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达州市第五届委员会第八次全体会议于6月13日下午胜利闭幕。当晚,中共达州市委举行新闻发布会,就全会精神进行了详细解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会上,市委秘书长、市委新闻发言人毕敬就全会基本情况、重大意义、重要成果等进行了介绍,市委政策研究室相关负责人就全会起草背景和主要内容回答了记者提问,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科学技术局、市能源产业发展局、市林业局相关负责人就如何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推进高质量发展在各自领域落地落实情况进行了介绍。

三组关键词读懂市委五届八次全会

关键词:时机重要、意义重大

关于全会召开的重大意义,毕敬指出,本次全会是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全面推进达州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会议全面落实省委十二届五次全会决策部署,对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高质量发展进行谋划部署。大会取得圆满成功,达到了预期目的,是一次“高举旗帜、团结奋进”的大会。

关键词:主题鲜明、重点突出

毕敬介绍,本次全会主题符合党中央大政方针、契合全省发展大局、切合达州发展实际,充分体现了市委坚定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省委决策部署的鲜明政治态度,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达州现代化建设的强烈使命担当,以及顺应时代大势、抢抓历史机遇、谋取发展主动的深远战略考量,是一次“主题鲜明、重点突出”的大会。

关键词:集思广益、成果丰硕

发布会上,毕敬还概括了全会取得的重要成果。他指出,本次全会集思广益、成果丰硕,凝聚了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思想共识,形成了达州新时代新征程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擘画,增强了贯彻落实党中央大政方针和省委、市委决策部署的行动自觉,是一次“坚定信心、激昂斗志”的大会,必将进一步凝聚起全市上下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为重振巴渠雄风、重塑大市荣光,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达州新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三个“突出”

系统谋划和全面部署

市委五届八次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达州市委关于以“四大”资源开发利用为着力重点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

“这次《决定》是在达州重振巴渠雄风、重塑大市荣光的关键时期、立足‘达州所能、国省所需’的关键资源、聚焦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这个关键课题起草的。”发布会上,市委副秘书长、政研室主任、改革办常务副主任陈中立表示,《决定》紧紧围绕“以‘四大’资源开发利用为着力重点、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推进高质量发展”主题,从守正创新、因地制宜、系统观念三个“突出”作出了系统谋划和全面部署。

陈中立指出,突出守正创新就是始终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论述统领全篇,始终按照省委十二届五次全会的重大判断、工作思路和实践路径谋篇布局,并紧扣最新形势、立足达州实际,提出了一系列创新性举措,确保符合中央和省委要求、契合达州发展所需。

关于突出因地制宜,陈中立表示,就是认真领会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根据本地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科研条件等,有选择地推动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等重要论述,把“四大”资源开发利用作为重点进行专章部署。特别是从技术攻关、要素配置、产业升级三个方面作出详细安排,旨在破解“四大”资源开发利用关键难题,加速推动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和发展胜势,这是整个《决定》的核心版块。

陈中立表示,突出系统观念就是立足达州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最大市情特征,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系统思维,统筹推进锻长板、补短板、固底板。其中,锻长板就是发挥达州“四大”资源富集优势,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塑造达州高质量发展新动能;补短板就是紧盯城乡、区域、生态、民生等领域突出问题集中发力,加快补齐制约达州高质量发展的短板弱项;固底板就是坚决守住安全生产底线,切实以高质量发展促进高水平安全,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

四大“聚焦”

塑造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关于达州在培育新质生产力方面有哪些总体谋划,下一步有哪些具体举措?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邓涛介绍,市委五届八次全会作出的《决定》,是达州放大资源优势、培育新质生产力、塑造高质量发展新动能的重大战略部署。下一步,市发展改革委将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从四个方面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不断开辟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一是聚焦规划计划强统筹。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锚定中国式现代化达州建设总体目标,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聚焦"四大"资源高效开发利用,抢抓“十五五”规划编制机遇,积极谋划争取重大功能平台、重大科技设施在达州布局。统筹推进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集中开展一批关键技术攻关、标志性产品研制和示范应用,促进科技成果加快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二是聚焦项目投资增实效。坚持把有效投资作为培育新质生产力的突破口,围绕人工智能、勘探开发、高端化工、高性能纤维、清洁能源、农林生物、智能装备制造等七大重点领域,谋划推进一批投资规模大、技术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重大项目。紧扣国省投资政策导向,强化重大产业项目、重大创新平台等资金争取,为新质生产力培育提供持续动力。纵深推进项目建设全过程效率革命和质量革命,以项目高质量发展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

