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考、高考的结束,暑假即将到来。这几天,成都的天气逐渐炎热,在假期游泳、戏水是不少孩子最喜欢的活动,既可以避暑纳凉,又可以强身健体。然而,水虽能带来无尽的欢乐,但同时也潜藏着巨大的危险。了解儿童预防溺水的知识,对于保障儿童生命安全至关重要,是每个家长和监护人不可推卸的责任。假期到来,但安全不能“放假”,日前,四川省疾控中心发布了严防溺水的安全提示。

溺水是四川未成年孩子第一位死亡原因

防溺水第一步是预防

据了解,我国每年约有5.9万人死于溺水,其中未成年人占95%。四川省2023年18岁以下儿童伤害死亡率为14.62/10万,其中约有32.28%死于溺水,是四川18岁以下年龄组第一位的死亡原因,已成为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的“第一杀手”。

溺水所致损伤程度与时间息息相关,获救时间越早,损伤越小。防溺水的第一步是预防,家长应加强对孩子的安全教育,让孩子了解水的危险性,尤其是浅水域也要引起重视。同时,要教育孩子不要私自下水游泳、不要私自在水边嬉戏打闹、不要私自在水域附近追逐玩耍。

“家长带孩子到水域附近游玩时,要时刻保持警惕,不能让孩子离开自己的视线范围。当孩子在水边玩耍时,要时刻关注孩子的安全状况,发现危险行为要及时制止。”四川省疾控中心相关专家表示。

识别、救助、急救……

这些防溺水技能要牢记

除了保持警惕以外,家长可以教孩子学习一些防溺水技能,如游泳、自救等,自己也要学会心肺复苏等基本急救技能,以便在紧急情况下救助孩子。四川省疾控中心专家表示,溺水者通常并不会大声呼喊救命,而是表现为面朝岸边、口露水面、头向后仰、身体直立、爬梯动作。如果发现这样的情况,在专业救援到来之前,可向溺水者投递竹竿、绳索等漂浮物将其拉上岸。

相关专家提醒,一般不建议多人手拉手下水救援,只有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才能这么做。若确需下水救人,施救者应从背后接近,用一只手从溺水者腋下插入后握住其对侧手臂,也可托住头后用仰泳姿势拖其上岸,防止被溺水者紧抱缠身。“溺水者上岸后,要立即拨打120,即刻清理口鼻异物,采取A-B-C心肺复苏法,即开放气道-人工呼吸-胸外按压,持续至呼吸脉搏恢复或急救人员抵达。”

近日,成都市教育局会同市水务局共同发布了《成都2024年夏季学生防溺水地图》,暑期将至,希望各位家长提高警惕,确保孩子在享受水上乐趣的同时,能够健康、安全地成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记者 胡瑰玮 图片 四川省疾控中心 责任编辑 曾书睿 编辑 王奕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