服部当销售,但是好在工资收入不错,而且他还得知,工作满两年了,是可以申请内部转岗的,他想着自己清华毕业,如果拿出比较好的工作业绩来,或许就能够在申请转岗的时候,让自己进入到研发部。

结果他努力工作了两年,却得知这家外企的研发部门根本就不在中国,原来这家外企在中国建厂,只是看中了中国的廉价劳动力,除了生产、客服等这些岗位,因为担心被中国人“偷技术”,所以研发部是在日本总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且想要申请去日本总部,也是不可能的,这下子,张晓勇的梦想破灭了。

不过好在这份工作收入不错,在20多年前,张晓勇的年薪就达到了20多万。

他也从基层工作人员,几年后被提升到了部门经理的位置。

那么既然张晓勇在广州工作还不错,他为何不选择留在广州,而是要在老家小县城里当保安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 向现实屈服的清华毕业生

2001年,当时已经在广州稳定下来的张晓勇,突然接到了母亲打来的电话。

电话里,母亲一边哭着,一边告诉他父亲出事了,让他快点回老家一趟。

虽然张晓勇并不是家里唯一的孩子,但父母却认为女儿嫁人了,就是泼出去的水,平日里有什么事情,不会去找近在眼前的两个女儿,都是会给在广州的儿子打电话。

原来张晓勇的父亲因为中风住到了医院,虽然经过抢救保住了一条命,但是却从此瘫痪在床。

张晓勇返回老家后,他便开始在父亲的病床前尽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为他第一次返回老家,是从公司请了假,所以假期结束,他就需要返回广州继续工作了。

张晓勇当时的年收入在20万以上,所以他完全有能力给父亲请最好的护工。

所以他在准备返回广州继续工作的时候,他就告诉母亲,不用为钱的问题发愁,他会给父亲请一个专业护工。

但是父亲却舍不得他,而张晓勇又是一个孝子,所以他最终决定留在父亲的身边尽孝,于是他辞去了广州的工作,从此就留在了县城老家。

因为在广州工作的5年时间里,张晓勇也攒了不少的积蓄,所以他一开始并没有马上在老家找工作,而是每天形影不离地照顾着父亲。

不过随着银行卡里的钱越来越少,张晓勇也知道,自己不能继续待下去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于是他就打算在老家找一份工作,结果他虽然拿着清华的毕业文凭,但是在老家的小县城里,他却找不到合适的工作。

没办法,他便开始放弃了自己的学历,应聘的时候,只是说自己高中毕业,就这样,之后的日子里,他在县城里当过房产中介,也当过产品销售。

尤其是后来经人介绍,他又在老家结了婚,这下子他便彻底离不开小县城了。

2013年,张晓勇又给自己换了一个新工作,这一次,他成了小区保安。

每天上班的工作,就是在小区里巡视,帮着业主解决一些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以说,自从清华毕业,或者说,自从他从广州返回了县城老家,张晓勇早已经不是那个被人期待的天之骄子了,他早已经沦为了一个普通人,将自己曾引以为傲的清华毕业证书,放在箱子里再也没有拿出来过。

如果张晓勇没有因为父亲的原因留在老家,或许他返回广州工作,他现在也会是一名高管。

又或者是他在广州为自己积攒了一笔“求学资金”,他或许可以重返学校,继续在生物领域深造,然后从事他喜欢的科学研究工作。

但是没有如果,他的人生从2001年,他选择辞去工作留在小县城开始,就注定这些梦想都离他远去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13年,一次偶然的情况下,张晓勇的清华学历被曝光了。

当时大家得知清华毕业生当保安,都是震惊不已,毕竟在大家的固有认知里,清华毕业生,就是要与“成功人士”挂钩的。

一时间很多媒体都去采访他,而张晓勇面对每天的采访,他一边讲述着自己的经历,一边感慨地说着“只能向现实妥协”。

那么如今又是10余年过去,张晓勇又怎么样了呢?

2023年,有媒体回访张晓勇,发现他已经是物业管理公司的一名经理了。

他的月薪,也从当保安时候的2000块钱,变成了如今的5000块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晓勇说,自己这些年从未参加过同学聚会,在2013年被媒体报道后,当时有清华的同学联系他,要给他介绍工作,他也因为家庭原因放弃了。

虽然张晓勇嘴里说着,人的社会价值不能用职业去衡量,他觉得自己虽然是清华毕业,但步入社会后,还是要服务社会的,任何岗位都需要有人去工作,与学历高低没关系。

但实际上,或许在他的心里,也会有遗憾吧,否则他若是真的看开了一切,为何这么多年清华同学会,他每一次都拒绝邀请呢?

对此,您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