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下班不久,老沈打来电话,喊我出去喝酒。我说:“我现在要陪着孩子写作业呢!”他说:“那就等会儿。”

过了一个小时,老沈再次来电,催我快点。我说家里不让出去,他说我没出息。

大概是知道我晚上一般不会出来,这天,还没下班,老沈就给我打电话,说晚上一起喝酒。

我直接拒绝了他:“又不是周末,晚上好多事儿呢,哪有时间?”老沈说我一天到晚乱果忙,没出息。

想到总是拒绝老沈不太好,所以,当他再次喊我一起喝酒的时候,我同意了。

酒后,老沈说:“要不,再去搞个活动吧?”其他几人跟着应和:“洗脚吧,顺便按个摩,放松放松。”我说:“我要回家,家里的活儿还没干完呢。”

我知道,我的话大煞风景。但是,我确实要回家。

老沈丢下一句“真没出息”,带着大家下楼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2

老沈说我没出息,我是承认的。

三十几岁的人了,窝在县城。每天除了上班,还要照顾孩子、陪伴家人、各种人情往来,其实根本就没有什么多余的时间。

每天早上送孩子上学,下午接孩子放学,回家后陪伴做作业,还要承担部分买菜、做饭、家务等事宜。

一般而言,忙完这些,基本要到晚上九点半。而孩子做完作业,还要陪他玩会儿。但凡有点儿空闲时间,我都想躺着休息会儿,或者一个人出门转转,听听音乐,什么都不想。

可以说,每天上班时算是最单纯,也最清闲的时刻。

偶尔,我也希望能够潇洒地举起酒杯,一饮而尽。但是,与之相比,能够一个人安静,让大脑放松,我会更珍惜。

所以,我更愿意投入到生活的零碎之中。因为,这已经成了习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3

在生活之余,每个月发工资的日子是我最开心的时候。

不对,是发工资前两天,我就会很兴奋。因为,终于有一笔钱可以自由支配了。

只是,这笔钱很少,三千出头一点。有时,扣除某些费用后,还不到三千元。

在县城生活,这是不够的。毕竟,这是一个低收入,高消费的地方。

这,也是我“没出息”的原因之一。

收入不高,活动能力自然受限。很多事想做,但不能做,也就只能想想而已。久而久之,连想想都不想了。

老沈所谓的“没出息”,是因为我无法参与他所谓的“社交”,这我承认。

当然,不得不承认的一点是,“无法参与”的前提,是“想要参与”的欲望没有那么强烈,甚至根本不想参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4

这就是在小县城生活的现实,也可以说是中年人的现实。

我们要什么出息?最好的出息,就是做好本职,陪伴好家人。

(此文系读者来稿,作者刘祥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