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便不通畅,整个身体的气机就会被堵住,废旧物质排不出去,慢慢就会出现上火、喉咙痛、睡觉不安稳等情况。

在宏韵中医出诊的许双虹教授表示,之前门诊上,有家长三天两头跑过来说:“孩子又便秘了!这次最长时间有七天,持续便秘的情况已经一个月了。”

“多次都要靠开塞露才能顺利排便,小脸总是憋得通红、想拉都拉不出。到底该怎么调理?”

许教授说,其实很多时候,不是方法没效果,而是没有对症。中医认为,孩子便秘就像感冒一样,都有不同的症型。

一、胃火旺—羊屎便

羊屎便表现为大便干结,呈粒状,难以排出,大便难解。

形成原因:是由于孩子的胃肠道消化功能不好,导致在结肠内停留时间过久,水分被吸收而引起。

中医认为,出现羊屎便多属于津液亏损、不足。

调理思路:要消积清热,推荐桃苓汤。

组成:五指毛桃、土茯苓、芦根、鸡内金、瘦猪肉。

功效:健脾、消积,可以攻补兼施。

二、肺火旺—干硬便

干硬便表现为大便干硬,呈硬球状,不及时排出,会结成大块,导致排便困难。

形成原因:孩子肺脏娇嫩,若吃了刺激性食物,会引起肺热、风热,出现上火。火一上来,就会因燥热内结而引起。

中医认为,出现干硬便多属于邪热伤津、气血亏虚。

调理思路:要滋阴清热,润肠通便,推荐五仁糊。

组成:桃仁、杏仁、松子仁、核桃仁、柏子仁、粳米。

功效:润肠燥、滑肠通便、润燥化痰。

三、脾火旺—前硬后稀便

前硬后稀便表现为前面的便便较干,越到后面便便越稀,呈水状便。

形成原因:大便前干,是因为肠蠕动功能弱,大便后稀,是因为孩子的脾胃虚弱,运化功能失常,出现水湿过重,被滞留在肠道中。

中医认为,出现前硬后稀便多属于阴虚火旺体质、脾气不足。

调理思路:健脾养气,推荐补脾滋阴汤。

组成:怀山药、莲子肉、薏苡仁、麦冬、北沙参、生地、冰糖。

功效:利水渗湿、健脾通便、养阴生津。

孩子的便便有各种颜色和形状,哪些预示着健康出了问题呢?许教授教你一观“便”知,保护好孩子的肠道健康。

一、颜色异常

1、灰白色大便:很有可能有胆道梗阻,延误诊断和治疗会导致永久性肝脏损伤。

2、红色大便:血在大便里面混着,可能是消化道出血;要是血在大便表面附着,可能是肛裂。

3、黑色大便:黑而发亮,多见胃和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所致的出血。

二、形状异常

1、蛋花汤样:每天大便超过5次,还伴有酸臭味,可能是有病毒性肠炎。

2、豆腐渣样:出现黄绿色还伴有粘液,可能患有霉菌性肠炎。

3、果酱样:如果大便中的血和粘液融合,呈红色粘冻果酱样,可能是肠套叠,这种情况很危险,必须立刻去医院。

许教授最后提醒大家,家长别轻易使用止泻药,滥用药物有一定的副作用,感染性腹泻需要在医生指导下用药,尤其是抗生素。

同时,如果出现明显的病症或长期无法缓解的情况,建议及时就医寻求专业的治疗,切勿私自用方。