三是聚焦新兴产业促转型。坚持把发展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作为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关键,积极谋划无人机、航空物流等新赛道产业,打造无人机产业创新中心、低空融合飞行试验区。坚持以园区为主体,探索“产业大脑+未来工厂”模式,创建低空经济等未来产业先导区。大力发展数字经济,积极参与全国一体化先进算力服务平台建设,加快建成川东北和万达开算力核心枢纽、大数据区域协同创新基地和数字经济创新发展高地。

四是聚焦要素改革激活力。紧紧围绕构建新型生产关系,持续深化经济体制机制改革,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卡点堵点。全面推动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促进优质要素资源向重大项目、重点领域顺畅流动、高效聚集。深化“揭榜挂帅”改革,破除妨碍民营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制度壁垒,支持民营企业组建创新联盟和创新联合体,支持市属国企、民营企业共同参与重大科技创新和资源开发利用,营造公平竞争、容错宽松、充满活力的创新环境。

“四化”同步

加速新型工业化取得新突破

此次全会作出《决定》明确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关于如何落实有关要求,推动制造强市建设,加速新型工业化取得新突破,市经信局党组书记肖启文在回答记者的提问中表示,一是推动产业高端化,二是加快产业智能化,三是促进产业绿色化,四是助力产业融合化。

如何推动产业高端化?肖启文介绍,就是要运用高端的技术,强化七个关键技术攻关、核心技术攻关、供需对接,在智能装备制造、高性能纤维领域形成一批核心技术,更新高端设备,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更新高端先进设备,化工、电子等行业要升级试验检测设备,生产高端产品,推动达州制造向达州创造、达州产品向达州品牌升级。

肖启文指出,加快产业智能化就是要加快诊断评估,精准诊断企业痛点,防止一哄而上,一哄而散。要加快改造应用,以“3+3”重点产业为核心,围绕企业痛点精准开展智能化升级。要加快服务供给,在人才引进、路线选择、产线维护等方面为企业提供全方位、高质量的专业服务。

如何促进产业绿色化,肖启文指出,促进产业绿色化就是要促进传统产业转型,构建清洁高效低碳的工业能源消费结构,围绕钢铁、水泥、焦化、陶瓷培育一批环保绩效A、B级企业。要建立产业循环体系,推动磷石膏综合利用产业园、蜂巢能源、赣锋锂业等循环化产业发展,完成达州高新区等6个省级开发区循环化改造。要布局绿色未来产业,谋划布局氢能、储能、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等未来产业发展。

如何助力产业融合化,肖启文指出,助力产业融合化就是要促进产业融合,积极发展现代物流、工业设计、工业电商、科技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绘制好工业图谱、精准延链、补链、强链。要促进要素融合,推动龙头骨干企业与上下游中小企业在技术攻关、生产验证、标准制定等方面加强合作,促进大中小企业的创新链、供应链、数据链、资金链、人才链等全面融通。要促进区域融合,与万州、开州、云阳等区域优势互补,打造区域发展共同体。

“全市工业战线上干部对企业家要像秘书般服务,保姆般呵护。”就工业战线怎么干,肖启文表示,一是带着企业看,帮着企业算。进一步解放企业的思想、算清楚投入有多大,产出有多大,激发企业的投资积极性;二是鼓励企业干。积极对接省级层面相关政策,谋划出台市级工业发展资金支持四化建设的具体配套政策;三是打造示范。推动基础条件较好的行业重点龙头企业打造一批数字化应用场景、智慧车间、智能工厂,引领全市产业转型升级;四是解决好困难。达州将推动县(市、区)主要领导走遍所有规上企业,经信系统要实实在在助企帮困,让企业特别是百亿级大企业快开工、快建设、快投产,最后还要卖得好。

协同攻关

新技术引领资源高端化开发利用

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市科技局局长李国洲在介绍技术创新引领资源高端化开发利用时表示,本次全会瞄准达州产业发展需要,鲜明提出“协同攻关新技术,引领资源高端化开发利用”工作导向,围绕人工智能、勘探开发等7大领域进行了系统的安排部署。达州市科技局将坚决贯彻全会决策部署,聚力推进新技术协同攻关,加快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催生一批新产业新赛道,为引领资源高端化利用做强科技“硬支撑”。一是构筑人工智能赋能产业发展的新增长极,二是把准“四大”资源发展科技攻关的新突围点,三是全力激活优势科技创新资源的新主战场。

李国洲指出,达州将围绕天然气锂钾等优势资源,以智慧能源化工技术应用推广为核心,加快打造数字孪生工厂、智慧立体仓储等典型应用场景,推动企业研发、生产、管理服务全流程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将紧跟“人工智能+”未来产业风口,在天然气锂钾探、采、研、用等关键环节不断拓展应用场景,加快建设以智慧能源化工为主的创新型产业集群。将通过“龙头带动+生态引入”等模式,在能源化工、低空经济、新材料等领域,重点培育50家人工智能核心企业和关联企业,构筑形成龙头企业领航、中小企业配套的融通发展新生态。

李国洲指出,达州市科技局将系统梳理天然气、锂钾、能源、森林“四大”资源关键技术难题,采用“揭榜挂帅”、重大科技专项等方式,解决一批“卡脖子”“掉链子”问题,取得一批创新性标志性成果,形成引领支撑产业发展的“爆发点”。将依托达州产业技术研究院,积极构建“产学研用”一体化创新产业链条,协调全国高校院所和龙头企业在达建立重点实验室、新型研发机构等创新平台,加快推动新技术推广应用和科技成果转化。将聚焦锂钾资源勘探、微波纤新材料集成应用、先进储能技术研发、农机装备应用推广等领域,开展规模性系统化研究,积极争取国、省重大科技项目在达实施。

“我们还将力争在2024年度全市有效高新技术企业达280家,高新技术产业实现营业收入660亿元以上。”李国洲表示,将全力推进达州高新区“以升促建”,加快建设万达开技术创新中心和省级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不断集聚国内外优势创新资源,切实增强源头技术供给能力。将全面梳理人才技术需求,加快推动科技部在达建立科技领军人才创新驱动中心。以“达人英才计划”为统揽,引进一批“高精尖缺”技术人才。

“四力”并举

不断推动全会部署落地见效

达州资源得天独厚。市能源产业发展局党组书记刘小流介绍,达州在天然气方面探明储量7200亿立方米,远景储量达到了3.8万亿立方米,拥有全国第一个海相锂钾资源矿,钾盐储量达到了7.1亿吨,未来三年内达州电力装机容量将达到610万千瓦,这些都为达州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极其宝贵的源头活水。

刘小流表示,这次全会,聚焦“四大”资源,吹响了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冲锋号。作为全市能源和化工产业的职能部门,能源产业发展局接下来将不断挖掘资源潜力、不断释放发展动力、不断厚植创新合力、不断提升产业实力,积极推动全会部署落地见效。

将努力推进央企、国企、民企三企联动,加大投资力度,促进增储上产,确保天然气、钾肥、清洁电力三大基地的建设,蹄疾步稳,落地见效。携手院士团队,联手大院大师,牵手川渝高校,解决真问题,真解决问题,不断厚植和彰显新质生产力的底色。紧扣资源绘制产业图谱,做好建链强链延链补链的大文章,推动供应链、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四链并进,助力龙头企业顶天立地,传统企业改天换地,新兴企业开天辟地,中小企业铺天盖地。坚持大开放、大改革、大招商、大协同、大服务,着力构建人才招聘、投资管理、联合创业的好局面,形成真真切切推进资源转化的导航图、施工图,变成实实在在的作战图、实景图,努力跑出加快发展、追赶跨越的加速度。

高质高效

为达州发展作出更多绿色贡献

达州森林资源富集,全市森林面积达1134.14万亩,森林蓄积量超4744万立方米,担着守护嘉陵江、汉江上游生态安全的重任,孕育着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巨大潜力。从五届七次全会的森林“四库”建设到五届八次全会将森林资源纳入全会聚焦的“四大”资源之一,如何推动相关工作贯彻落实?市林业局局长任龙从四个方面进行了介绍。

一是高起点规划发展蓝图。坚持建设“天府森林四库”先行市、丘陵山区绿色高质量发展示范地既定目标,突出“林、文、旅、业、安”五大融合,以区域布局、产业规划、园区创建、试点示范等全方位多维度规划好发展蓝图。

二是全方位夯实科技支撑。强化引才引智,全力开展种苗科技攻关和林木良种培育,加大林木、林竹、林粮、林药产品研发,全力建设秦巴地区优质苗木供应基地,打造具有达州特色的天府森林粮库,持续擦亮“秦巴药库”金字招牌。

三是高质量培育全新产业。围绕生态修复、林木种植、林下经济、以竹代塑等多领域研究构建新业态,建设国家木材战略储备基地,积极创建林木加工、林产品供给、碳汇交易示范园区。

四是高效率推动探索创新。优化“市统筹、县实施”工作机制,开展碳汇和林权交易试点,探索生态价值转换机制。聚焦助农增收,探索社会资本、国有企业、乡村集体组织、山区林农四方利益链接机制,试点开展森林“四库”“百千万”示范工程,打造丘陵山区乡村产业振兴绿色样板。

任龙表示,市委围绕资源转化利用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决定,绘就了达州高质量发展蓝图,达州市林业局将坚定不移贯彻落实市委决策部署,强化务实之风,狠下七干之功,推动森林资源转化利用尽快见效,为达州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多绿色贡献。

记 者:李春学

编 辑:吴京蔓

主 编:潘 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点个赞和在看给小编加个鸡腿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